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线索

2018-01-26钱金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蚂蚁身体动物

□ 钱金明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一个个活动就像一颗颗“珍珠”,需要一条线将其穿成“项链”,使其结构化,才能使教学活动达成“1+1>2”的价值。这条穿“珍珠”的线就是课堂教学的主线索。教师可以从学问逻辑、认知逻辑及单元结构的角度,寻找课堂教学的主线索,从而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从学问逻辑角度,寻找教学的主线索

学习设计是教师对学习内容的“解构·重构”。解构就是将教材编者编写的有结构的课文内容组合进行结构分解。因为课文是编者对学生的学习进阶进行预估后按某一主线编写的,这个结构不一定适合所有班级学生的学习进阶。这就需要教师对内容的组合进行解构,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对学习进阶进行重构,这样的学习设计,是走向探究的科学课的关键环节。

学习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这好比写文章,先立意、再立序。教师备课时应分析学习内容的学问逻辑,通过“你的课想体现什么思想或理念,你准备如何体现”的追问,来解决立意与立序的问题。有思想方能有行动、方法或策略。如果教师能清楚地回答这两个问题,备课就有了把握,有了新意。

以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中《蚂蚁》一课为例,该课旨在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在自主观察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充分表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于是“自主探究,多元表达”便成为本课要体现的教学思想,以解决教学设计立意的问题。确立了本课的教学思想后,需要教师在立序上下功夫,即寻找一条课堂教学的主线索,以落实“自主探究”的教学思想。

从学生认知特点来说,喜爱小动物虽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观察习以为常的小蚂蚁兴趣并不浓。况且,蚂蚁的身体很小,到处乱爬,学生想要清楚观察其外部特征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内容就应针对学生提出的观察蚂蚁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让学生带着观察任务,在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问题的过程中,为达到观察目的而推进。

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课前捕捉几只小蚂蚁,感知蚂蚁的生活环境,了解其生活习性,初步观察蚂蚁的身体活动样态。二是观察蚂蚁,了解其身体结构,同时尝试解决观察小动物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课的伊始,教师可让学生在铅画纸上画一只小蚂蚁,并挑选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提出“真实的小蚂蚁是否如图画那样有很多的脚和节”的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观察蚂蚁的内在需求。随后,教师请学生拿出自己捕捉的小蚂蚁,在自然状态下观察1~2分钟,使学生发现观察的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出解决观察问题的好办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好办法,再次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活动。三是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学生可以用语言进行描述,可以用图画进行展示,也可以用火柴梗、硬币摆图案等多元的表达方式分享观察结果。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也较好体现“多元表达”的教学思想,为课后学生进一步观察奠定基础。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前一个活动是为后一个活动作铺垫的,这三个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层层递进关系,即线型逻辑关系。于是一条“(课前)感受—(课中)寻求(观察方法)—观察—表达—(课后)再观察”清晰的课堂教学主线索,将一个个活动有机地结构化,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

二、从认知逻辑角度,寻找教学的主线索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认知逻辑,寻找科学课堂教学的主线索。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有生命的物体”单元的第一课《动物怎样生活》。其主要活动有两个:一是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和查阅资料;二是交流汇报获得的动物的相关信息。其中第一个活动又包含八个小活动,分别是被观察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环境、基本生活需要、食物、生长发育过程、繁殖后代、运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些小活动都是围绕着“动物怎样生活”而展开的,其学问逻辑是并列关系,即轮型结构,指向核心概念“动物的共同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逻辑来说,儿童对观察小动物的任务往往兴致勃勃,但他们日常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动物缺乏感性认识,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鉴于此,教师可利用学生喜爱小动物的特点,通过小组“领养一种小动物”的任务驱动来实施本课教学,既把学习内容用“了解小动物”这一核心问题结构化,又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了“情感推动注意,注意推动学习”的境界。

于是“任务驱动—问题引领—自主探究—研讨交流”的课堂教学主线索便产生了。首先,教师出示六种小动物,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领养一种小动物”这一驱动性任务。然后在学生理解了“了解小动物,才能养好小动物”的道理后,将任务转化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探究问题,提出关于这种小动物的生活环境、食物、繁殖、活动等方面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指向“动物怎样生活”这一研究主题。学生根据兴趣组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动物进行多维度的观察,包括回忆已有的经验和查阅资料,以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建构自己新的信息,从中归纳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也为归纳出动物的共同特点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从单元结构角度,寻找教学的主线索

教科版教材是以单元来设计学习内容的,期望学生通过一个较长的阶段性学习,对科学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有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形成稳固和丰富的概念(或认识)。根据教材单元结构的特点,也可以寻找课堂教学的主线索。

如《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起始课,旨在引导学生整体认识人体的结构,初步了解身体结构的不同划分方式,引发学生围绕身体产生探究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我们的身体”。通过对人体外部的观察,了解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而且是左右对称的,同时感受身体内部的一些器官。二是“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根据不同功能来划分身体结构,绘制气泡图。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意在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经过适当的梳理后产生更多的关于身体的探究问题。从上述两个活动的结构来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关系,是线型结构。

四年级学生虽然观察过一些动物,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动物的身体结构,在参与活动前后,也会感受到自己身体内部器官的不同反应,但他们普遍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关注和思考,也因缺乏自我观察的方法和表达能力等因素,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教师在分析了本课内容的学问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后,结合教材单元型结构和单元起始课的特点,形成了“活动体验—聚焦问题—暴露前概念—梳理已有知识—产生新问题”的教学主线索。有了本课的教学主线索,课堂教学便结构化了,实施下来效果不错。课前,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跳绳活动,增加对自己身体的感性认识,激活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与经验。课中,学生聚焦“身体怎样工作”的问题,发现参与跳绳活动的身体部位和器官,并将其写或画在贴纸上,粘贴在人体简图的相应部位,内部器官或看不见的部位则粘贴在人体简图的背面。师生通过对身体部位和器官的认识及结构划分,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即使出现错误,教师也不必急于纠正,因为本课是单元起始课,后面还要进一步学习。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中《设计和制作小赛车》一课,它既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内容,又是单元交流评价类的课文,以基于模型探究确定的“锚定现象—建立模型—验证模型—评估模型—修正模型—解释模型”教学主线索来组织教学,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解构·重构”是保证小学科学课确立和实现教学思想的关键,是寻找符合学生学习进阶的课堂教学主线索,使课堂教学结构化的重要路径。只有把握正确的教学思想,方能寻找到符合学生科学学习进阶的教学主线索,从而提升科学教学的实效。

猜你喜欢

蚂蚁身体动物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我de身体
蚂蚁
最萌动物榜
我们的身体
动物可笑堂
身体力“形”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