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寓言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018-01-25龚春艳
龚春艳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尽管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累积,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利益至上、破坏自然生态、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利于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在我国由来已久,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和传承,其中蕴含的自强不息、顺应自然、团结一致等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寓言故事中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历史文化背景
《愚公移山》发生地是有四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济源。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就是夏朝故都,上古时期是夏少康的都城“原”。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先秦时期的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清静无为,《愚公移山》的文化背景根源于道教,其中充满着道教的伦理观、自然观的辩论。在文化的外化形式上,《愚公移山》包含民间故事、寓言和当地神话志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相关。在语文教学中,交代寓言故事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本,能够将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置于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观念。
二、《愚公移山》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愚公移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传统美德的典型体现,尽管愚公一家上山凿石头、再运到渤海,来回要一个冬夏,但愚公依然不改“毕力平险”的决心,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坚定不移。面对智叟的冷嘲热讽,愚公一家依然齐心协力移山,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美德。在《愚公移山》的寓言教学中,学生能够较好把握文本所传达的自强不息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种自强不息美德背后的文化渊源。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都源自儒家文化,儒家将追求“道”作为人生价值的根本和最高价值目标,孔子在《论语》中用“朝闻道,夕死可矣”来强调“道”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儒家的“道”与道家形而上的“道”有所差异,儒家的“道”即“真”。儒家认为要获得这种“道”必须主动探索和追求,而世界处于永恒发展之中,所以人对“道”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在此基础上也酝酿了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2.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乐观人生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万物皆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去改造自然。愚公正是这样认知自己家门前太行、王屋二山与自己的关系的。愚公是所处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员,“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说明自然带给了他困扰,因而愚公渴望“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的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正如智叟所言,凭借愚公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但愚公回应:“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见愚公乐观豁达的心态。这种乐观背后蕴含着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寻求有关练成神仙(不老不死、普济众生)的方法。基于现实世界,道教也有着各种积极的意义:道法自然,珍爱生命、珍爱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其核心理念“自然无为、顺应发展”是不强求社会和他人的变化,此处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己的本心,遵循自然规律,不逆势而为的一种“自然而为”状态。在“无为”中实现“有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对社会和自然的尊敬,也唯有此才能顺应“道”的发展,体会到自然的真实意旨,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在寓言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愚公这种乐观豁达态度的解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道家理念:它并不是狭隘地寻求长生不老或修仙之术,而是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其强调的“无为”并非消极不作为,而是顺势作为,这对于当下的生活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寓言的过程中,培养自己顺应自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团结一致的传统美德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而《礼记》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正是对大同社会的描述,而要实现这样的大同社会,世人必须具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形成合力,共同为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美好品质。愚公不仅带领自己的家人去凿山,还感召邻居及其他村民等一起移山,这正是团结一致美德的体现。在愚公移山的过程中,他自己也意识到这项任务的艰巨,面对妻子的质疑和智叟的嘲讽,愚公自始至终没有动摇移山的决心,而是和众人沟通商讨后,共同达成了移山的方案,统一了大家的信念。最终愚公及其家人的这种团结一致、坚定不移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团结一致的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让学生意识到宏伟的目标必然不是一个人一蹴而就实现的,而是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参与,众志成城。
三、《愚公移山》中的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启发教育
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是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讲述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发。《愚公移山》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在教化现代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意义,而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愚公移山》中渗透着的“道”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汲汲相争,也不一味堕落,毫无作为,而是要顺应自身的行为和价值准则以及所谓的天道来行事,“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启发我们在资源缺乏、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自身、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一定要具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获取资源的渠道,就像老子赞美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时在面对困难的过程中也不能听天由命,而要自强不息、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促进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愚公移山》是一则颇有哲学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植根于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状态的一次有益思考。通过这则寓言的教学,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顺应自然、乐观豁达、团结一致等传统美德有较为深刻的把握,这对于研究愚公移山精神、丰富现代人的思想境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