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式绘本阅读教学四步曲
2018-01-26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隐珠中心幼儿园刘晓霞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隐珠中心幼儿园 刘晓霞
3~6岁是儿童早期阅读的关键期,作为儿童早期阅读材料的新生力量——绘本,以其精美的画面、出色的创意以及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孩子们的喜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在推广绘本阅读的今天,我们经历了困惑、研讨、反思、成长一系列绘本阅读教学的历练,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路日渐清晰,总结出情境体验式绘本教学的四步曲“谈话—设疑—导读—体验”,引领幼儿体验情境式绘本阅读的快乐。
一、开场谈话,经验梳理中共鸣绘本的情节。
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经验的基础之上,经验是个体的现实生活”。开场谈话,教师重在梳理幼儿已有经验,引领幼儿与绘本画面产生共鸣,激发幼儿体验这种“角色带入感”。若幼儿不具备这些经验,教师可以在谈话中适当做一些经验的铺垫和准备。
例如,在组织绘本《菲菲生气了》这个活动时,结合封面上菲菲生气的画面展开谈话:
菲菲的表情告诉我们她怎么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气时还会有哪些表现呢?
是什么事情让菲菲生气呢?
幼儿的思维立即与画面里的角色行为产生共鸣,共鸣的情绪刺激着幼儿的阅读兴趣。还有绘本《跳舞吧,小雅》,开始播放芭蕾舞的许多照片,和幼儿谈论观看感受,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女孩跳芭蕾舞动作很优雅,男孩跳芭蕾舞动作很有力量,为绘本教学做好经验铺垫。
二、巧妙设疑,大胆猜想中感受绘本的内涵。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可以说教师的提问是打开幼儿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在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应该从绘本阅读中的提问着手,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不断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绘本阅读的提问大致有三种: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
首先教师可以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人物、人物间重要的对话或对故事的下一情节进行猜测、猜想等,巧妙设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寻求最佳的答案,从而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开放式的和递进式的,没有太强的指向性。教师抛出问题后,幼儿根据这些问题踊跃回答,这时教师还要积极回应孩子们的回答,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回答是出乎意料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机智应答的能力,适时进行追问,引导幼儿思维递进式地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例如,学习绘本《糊涂熊队滑不快》时,在出示了熊队和老鼠队的集体照后,提问:
画面中上有谁?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你们觉得谁会赢呢?为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说明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结合幼儿的回答进一步进行有效地追问:
你为什么这样说?
熊队也觉得自己能赢,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比赛很精彩,结果很意外:
谁赢了?他们为什么能赢?
谁输了,他们为什么输了呢?
教师用一系列的问题引领幼儿去关注画面的细节,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自己来讲故事,幼儿在大胆猜想与积极讲述中理解了“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绘本故事内涵。
三、精彩导读,以点带线中挖掘绘本的价值。
在大多数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图画来讲故事。因此,绘本阅读强调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一本绘本中的线索可能不止一条,教师对绘本理解与把握的立足点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以贴近幼儿生活的线索作为绘本导读的切入点,以点带线将绘本中一幅幅孤立的画面串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促进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所以,把握好重点导读的几幅图就能画龙点睛地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正如绘本教学的大师应彩云老师指出:“绘本中既有突出的主流思想,更有广阔的多元信息。幼儿园可以在经典绘本的情景中,开展各领域的整合教学。这样丰富的绘本给个性的教师施展魅力的空间,多彩的绘本给相异的幼儿寻找发展的生态,绘本情景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天地。”
例如,在分析绘本《借你一把伞》时,虽然绘本中的语言只有一句“借你一把伞!”但留给幼儿的是极大的想像空间和表达空间;重复的故事情景易于幼儿模仿和体验;绘本阐释的主要价值是让幼儿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懂得适合自己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别人,呈现了“给予别人合适帮助”这一教育价值。教师在活动中以“伞”为线索,立足于“合适”这个突破点设计导读问题:
图上有谁?
天气怎样?
下雨了娜娜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都有谁给她送伞?
送的什么伞,合适吗?为什么?
看到大家一起撑着伞排队走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这些精彩导读问题步步深入地引领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人物的动作、表情来理解人物的心情,反复出现的送伞情景,渲染了动物之间乃至动物与人之间的温暖友情。
四、情境体验,互动游戏中领悟绘本的精髓。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好玩有趣的游戏能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理解绘本的主题思想。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要预设一些游戏的情节或以互动的方式引发幼儿在“玩一玩”中理解绘本内容,在适宜的情境体验中,幼儿能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能提高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和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幼儿对绘本语言情境与情感的理解,有利于幼儿更快地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更容易领悟绘本的精髓。
例如,学习绘本《换一换》时,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图片,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动物的的叫声,精读故事情节,“小鸡和小老鼠换了叫声”;接下来就组织游戏“换一换”,在“换叫声”“换名字”“三个朋友换名字”等游戏情境中,幼儿体验了“换一换”的快乐,懂得了仔细倾听并记住别人的话的重要性。
还有绘本《我也要搭车》,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狮子爷爷与兔子、刺猬、长颈鹿、鼬,当汽车开到幼儿面前时,要说一句有礼貌的请求搭车的话,才能坐上这辆好棒的公共汽车。幼儿在轻松的情境体验中,不仅获得了直观的感受,还增强了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同时明白了“请求他人帮助时要说礼貌语”的道理。
优秀的绘本是幼儿心理、情感、美德教育的导师,也是播撒在幼儿心田里的爱的种子。绘本以它充满情趣、创意的艺术画面和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引领孩子们在神奇梦幻般的思维空间里遨游,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地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因势利导地开启绘本阅读的启蒙大门,运用情境体验式绘本阅读教学四步曲,将绘本教学这项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事情做得更加精彩,让幼儿感悟情境体验式绘本阅读的快乐和奥妙,在绘本阅读陪伴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