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班级管理的行动研究

2018-01-25何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师说德育渗透班级管理

何湛

摘 要:参考优秀同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筛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德育内容,笔者以《师说》为例就具体措施从两个方面做出评价:第一,开展《师说》的自由讨论好处在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在于继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对掌握的文章内涵有所温习,形成更深的影响;坏处在于无法动态掌握学生完成的情况。第三,开展“不耻下问”课外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它最大的意义是促进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经过这次课外活动后,学生之间的关系氛围得到了有效改善,班级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资源;德育渗透;班级管理;德育;《师说》

在高中阶段,班级管理的德育尤为重要,因为身处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和思想问题都比较突出。近些年来,各种触目惊心的事件有不少是由尚处高中求学的学子引起的,例如学生与老师互殴、课堂吵架杀人事件等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尚处身心发展阶段的高中生面临着越来越多外界因素的困扰,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左右,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语文是中国人学生时代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语文学生接受本国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并在这些的基础上奠定思想品德的基调。

一、语文德育渗透与班级管理概述

1.德育概念界定。

德育就是将社会伦理法度,道德体系,政治观念,处世之道等等通过学校教育体系,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方法,灌输给受教育者,让他们将这些思想内化到性格的养成中,并最终成长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

2.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1)班级管理为德育提供实践空间。班级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接触最早,也是融入时间最长的组织形式。它承载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班级也是共同行动的单位,因此班级内部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搞好关系,这样才能促进班级氛围的和谐。

(2)促进道德发展是班级管理的内在要求。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德”排在第一位,而班级管理想要合理化、科学化,就逃不出教育与心理等学科规律的束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安排制定具体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

3.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的可行性与优势。

(1)语文教育具备人文色彩。语文知识中蕴涵了我们国家语言的艺术特色,以及对天地人的哲思和领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成长必须的思想沉淀。语文中有对人际关系,对社会和自然的深沉思考,这种语文的人文属性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也肯定了社会向着不同途径发展的历史必然。

(2)阅读在德育渗透中的先天优势。语文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来加强其对本国语境下的文学作品的感知和领会能力,通过解读文字背后承载的意义来感受该国或者该民族沉淀弥久的人文精神与哲思。

二、语文德育渗透与班级管理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1.语文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语文教学的功用化,忽略了蕴涵的精神财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亦是如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一方面依然依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效果和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优劣。

(2)德育流于表面,并未深入开展。首先,整个教学过程流程简单,过于死板,具体表现为授课时直接提纲挈领,然后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内容解读上,最后做一个总结性说明。这样的方式把语文德育资源当作思想政治课来上,难以发挥其优势,也造成了德育和语文教学的分离。其次,形式化还表现为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德育实施。

2.班级管理德育渗透存在问题。

(1)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存在脱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学校迫切地希望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功利化需要的群体,这就造成了班级管理过分纠结于寻找学生的错误,纠正他们的不正当行为,对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营造却并不关心。

(2)班级管理中的德育过于软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禁止惩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结果一些品行不端的学生肆意侮辱老师,老师却没有反坑的手段,只能忍气吞声,而学校的领导更是视而不见,也没有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高中语文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内容的选择——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1.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德育渗透特点。

(1)兼具人文性和時代性。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就要明白人文的根本是什么。以人为本是人文的核心,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切实体验放在重要位置,用各种方法将知识和知识中包含的情感和内心体感受传递给学生,以次促进他们形成健全人格。教育是一直存在的,而且范围极为广泛,主题涉及到了国家、个人、集体等多方面。

(2)注重引导和耐心。语文教材的专题设置对人与人,与社会、国家、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类探讨。如苏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一教材中包含了四个主题,其中分析人和自我的是像青春举杯;分析人如何看待与社会关系的是月是故乡明以及获得教养的途径;分析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的是像山那样思考。

2.苏教版高中语文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内容的选择依据。

班级管理的德育资源需求。道德是一个宽广的范畴,它包括了这个社会所有活动的准则和要求。班级管理的本质虽然和道德是相同的,可它仅局限于学校学生这个群体中,所以只能算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一个子分类。

3.苏教版高中语文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内容的选择。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月是故乡明》(必修一)所传递的核心思想是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与热爱之情。本专题的文章试图传递的精神内涵浸透着浓浓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文章反复歌颂了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

《祖国土》(必修三)所传递的核心思想是赞美自己的国家。通过内容安排让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史产生深刻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加深他们对自己和同胞的热爱之情。《指南录后序》(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这篇文章的撰写者为南宋时期的文天祥,在1276年时,他作为南宋使臣前往元朝参与谈判,结果遭到了扣押,经历了各种磨难后他才活着回来。endprint

四、语文德育资源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找出对策让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更有效果。

(1)加强德育渗透与课堂的进一步结合。教材内容需要含有生活气息,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然后展开深入的探索。这种阅读需要融合接触社会的多样化的信息源头,结合生活中存在的情况,从更多方面来对阅读进行创意性解构。阅读是一种对话模式,文字是它的语言,文章是它的載体。这种对话成立绝非单靠一方就能完成,需要建立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上。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摆正态度,贯彻新课改精神下的教育理念。就算教课书的内容符合当下的教学要求,但如果教师还坚持老一套,那么施教效果将无法保障。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不能再把一切向分数看齐,因为就算分数高的人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也无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语文课堂德育渗透资源在班级管理的应用对策。

(1)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社会实事,组织学生讨论。在应用语文教材德育资源时,老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社会上的实事,组织学生开展自由讨论。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时是主动参与到话题探讨中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文章中承载的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利于将其内化到精神层面中去。在自由讨论中,老师起引导作用,最终将讨论的核心精神与班级管理联系在一起,就能实现班级管理德育渗透与社会道德体系的对接,从而引发学生正向的思考。

(2)坚持班级管理德育渗透的底线。道德通过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意义,例如思想政治资源的运用。对于班级管理德育的运用,学校不能通过量化指标来看待学生的道德水平。要建立师生和谐的分为,加强学生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把握,并在班级活动中体会美好的道德情感。

五、应用案例分析——以《师说》为例

1.文章的选择依据。

《师说》在笔者罗列的班级管理适用德育资源中被划分在心理教育中,其德育内容为“能者为师,不耻下问”。作者韩愈通过《师说》呈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师生关系的论调,他认为求学的人应当耻于不问,用于将心中的问题提出来。笔者之所以将《师说》作为案例,是因为它的思想核心触及到了班级管理的两大本质。班级管理实际上是要理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2.《师说》的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内容安排:第一,利用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完成课程教学之前的听和看联系。对学生之前掌握的经验进行汇总,汇总内容包括了学生在初三时学得《爱莲说》和《马说》。对《师说》一文的文章内容、蕴含感情和使用文法三个方面在一百三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3.《师说》德育渗透至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以《师说》展开自由讨论。在《师说》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对韩愈关于师生之间关系与传道授业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部可以提出各自的观点,形成文字并指派代表发言。其次,笔者以《师说》作为引子,在各小组发表完意见后,让他们就如何看待良性师生关系展开小组讨论,将话题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告诉学生班级之上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睦的。

(2)结合课外阅读来巩固学生接受的信息。在第五课时,主要任务是利用20分钟的时间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扫尾工作。要求学生制作出本文的结构表格,然后让学生在两个故事《街头日记》和《心灵捕手》做选择,选择一个故事进行阅读。

4.《师说》德育渗透至班级管理结果及评价。

(1)结果。《师说》中的精神当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后,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求学的态度确实有所改观,不再装作什么都懂。学生有疑问会向我求教,而且这个趋势在其他科目的课堂上有所蔓延。

(2)评价。笔者就具体措施从好处和坏处两个方面做出评价:

第一,开展《师说》的自由讨论好处在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对师生关系和求学之道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第二,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在于继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对掌握的文章内涵有所温习,形成更深的影响;坏处在于无法动态掌握学生完成的情况。

第三,开展“不耻下问”课外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它最大的意义是促进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

通过上文的分析,语文中有着优质的德育资源,在班级管理形式日渐复杂化的今天,这样的教育资源应该被有效地利用在班级管理当中。教育是连续的过程,学校平时的教学与管理都为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最终的目标都落实在学生德智体素养提高上。在未来,两者相互输入自身资源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相应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现阶段,关于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的德育工作,研究学者们倾向于就管理本身说事,笔者触及了一个学界少有问津的领域,那就是将日常教学的德育资源引入到班级管理中,笔者希望通过对语文教学德育资源渗透班级管理的论述为班级管理德育研究体系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33.[5]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6]

[4]胡守棻.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6.

[5]鲁洁.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2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说德育渗透班级管理
《师说》“受”字探析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重置《师说》段落?巧化作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