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与重构

2018-01-26孙丽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

孙丽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为此,如何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提到职业教育要与高等教育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1]。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意义重大。如何利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学生具有大国工匠精神添砖加瓦,成为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就大学英语课程而言,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则是培养学生具有成为工匠的各种能力和素养,这些能力和素养包括英语课程表面所蕴含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应用能力和在其学习过程中所挖掘出来的,如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通用能力。这些能力和素养将缩短学生成为大国工匠的路程,为培养其成为大国工匠奠定基础。而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关键是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3]。”要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具有匠人精神。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转换自身的角色和思想观念,通过大学英语课程这一纽带,来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是帮助学生打造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转换自身角色,通过角色转换,帮助学生培养工匠精神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1 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现状

课题组就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这一话题,对吉林省五所高校的部分英语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访谈,电话采访,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等方式进行了数据的搜集,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现状。

首先,在多媒体及信息技术大数据教育背景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课堂中,学生很少开口讲话,即便偶尔开口讲话,也显得非常被动和生硬,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显现,其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完全被调动。调查发现,导致这一情况原因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部分高校学时减少,教师考虑到授课进度,加快了授课进程,从而造成了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主体。二是部分高校受生源的影响,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很难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久而久之,课堂变成教师一言堂。问卷分析发现,30%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接受,原因是他们会很省力,学习也变得容易,但70%的学生认为这一授课方式不利于他们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构建,他们并没有通过外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次,调查发现,大多数院校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但在授课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仍然非常明显,课件中的知识含量非常大,多数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并未留下能力培养的痕迹。

最后,部分教师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理念进行授课,但在其授课过程中存在对新型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的现象。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有的教师的翻转课堂是完全放手的课堂,课堂变成了学生汇报的场所,教师则直接变成了观众,教师并未对学生的汇报作更高层次的引导和评价,给听课人一种教师对此问题并未做深刻研究,备课不充分的印象。

调查还发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尤其是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应如何把握自身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尺度等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究。

2 基于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与重构

2.1 由教师向设计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精彩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一份智慧的教学设计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学生会在有效的沟通中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英语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换为一名设计师,而且必须是一名用心设计的设计师。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

首先,教师要根据课型,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反复思考和琢磨自己所授课的类型,要针对每一个课型的特点仔细设计适合学生掌握的课堂活动。如听说课,教师要用设计图片、多媒体课件、卡片等方式,通过这些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表达和应用英语的能力;阅读课,教师要反复挖掘教材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认知活动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如可通过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选择关键词填空、进行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相互转换、根据提示词复述等课堂活动来锻炼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翻译课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进行合作翻译并展示;写作课教师可以利用批改网等教学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后写作,教师课后评阅,课上进行教师点评,生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设计提问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层次和水平设计课堂提问,照顾到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通过课堂提问鼓励各个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设计、改编、删减和增加课堂练习内容,各项内容的设计都要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最后,教师要设计好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内容,课件上的内容要简练、精辟、具有启发性,而并非照本宣科。

2.2 由教师向教练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教师除做好设计师的工作外,还可以以教练身份出现,成为学生学习时的伙伴,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与教师相比,教练与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一对一的伙伴关系。在当今大学英语班额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师生之间伙伴关系的建立,甚至一对一的辅导关系的建立在一定体制和机制下不难实现。很多大学都已经建立了导师制,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以引导,而教练则可以比导师更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训练。教师可以变身为教练,专业的去聆听、观察、并根据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日程和学习计划。更重要的是,教练可以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激发学生自己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的能力,教师转换为教练的最重要一点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4]。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制定个性化学习档案,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听说读写译中的任一薄弱环节加以记录,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设定量身定做的目标,把设定的目标一对一的布置给学生,教师跟踪记录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最终对学生完成目标情况进行考核和检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以一名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这无疑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名助教学生帮助进行辅助跟踪管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建立视频学习档案和纸质学习依据,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积累这些档案和学习依据,并在期末交给教师存档。教师通过检查材料及终结性考核,最终确定学生的成长情况。教师变身为教练,可以增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发现弱点,发现答案的自我意识,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良好习惯。教练与学生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共同进步的关系将是激励和鼓舞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我,不断进步的力量和源泉。

2.3 由教师向导演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由于应试的需要,存在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当教师从教师的身份转换为导演的身份,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对于听说课程,教师要以一名导演的身份要求学生,除要求学生课后多听英文歌曲,多看英文电影进行大量听力训练和语言输入外,教师可以直接变身为导演,要求学生用英文排音乐剧,排舞台剧。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分配演出任务,由学生在二课活动时间进行排练,教师对学生的节目进行编排和指导。

在“演员”的数量上,教师要尽量要求学生的多多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在演出内容选取上,教师要求学生可以演绎国外经典,如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故事,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演绎中国经典故事如龟兔赛跑、西游记片段等来学会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教师在“演员”的选取、选用上采用因材说戏的原则,即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分配较多,较复杂的台词,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则分配较少,较容易的台词,高水平的学生可以通过排练提高自身语言运用能力,低水平的学生可以通过排练培养自信心和团队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和排练,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自信心,英语综合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2.4 由教师向导游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讲授式和灌输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教师要转换自身角色,由教师向导游转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教师“变成”导游,学生“变成”游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有助于将学生置身于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之中,身临其境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交际意识。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网络视频资源,模拟真实旅游场景,带领学生领略外国的民俗风情,畅游西方文化。通过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导游实际场景模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得到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会在模拟文化畅游中得到提升。

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的序言中提到:“任何教育改革的成功都不能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5]。”教师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教育大背景,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在秉承传统的教书育人的角色同时,充当多面手,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挑战自我,勇于承担起匠人精神的重任,不负时代所托,努力转换自身角色,为帮助学生形成各种能力和素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而奋斗不息。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