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开展策略

2018-01-25朱小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朱小欢

摘 要: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一个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不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数学教学

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自主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本人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探索出几点教学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特点

1.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构成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要素,这些要素综合地、密不可分地共同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构建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和条件,对构成教学策略的几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组成切合实际的最佳的实施教学的方案。

2.层次性。

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心理、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不是一致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层次性的。相应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也要体现出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教学策略应有的效果。

3.针对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并参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组合起来,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进行,以便实现特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当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对象发生变化时,教学策略也要隨之而改变。

二、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十分强烈,而且他们的学习兴趣极容易受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影响,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从触摸和实际操作中体会激发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例如:在讲解算数问题时,让学生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数手指”便是最好的个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辨别图形教学模型,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让学生对图片的识别,对现实数学问题的采集等进行科学的锻炼和培养。

开展创新练习。练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过程.教师在进行数学练习辅导时,不但要将传统实用的练习方式教给学生,还要注意开展富有情趣的新颖练习方式,比如新口诀式的练习方式,想象练习方式,口头练习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练习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有趣的练习活动,将知识转变为技能.

三、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儿童学习数学是对他们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的课堂要选取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另外,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

另外,老师要经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如视算,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列竖式计算注意数位一定要对齐。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比赛等。并且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也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等等来练习。

四、应用悟趣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因此,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学生了解了有关身份证编码的方法后,我让学生动手动脑,尝试在具体情境中编码。通过实践,使学生懂得数字编码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让学生体会到编码的学问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同时,编学号这种开放性的练习活动,符合学生喜爱挑战、爱动脑、喜发明的心理特点,同时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第一,结合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问题。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教师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设计一定梯度的问题。第二,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问题。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高深或灵活的问题问优生,优生经过思考回答出来,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思维:基础题、综合题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成绩中等的学生,这样可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成绩差的学生,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复习和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周长公式》一课时,当学生理解了圆周长计算公式,可以让中、下生说说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它的周长?让优生想想如果一个圆,只告诉我们半径怎样求这个圆的周长呢?第三,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设计问题。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发挥良好的性格特征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减少、避免或克服学生的消极影响。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栋.“祛魅”与“返魅”:小学生数学阅读研究[D].江南大学,2016.

[2]王会会.小学生数学学习力提升研究[D].河南大学,2015.

[3]张振华.动漫趣味儿童家具形态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