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升级:强企强业强国之基*

2018-01-26马永平

陶瓷 2018年1期
关键词:卫生陶瓷产品质量强国

马永平

(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唐山 063307)

前言

2017年9月份是我国第40个“质量月”,活动主题是“大力提升质量,建设质量强国”。

2017年9月12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到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向全党全国作出了最有力、最集中的质量动员,全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中央抓质量的决心和作风,释放了“质量第一”的强烈信号,将积极推动我国进入“质量时代”,必将对我国产品质量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示了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下最大气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2017年9月15日至16日,以“质量:改善供给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给这次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就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国务委员王勇在大会致辞中强调,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认真落实《指导意见》,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大力促进质量提升,全面加强质量监管,着力夯实质量基础,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品质革命,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迈入质量时代。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被同时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充分体现出全党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来,关于提升质量水平、打造高品质“中国制造”的话题不绝于耳,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都在遵循工匠精神的倡导,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提质、增效、降耗的突破口以及转型升级的垫脚石。

在竞争升级、消费升级的新语境中,在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同台竞技、短兵相接中,我国卫生陶瓷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尚存在差距,影响到“中国制造”陶瓷卫浴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形象和品牌信誉,阻碍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升级、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的坚实脚步。推进质量升级,是强企业、强产业的必需,更是打造陶瓷卫浴强国的磐石根基。

1 质量升级,时不我待

经过多年发展和持续努力,我国陶瓷卫浴产品质量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质量合格率稳步提升,但总体质量水平还有待提升,部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偏弱,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相对落后的产品质量供给水平和消费需求日益升级的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质量,正成为我国卫生陶瓷行业亟待修补的短板。

质量的重要性,早已清晰明了,它是市场竞争的根本,更是企业和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有企业老总感慨:现在市场销售难,关键在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成为趋势,关键还是质量;在诚信建设、黑名单制度、社会舆论的视野内,产品质量依旧是被消费者所关注重点中的重点。

前几年发生的国内消费者流失海外,纷纷到日本抢购产自国内的马桶盖,原因就是国内产品质量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存在的质量短板让消费者无可奈何,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使得一些有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导致“需求外溢”。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质量、高价值产能不足,出现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市场供需错配等问题。目前消费市场不是消费者需求不旺,而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有效供给不足。

如何让“中国制造”卫生陶瓷精品留住“中国消费者”,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卫生陶瓷产品的信心,必须依靠质量升级。打造百年老店、建设国际品牌,一定要有称霸全世界的雄心,要去做世界领袖,其关键还是在质量。

从推进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到提升质量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再到质量强国战略实施让“中国质量”成为新动能,无一不将质量这一引领卫生陶瓷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角推向前台。特别是国内消费者用脚投票,更形成了倒逼卫生陶瓷企业提质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通过提升质量来改善供给,着力打造‘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金字招牌,不仅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且也能得到更多国外消费者的青睐,更深更广地纳入全球供给体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

推进产品质量和发展质量的升级,打造享誉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时不我待,正当其时。

2 质量升级,标准先行

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诟病由来已久,从原来的纯粹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到现在随着消费水平升级,引发对品质不高陶瓷卫浴产品的嫌弃,海外“买买买”成为刺痛国内陶瓷卫浴品牌的又一支利箭。

有些时候,我们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更需关注与之密不可分的标准问题。有人说,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会有高质量。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语,彰显了标准与质量的内在逻辑。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标准是质量的量化与规范。与国际先进标准差距明显,也是导致我国卫生陶瓷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存在差异的一个原因所在。

企业界有这样的说法,“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在由速度向质量转型、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弥补卫生陶瓷行业“大而不强”短板的大背景下,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修补标准的不足,犹显紧迫且重要。

曾经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畅销,又被国人远隔重洋买回国产马桶盖,就是采用了高于国内标准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让国人感受到所谓“国外品质”的高档。曾经同线不同标、出口产品质量高于内销质量的潜规则,更令我们困惑。现在,不仅是同线同标同质,更有诸多陶瓷卫浴企业为提升质量水平,纷纷制定高于国标、接近国际先进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在便于国产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同时,更有助于规避技术壁垒,提升卫生陶瓷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国际化战略,还是攀上国际卫生陶瓷品牌金字塔的塔尖,工匠品质必备,标准话语权不可缺席,这是对企业、行业及社会的全新考验。卫生陶瓷企业、行业要努力构建国际一流的标准,国内没有相关标准的,可根据实际,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制定出引领性、创新性的行业、企业标准。在国内已有标准的基础上,应与时俱进,立足国际化,制定高于国内标准的行业、企业甚至国家标准,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国产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水平,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卫生陶瓷行业要把“高品质、严标准”的思想,根植于头脑中,融化在血液里,要让标准成为高品质的摆渡人,要让高品质成为标准的践行者。要通过健全“中国制造”标准引领,建设“管理标准+产品标准”的“中国创造”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应性,让先进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用先进标准倒逼行业转型和品质升级,实现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引导企业做百年企业、制造优质产品。

“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质量升级行动,需要标准的指引和助推,特别是在国内卫生陶瓷行业实施自主创新助推产业升级的攻坚期,以及国外制造业回归,其依旧把持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依旧会强化标准的全球领先地位及产业引导能力的语境中,国内卫生陶瓷企业要努力向二流企业、一流企业跃进,向国际卫生陶瓷产业价值链高端挺进。

未来国内卫生陶瓷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打造强国与世界品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准的“定规定标”的能力。

3 质量升级,时代潮向

对我国卫生陶瓷行业而言,质量短板的存在有认识高度不够、技术及标准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的内因,这对卫生陶瓷产品的市场营销造成严重障碍,对引发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对打造国际品牌、建设卫生陶瓷强国也产生严重阻碍,对企业和品牌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当前,无论是国家倡导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工匠精神,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质量永远是基础。

没有引领全球的制造质量,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制造强国。制造强国首先必须是质量强国,卫生陶瓷制造企业一定要走出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质量的误区和泥潭,从发展战略与永续经营的高度,恪守并践行质量强企、质量强业以及质量强国的遵循基本。

据介绍,20世纪德国在50年代 ,日本在60年代,美国在80年代,韩国在21世纪初,都曾在经济发展关键时期把质量作为国家战略,分别提出了“质量革命”、“质量振兴”、“质量救国”等政策。正是有效实施了质量强国战略,才让这些国家站在制造业顶端,进入全球经济发展前列。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时期,政府往往都会把质量振兴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实施,如日前我国开展的“质量提升行动”。专家表示,这个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我国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我国陶瓷产业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成为了世界最大生产国、出口国,但拼量、粗放发展模式在能源、资源、环境、人力、成本等经营要素相继亮起红灯之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质降耗增效的目标之首是提质,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发展质量。冠军磁砖林荣德表示:既然我们做不到“量”的第一,那就做好自己的强项,把“质”做到第一。此语道出了当前我国陶瓷企业的发展方向,把质量做到最优,是做强企业、做强产业乃至建设陶瓷强国的坚实基础。

4 质量升级,积极作为

提升产品质量是卫生陶瓷企业需要长期坚守并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谈起“德国制造”,人们总是交口称赞“细节好”、“质量高”。追根溯源,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工匠文化底蕴:工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技艺充满骄傲,对自己的工作追求完美。与德国企业的产品品牌相比,我们的差距不言自明。

卫生陶瓷企业既需通过弘扬“工匠精神”,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消费者青睐的卫生陶瓷精品,以极致性价比,赢回国内消费者的信任和国内卫生陶瓷企业的自信,并使之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淘汰落后产能的高明手段、持续推动卫生陶瓷行业“中国创造”的动力活水。还需要通过标准、认证等多种质检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大力开展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提升我国卫生陶瓷产品质量水平。也需企业积极推进“三品”战略,组织质量攻关、提升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品牌,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

对国内卫生陶瓷企业而言,提升质量认识力和行动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靠思想和理念的高度重视,放弃曾经对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中放低、放宽、放松要求的错觉和误判的作法、思想,向国际高标准看齐。没有质量的企业和品牌是没有未来的,增强质量自信,才能信步国际市场。

2)靠持之以恒的质量坚持和坚守,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以“一锤一锤钉钉子”的作风,做质量的笨人和傻子,筑牢精细化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内部工序间的高质量传递、高效率流转,切实把工匠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企业质量文化,成为升级质量的源头活水与不竭动力。

3)靠标准升级与标准话语权的掌控,高标准对接高质量,抓住了高标准就抓住了提升质量的“牛鼻子”,对企业要把升级标准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并保证标准与时俱进和向国际标准看齐,对行业则是努力抢占国际标准话语权、主导权。

政府和社会要营造一个对高品质产品认可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对漠视质量的一切行为坚决说“不”。

1)营造诚信的市场营商环境,靠法制、自律等措施和手段,让高质量产品和行为大行其道;

2)建立武装到牙齿的强有力质量监督机制,对质量造假“零容忍”,对质量有问题的企业和品牌列入“黑名单”或坚决取缔。从曝光质量“黑名单”,到卫浴系列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抽查对象,也从政府及政策层面倒逼企业有效实施质量提升计划。《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要继续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工作,要健全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机制,打击假冒伪劣也是质量提升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手段。

3)让质量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卫生陶瓷企业发展与进步的正能量和动力源,让质量意识融入产品和服务,成为卫生陶瓷企业、行业走向强大的中流砥柱和澎湃动力。

卫生陶瓷企业需克服几个认知误区:

1)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检测装备是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但从根本上提高质量,还需在生产各环节严控标准,每道工序的高质量才会最终让产品达到高质量。

2)产品质量需要创新驱动,不仅是标准升级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更应通过创新工艺、技术、装备甚至管理模式,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3)产品质量意识、观念的确立并坚持关键在一把手,当初若没有张瑞敏砸冰箱、王惠文砸陶瓷,现在是否还存在这两个全国知名品牌,还很难说。

5 结语

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企业兴。卫生陶瓷企业参与到国家质量提升行动中,将逐步迈向陶瓷行业国际产业链条的强国地位,成就建设国际化品牌的强国梦想。

我们要用创新让质量与时俱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用标准让质量更上一层楼,更迎合市场需求;用管控让市场环境公平和谐有序,更彰显质量的竞争地位,最终实现用中国质量打造中国品牌,迈向卫生陶瓷强国和世界名牌。

卫生陶瓷行业要着眼一切围绕质量来提升能力,实现产品质量与发展质量双提升。有人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世界未来是质量的世界,所有竞争本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所有责任担当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在这场国际化的质量竞赛中,我国卫生陶瓷行业不能缺席。

中国制造卫生陶瓷产品做到世界之最,“量”已经实现,就差“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卫生陶瓷产品质量强国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学习强国”礼赞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秦晋争霸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防滑瓷砖研究中心”成立公示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大理石瓷砖研究中心”成立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