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游记
2018-01-26王家年
文/王家年
江苏同里古镇最精华的叫退思园。
退思园,从正门进去,先到“荫余堂”,十楼十底的走马楼突兀地耸立眼前,又叫“畹芗楼”,有天井、下房、楼梯和陪弄,还有树木扶疏,青草起伏。庭院雄伟壮实,初看,仿佛北方建筑,实为住宅内院的过渡。住宅楼的过渡就到了“坐春望月”楼。
坐春望月楼为退思园主体建筑,想主人心心念念地只想坐在春天风景里望月,缓缓升起,继而缓缓落下,时光飞逝,喜悦怅然的心情却无从说起。
揽胜阁是一座五角形楼阁,它的经典在于三面六窗,水在楼阁底下荡漾,人在楼阁里面神往。岁寒居与坐春望月楼遥遥相对,是主人高尚情怀的又一种表达。透过花窗,可以看到小院内栽有松、竹、梅三种植物,古人以此作为清远高洁的象征。
岁寒三友,另有一个菊,拖着淡淡的药香,立在寒风之中。走过岁寒居,看到旱船,前舱有八扇花窗,船身开始渐渐有些模糊,相接的是漏窗暗梯,隐去船尾,船尾与畹芗楼的封火门相通。
内园,退思园花开最茂盛的地方。以池为主,亭、台、楼、阁、廊、坊、榭、桥诸建筑均紧贴水面,宛如天成。此为退思园又名贴水园的精彩由来。水芗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歌台舞榭。里面有明镜一面,窥镜是为了见园;有鹅颈靠,又名吴王靠或美人靠,这种形状的凳子常设在水边,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能让人的身体优美又舒适地靠在上面,看水看鱼看天看景。
曲廊和回廊相挨着,贯通南面、西面和北面,曲折有致。廊檐下挂着红灯笼,到了漆黑的晚上,会照出廊壁上清代画家恽南田的十二方临古书帖,古意深深,那种大气与凛然要你相信这是在退思园。
一个闹红一舸,为石舫,它有船身但无船舱,船身由湖石托起,一半浸在水里,水流穿过湖石之孔,会发出好听的声音。闹红含义全在一池金鱼,花哨的,喧闹的,尾巴甩出红色声响,居然让幽静的园子更静了一层。站在闹红一舸,能感觉行云流水的快意。
退思草堂,主人的私塾。名人诗词、书法、砖石雕刻、题词、字画,应有尽有,目不暇接。主人在此陶冶情操,理清思路,然后韬光养晦,东山再起。
眠云亭,活生生勾勒出古人白云野鹤、笑谈风云的内心世界,亭子建在假山上,是先筑亭后贴石的格局。登亭的目的或许有或许没有,迎风待月也好,小睡不醒也罢,只要内心平静,心无芥蒂与城府,有亭子也只当它没亭子,而没亭子心里也可以自造一个亭子。
菰雨生凉轩,天桥,揽胜阁,组成了退思园内园的“三珍”。“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坡”,菰雨生凉,取的是这个意思。这个意境绝对是退思园中经典之经典:意境层层叠叠,想象慢慢展开去。轩之内景,一面超然大镜占去了半面墙壁,大镜子是德国造,历经风雨一百多年,依然能照出草之青绿、水之妩媚;懊热难当的夏天里,慵懒地躺在湘妃榻上,或剖瓜或啖果或赏荷或看风,都是一种清凉享受。无论什么季节,对镜观景,镜子里一个影像,镜子外又是一个影像,景色堆砌着景色,影像推掇着影像,忽然又生出另一个景色另一个影像,高深莫测的颜色让人欲罢不能,细思极恐;人在轩中,或坐或卧,心思恬然。
天桥自菰雨生凉轩东南侧沿石阶盘旋而上,天桥古时又称“复道”或“阁道”,是上为桥下为廊的格局。走在天桥,居高临下,享受八面来风,凭栏环顾时,又犹如置身于真山真水之中,美妙不可言说。辛台,为读书求问之所,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而上却又豁然通畅,这是古典园林让人痴迷神伤的魅力。天香秋满,又称桂花厅。金桂花银桂花迟桂花,开满了退思园……
看退思园的“三珍”,令人感叹万分。退思草堂里的《归去来辞》之碑拓。元代赵孟頫的笔意,晋代陶渊明的诗情: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二人的精神世界如此协调如此吻合,最重要的是与退思园的精神一拍即合。
回廊壁之大篆: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用的籀文,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的文字。配李白的诗文: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堆。籀文与李白与退思园,骨子里是相通的,既是古典又是新意,既是出世也是入世,所谓看破红尘爱红尘,更让人敬重;老人峰顶端的灵璧石,玲珑剔透,灵气十足,大家风范。
退思园的门形状各异,花瓶门、月洞门、石库门、砖门、防火砖门、六角门。门就有如此的风情万种,窗,更是美不胜收:八角窗、漏窗、扇形窗、落地长窗;屋脊展示的阴阳乾坤,男欢女爱;正厅屋脊,坐春望月楼脊饰,岁寒居脊饰;地坪图案:桂花厅前的福禄寿图案,五只蝙蝠摆好吉祥的姿势;眠云亭前的瓶生三戟图案,富贵满堂的图案。
退思园布局紧凑,一气呵成,有序幕,有高潮。跌宕起伏,仿佛一曲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