APP下载

基于《教育回家》的学习对学校未来的思考

2018-01-26江西师范大学附属湾里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考试笔者特色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湾里实验小学 肖 刚

在北京学习了半个月,听了十余场讲座,走访了北京十余所名校,收获了成长,开阔了视野,解决了一些教育路上的困惑,也让笔者多了一些思考,有了对师大湾里附小未来更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一、教育的本质与特色教育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药品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吃回扣的。教育是用来育人的,不是用来拼升学率的。”北京小学原校长吴国通教授在《教育回家》中对此多次强调,让笔者若有所思;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校还在一味地强调分数的排名?为什么每次中、高考一结束,各个学校还在张贴各自的数字百分比?结合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今天上学还能改变命运吗?”吴校长呈现了很多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越是发达地区,越能意识到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改变命运;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寄期望于通过学校教育和高考来改变命运。”

如果说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如今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是哪里出了问题?会不会产生“教育泡沫”?明知道这种教育无益于个人、无益于社会,甚至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志相违背,却还是按照惯性让学生这样学下去,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还持续产生负能量的黑洞,长此以往,便会不断地陷入无效的轮回中。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回归其本质。吴校长的《教育回家》让笔者感悟到:“真正的教育,是激发每一个人的生命潜能,是充实每一个人的心灵营养,是促进每一个人自由地成长,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特色教育,这也许是“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的悖论延续,成功了一批也牺牲了一批。笔者认为,真正的特色应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结合学校校情提炼出学生共性的发展元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强调与延伸,使学生们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极致,为学生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果仅仅是因为功利驱使给学校取一个响亮的宣传口号,再利用学生们的在校时间和精力堆积起来的质量特色,或者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而无奈地驱动,再不惜抹杀学生原有的个性与共性以迎合这响亮的口号,一批批学生的未来将被掩盖在这被架空的特色框架里,将会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所以,在做特色教育时,我们必须思考,这样的特色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吗?一味地追求这个特色教育会不会稀释和弱化其他方面的教育呢?“全人教育”“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又如何体现呢?这样的教育生态环境适合学生的长远发展吗?学校这样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走进森林可以先见大树,笔者想大树应该就是很多学校所追求的特色,那要让大树长得更好,必然离不开土壤、雨露、周边利于大树生长的一切环境元素,再与太阳的光合作用,这一切将形成一种生态,只有这样大树才能长得更好,不是吗?

二、学校的教育功能与考试

学校在大部分人眼中也许更多的是一个组织教学和学生考试的社会机构,《教育回家》告诉笔者:“学校的功能应以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为主线、人尽其才为目的,培养思想素质与思维素质为落脚点,促进精神成长与智慧成长为标志,建立规则章程为保障。”而不仅仅以考试拿高分为目的。这也许是中国人从状元情结遗留下来的错觉,虽然考试是现代社会检验教育成果最常用的工具,但考试也可能会摧残学生的心灵,打击学生的自信。教师和家长需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考试真的是我们作为教育者,作为父母去评判孩子成长的唯一手段吗?或者说,考试是不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终极目的?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湾里实验小学是一所“公助民办”学校。近期,学校一孩子家长与咨询处工作人员交流,说孩子一个学期下来,语文学习成绩没有提高,总是60多分,所以还要观望并考虑一下要不要交下学期的学费。据调查,该学生半年以来,较开学初已有很大变化,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等都有较大改善,从之前的家长不闻不问,到通过教师家访后家长能够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从少言寡语到现在乐意与人主动交流;从被动的上学到现在的主动,并有在学校很开心、快乐的体验;从不爱做作业到现在能够认真对待等,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学校的教育功能发挥了作用,学生才取得了进步,这些在分数里面是难以体现的。如果学生能继续保持,家庭教育能一如既往地配合,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考试分数又怎么会不提高呢?而且,笔者坚信一定会有直线式的上升。为何家长的眼里只有分数呢?难道分数能够代表孩子的一切吗?笔者想,这种短视与功利的家长社会上应有不少,如果学校只是一味地去满足这类家长而完全将教育异化为分数的工具或奴隶,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得到保障?

作为一名学校教育领导者,笔者常常告诉教师和孩子们,工作和学习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盲目从众或跟风。学校也不应是企业生产,更不是商业经营,它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笔者不希望教师们因为学生考试而迷失了自己的教育方向和初衷,不像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满足家长的眼前需求,一切以物化的事物为导向,而没有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享受不到作为教师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生活。笔者不希望学生们因为考试分数而错过了童年最快乐的时光,看不到自己明天的不一样,不敢想象与憧憬自己的未来。

三、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未来发展

此次北京学习,让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更多的是要以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出发点,以怎么样培养人为落脚点,最后以人培养得怎么样来检验学校的办学成果,这一切都与校长的眼界与思想有关。讲课的专家或是大学教授,或是名校长,每个人都能分别从理论或实践层面表达自己的不同思想生成。虽各成一派,但通过观察交流也能了解到他们的共性,就是热爱运动与阅读。基于此,感觉幸福总是离他们那么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霍华德·金森在《幸福的密码》中提到:“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运动与阅读相结合,可以让人的未来发展充满无限可能。通过这次学习和与名家近距离的接触,让笔者更加坚定地爱上了运动与阅读。

在学校的未来发展方面,我校以传承江西师大的生态人文特色和师大附小的“教育生态”理念为根本,结合湾里区的生态环境优势,确定了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生态人”。对于一个新办学校,如何落实办学理念,通过什么样的课程建设来实现培养目标,成了我校后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落实德与才的培养?如何树立孩子们的中国情怀和打开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如何培养生态人?这一些都是我校在未来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信,未来的教育路上笔者会遇到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与教育梦想,碰撞出更炫丽的思维火花。♪

猜你喜欢

考试笔者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