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8-01-25
2017年12月2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世界记忆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项目,创建于1997年,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项目每两年评审一次,我国上一次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于2015年入选。截止到2015年,中国已有十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现代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公开资料显示,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近120年来先后出土约15万片以上,流散世界被近百个收藏家收藏。其中,中国内地10多万片,中国台湾地区3万多片。此外,日、加、英、美、德、俄、瑞典、瑞士、法、韩等14个国家约2万片。而散落民间私家的甲骨文藏品,数量也相当可观,许多都没有机会得到专业性整理和公布。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指出,汉字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正是其价值得到世界公认的体现。新时期要关注对甲骨文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与挖掘。下一步,教育部、国家语委将牵头开展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工作。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的发现很巧合。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买回的中药龙骨上发现类似文字的刻画,就将药铺剩下的12片龙骨全部买来——幸亏他是金石学家——考证出这就是商代文字,由此被后人称为“甲骨文之父”。
王氏于抵抗八国联军进京中殉国,其收藏的千余片甲骨被他的好友,也就是写《老残游记》的刘鹗收购并拓印出版了《铁云藏龟》,这是史上第一部甲骨文专著。
从1928年中研院史语所正式发掘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起,到1937年,考古人员发掘殷墟15次,出土甲骨近2千5百片。解放后,中科院考古所亦有屡次重大发现。甲骨文的出土解决了商朝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实物证明的尴尬,并订正了一些细节。
与常说的“五千年历史”一样,我们通常认为甲骨文是最早文字的观点并不准确,应该说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包括一同出土的其他大量文物,比如玉器、
陶器和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青铜器等等)不仅坐实了商朝的存在,而且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带来极大便利,因为甲骨文全面记录了商朝各个社会领域。
简略地讲,甲骨文就是商王占卜记录。彼时的占卜并非是现在我们认为的迷信。世界上任何民族在启蒙时期,都存在着祭祀天地,与神沟通的仪式。商王除了问鬼神崇拜祭祀外,天气、年景、田猎、征伐、交通、贡纳、土木等事宜无所不占,甚至问到了生孩子的日子与吉凶。例如有一条卜辞记录商王武丁为其妻妇好(妇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占得的结果,推算临盆时间竟已精确到三天之内,可谓是世界上第一例预产期的科学记载。
已发现“甲骨文”多少字?
文字学专家、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吕永进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一般认为,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甲骨文不重复的单字约四千五至五千字(因未全识读,故无确切数),而已公认解读的约一千字左右。
吕永进介绍说,在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后,經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几代学人共同努力,据《说文解字》小篆为桥梁,比照金文和战国文字,参以古文献,考证了现已识甲骨文的主体部分。后来漫长的时间内,没有前期那样集中大量的成果。建国后,以于省吾先生考释为最,无争议者也仅几十个。
研究甲骨文面临的“瓶颈问题”有哪些?
除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今还余下约3000个甲骨文单字待破译。
吕永进认为,目前释读的“瓶颈”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未识者多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因无文献参证,不便确认;二是方法上无大的突破,旧法释难字不足以有大作为;三是材料问题,大多研究者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使研究颇受局限。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朱彦民教授认为,老一代的甲骨文学者如王国维等都具备非常高的国学素质,他们研究甲骨文的时候正处于甲骨文研究的开始阶段,可以破解很多常见字、容易字,“到今天仍然没有破译的甲骨文,基本上都是硬骨头了,因此哪怕只是破译一个字也是一场‘攻坚战。”他举例谈到,很多甲骨文时代使用的器物,如今都已经消失了,因此由这些器物象形而来的文字,我们今天很难辨认出来。“比如殷商时期的灶具,今天的人见到实物可能也很难认出来,变成文字就更困难了。”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北京),约7000小时的内容,载体包括蜡筒、钢丝带、开盘带、盒带、DAT带及CD光盘等。主要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从全国各地采集而来,内容包括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寺庙音乐、城市大众音乐、地下断响音乐等,著名的有上世纪50年代初录于钢丝录音带的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1999年:清代内阁秘本档(有关17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满文档案文献,Records of the Qing's Grand Secretariat -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in China)endprint
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该文献形成于17世纪中叶,共24件,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情况,其核心内容是“汤若望案”,历史上称“历法之争”。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流传至今的有1500多种32000余册,东巴古籍卷帙浩繁、内容广博,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现存大小金榜约200多件,其中大金榜只有几十件,多数为小金榜,时间跨度从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至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通过评审的是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公示于长安街的大金榜,长约19米,高约0.89厘米。该金榜为黄纸、墨书,押盖“皇帝之宝”的朱印,用满、汉文书写,满文从左向右,汉文从右向左,两种文字的年月日落款相汇于榜中之处,中间是用满、汉文大大书写的“榜”字。
藏于国家图书馆。清朝皇家建筑的最高设计建造机构称为样式房,康熙后200年间,一个雷姓家族共7代10人先后在“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几乎所有的皇家建筑和大型建筑都要经过他们的审核设计。“样式雷”即对此一家族的誉称。
版本分别是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刻本《黄帝内经》(藏于国家图书馆)和明万历二十一年胡承龙金陵刻本《本草纲目》(藏于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
“僑”是指海外华侨,而“批”指的是信,闽粤方言称书信为“批”,“侨批档案”实际上就是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家书或简单附言及汇款的凭证。
2013年:元代西藏官方档案(Official Records of Tibet from the Yuan Dynasty China, 1304-1367)
该批档案形成于公元1304年至1367年期间,为元代时期,即西藏地方政权萨迦和帕竹时期。另外,形制各异,不仅有圣旨、法旨,还有铁券文书,圣旨皆为内地产手工纸,而法旨和铁券文书之载体全为藏纸,书写形式也独具特色。不仅如此,其文种独特,皇帝圣旨为八思巴文所书写,法旨和铁券文书则为藏文。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Documents of Nanjing Massacre)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显示,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和平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则记录了慰安妇的情况和痛苦遭遇。
2017年: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