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教学思考

2018-01-25杜婷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杜婷

摘 要: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后,语文科将文学类文本阅读由往年的选考题改设为必考内容,以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也引起了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从语境阅读、逻辑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浅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语境阅读;罗辑思维;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思想的表达,语文考试是关于人文素养的考查,高中段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书写、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角度侧重多层次、多元化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并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从近五年来看,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遵循课标,采用教学与备考一体化的策略,强化文本阅读意识,培养逻辑思维,注重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观念的推送,文化传统的传承。

一、强调语境阅读

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表现力强、受众面广,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分量,小说内涵丰富、语言丰富,十分有利提高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者思想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也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必修教材中的小说教学,树立小说意识,提升阅读能力。

小说文本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连贯性整体,对小说的阅读要放在其语境中进行,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歪曲诠释”。“语境是人们使用自然语言进行语言交际的语言环境。”文本解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活动,读一部好的小说,就像跟一位优秀的人对话,领略更为开拓的世界。但是同样一句话,语境不同,意义则不同,语境阅读关系到小说文本意义和思想的构建。

例如2016年全国课标1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锄》是山西当代著名作家李锐的小说。李锐的作品大多是描写中国西部农村的生活,作家认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大多数时间是作为农耕文明而存在。几千年人与自然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关系。但是对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和自然的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小说《锄》就是借助农具“锄”写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村的农业文明渐渐受到冲击的现实。如果不联系社会背景,单单从小说中分析出六安爷是个孤僻的老农民形象或者解读出小说的环保主题,这都是对文本的误读,对社会背景语境的忽略。

二、注重逻辑理解

逻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学术层面的逻辑,是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学,另一种是指规律,我们称一个人做事有规律可以称作其有逻辑。笔者认为逻辑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应该在文学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关注有内涵的人物。

很多学生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存在的问题有:对文本阅读思考能力不足,不能全面概括文本中重要语言的丰富内涵;对文学类文体的表现手法理解肤浅;对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的概括能力不足等等。而《新课标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注重审美体验,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所以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物的逻辑规律角度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表达思想。

语文教学中注重逻辑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传授客观的逻辑知识,而是训练学生运用逻辑知识进行严密的思维,对事物的判断性态度,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

在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中应注重逻辑训练,将逻辑思维贯穿在词语解释、段落解读、人物分析等学习活动中。加强理解文本内容规律的训练,构造符合规律的文学形象的训练。

三、培养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这个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核心素养”指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怀、家国情怀。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高中文学类文本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从人物形象、艺术手法、鉴赏语言、思想内容四个命题方向,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文本阅读理解能力,而非简单的答题技巧。凭答题模板和答题套路取得高分的时代已经过去,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素养,而不是考试的工具。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阅读关注生活、联系社会、内涵丰富、有突出艺术特色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培训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代表辛亥革命背景下迷茫的中国人,代表了愚昧麻木的朴实农民,以个人的形象反映了时代特征。近五年全国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比较关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中华文化复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热点,这也是考查高中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现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祖国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文学有大美”,美在语言、美在内蕴、美在思想。在高中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中,围绕《高考大纲》,以高考题为依据,巩固小说文体意识。用文學的魅力感染学生,注重语境阅读,对文本的理解要符合逻辑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必备的优秀品格,真正达到“育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