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的传承
2018-01-26
本文为第一届创新杯“我的家风、家教”主题征文大赛优秀作文。
在我家祖屋的正堂墙上,高高地挂着一块历经岁月、早已发黄的牌匾,上面写着“积善余庆”四个大字。小时候,我望着那四个大字,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这四个字出自《周易》,意思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与人为善的事,恩泽会惠及子孙后代。这四个字可是咱家的家风啊!”当时我似懂非懂,直到了解和经历了一些事后,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含义。
距我家老屋五百多米的一条小路上有一所只有一栋两层教学楼和一个小院子的简朴乡村小学——光明士珍小学。听爸爸说,那是爷爷最后工作过的地方。爷爷原是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退休后,因为看到村里的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便开始为建学校而四处奔走。最后,在一位台湾老乡余士珍的资助下,建了这所学校。为了尽量减少花费,六十岁的爷爷常常和工人一起干活。学校建成后,花甲之年的爷爷又重新走上了他深爱的讲台。而我的奶奶,一位目不识丁的乡下老太太,也默默地跟到学校,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为那些年幼的孩子洗衣做饭,日复一日。
爷爷奶奶一生清贫,离世后没有留下什么家财,但他们生平的一言一行,早已将与人为善的德行观念根植在我们心中,影响着子孙后辈。记得有一次,我家楼梯口的路灯坏了,爸爸发现后,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检修起来。这时夜幕已降临,楼梯口黑洞洞的,爸爸就叫我举起手电筒帮他照明。他一会儿用打火机烧一烧电线,一会儿用钳子扭一扭。我的手都举酸了,嘟着嘴不停地抱怨:“灯坏了,有物业,您在这瞎忙什么?”爸爸听了笑笑说:“自己动手能解决的事就不要麻烦别人。再说物业人员也不能马上就到,这样拖着,上下楼的住户多不方便啊。”最后,在爸爸的努力下,罢工的路灯终于又开始工作了。
与人为善就是我家的家风。妈妈丢垃圾,会把能回收的纸盒、塑料瓶单独装袋,为的是方便拾荒者一拿就走;碰到有尖锐角的废弃物都要用厚纸包好,怕清理垃圾的人把手碰伤……
在身边人的言传身教下,我也越来越能体会到助人的快乐。不是我值日,有时候我也会和值日生一起劳动;看到同学把一摞小圆凳碰倒了,我会跑过去帮忙扶起;有同学得了重病,在“献爱心”主题班会上,我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
善不分大小,而在于是否真心,与人为善,会使自己快乐。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中,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爱心传承的家庭中,我会将这颗向善的种子深埋于心,让它生根,发芽,开出更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