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供春壶》的文化魅力及历史渊源

2018-01-26姜建荣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壶体宜兴紫砂

姜建荣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流传千年,历史的长河里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到今天如百花齐放。从传说到传统,从金沙寺僧到供春,五色土变成了蜀山人的富贵土,从时大彬到陈曼生,这捧富贵土登上了紫砂文化舞台,从黄玉麟到七个老艺人,紫砂有了自己的辉煌。

历史上第一把紫砂壶---供春壶,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供春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历来仿制供春壶的名手大家很多,黄玉麟、顾景舟、裴石民、江案清,徐汉棠等,都对供春壶做过细致研究和仿制。中国艺术讲究含蓄,隐秀,形神兼备。供春壶“道法自然”,艺术感染力通过其形、其意直达心灵。

供春做工相当精巧,并且集拙朴、自然、旷野等风格。工巧是工艺美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工艺价值最起码的要求。供春壶宛如天成,近于自然感,自然天成,无论从形体结构,壶嘴、壶把搭配、都借助于自然形象,树形的腐朽、壶体的冰裂,表面“虫蚀木”的效果,宛曲悠长,达到“顺物自然而不容私”的境界。另外,供春壶的老练体现在枝杆苍劲,造型古朴,体势大方,技术上达,风格成熟,壶体表面的风化,树纹开裂的精雕,树干的百年沧桑,枝节的老辣。供春壶在造型上,线条上,枝杆上都圆转有力。圆润给人以一种愉悦感,壶的每个细部都可以感到圆润的滋味。

供春壶还有一个很巧妙的特点,那就是拙,作为工艺美术,它和工巧、华艳相对、又相涵。在艺术中,拙朴之美并不罕见,现代紫砂片面追求工细,对拙朴形式之美有分议。供春壶其外在形式的表现之一,就是残缺断损,经时历久之意。任何艺术品经过长年的劫难,必然残缺模糊,供春系列壶处处可见残破之迹。“虫蚀木”之痕,开裂之迹,创造时间之美,使人感到古貌古心,和壶体表面指螺纹相融一体。

观赏供春壶,能体会到其中的自由萧散,逍遥洒脱,不激不厉又毫无拘束,潇洒,是一种心态,一种饱经沧桑又自得其乐的欢愉,不为传统所拘的风度,它不讲究传统的模式,在造型和装饰上,萧然游于规矩之外,超然出于流俗之表,令人神清而意远。

供春壶“道法自然”形成了中国艺术含蓄,隐秀,意在言外和传神为主,形神兼备的特色。供春用写意的慧眼来看物象,用生动的造型激发情思,用质朴的气质创造意境,用精炼的手法追求达意。其艺术感染力超越了视觉,通过形和意直达心灵。

供春壶,不仅仅是形式的自由,更是因为它显示的人文精神。原始、朴实的外在形象那就是一种安静的、内敛的、富有“禅意”意境。供春在追求一种融合,既保持作品强烈的造型自然感,同时又着力避免造型内容的空洞化,通过造型来引伸出造型以外的某些内涵,使供春壶承载超越视觉内容的精神意义,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成为文化与精神的共同载体。

任何艺术品都在变化中取得统一,没有变化就没有生命力,变化包罗万象,它是一种艺术节奏的表现,供春壶的制作充分运用了变化这个手法,直与曲,长与短,大与小等等。充分显示了壶艺的魄力,达到功能与法则的统一,整体的艺术效果。

紫砂最初是以实用为主的器物,在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紫砂艺术的形式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实用主义发展为工艺美术品。这些皆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完美,重视器物本身的实用和审美,促成的赏用皆美的心理,而这些皆源于紫砂的文化性、艺术性和手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宜兴紫砂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之所以能从一般的日用品脱颖而出而成为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都是因为紫砂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努力。

猜你喜欢

壶体宜兴紫砂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宜兴釉陶
刘少白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