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

2018-01-25刘光美

中外医疗 2017年32期
关键词:骨痛骨髓瘤血钙

刘光美

[摘要]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和观察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骨痛程度、血钙、血磷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2.5% vs 55.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化疗后骨痛程度,血钙、血磷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能够明显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关键词]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b)-0133-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ortezomib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ed 8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in thi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clinical efficacy, bone pain, blood calcium and phosphorus level changes on pre- and post-chemotherapy,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2.5% vs 55.0%,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bone pain, blood calcium and phosphorus level on post-chemotherapy were obviously reduc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bortezomib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ultiple myeloma and provide a new treat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Bortezomib; Dexamethasone; Multiple myeloma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临床常见的血液科疾病,属于浆细胞克隆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范畴,有报道称[1],其发病率约占血液肿瘤的10%,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多表现为骨痛、贫血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并呈现低龄化发病趋势。联合化疗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法,而硼替佐米作为新型肿瘤靶向药物,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发挥了明显的推进作用,明显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效果,其临床疗效得到了普遍认可[2]。有报道称[3],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较好的治疗安全性。该研究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和观察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療),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4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0.7±6.8)岁,根据Durie-Salmon分期,其中I期5例、II期12例、III期23例;40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0.9±6.7)岁,根据Durie-Salmon分期,其中I期4例、II期14例、III期22例,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化疗第1、2、3、4天,给予长春新碱(国药准字H44021772)(0.4 mg/d)、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20060779)(20 mg/d)、表柔比星(国药准字H20143165)(10 mg/d)联合化疗;观察组于化疗第1、2、3、4天给予地塞米松(20 mg/d),化疗第1、4、8、11 d给予硼替佐米(国药准字J20160071)[1.0~1.3 mg/(m2·d)]。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根据2011年修订的《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标准[4],将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靶病灶消失,没有新病灶出现,并且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该状态维持超过4周)、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直径之和减少超过30%,该状态维持超过4周)、稳定SD(靶病灶最大直径之和缩小没有达到部分缓解标准,或者靶病灶最大直径之和增加没有达到进展标准)、进展PD(靶病灶最大直径之和增加超过20%,或者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根据数字评分法[5],用于评估化疗前后骨痛程度,0~10分代表骨痛程度;比较化疗前后血钙及血磷水平;密切注意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40例对照组中,3例CR、19例PR、7例SD、11例PD;40例观察组中,10例CR、27例PR、3例SD、0例P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见表1。

2.2 两组化疗前后骨痛程度及血钙、血磷水平变化情况

化疗前两组患者骨痛评分、血钙及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化疗后骨痛评分、血钙及血磷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2.3 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仅有轻微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症状,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临床恶性浆细胞瘤,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但存在高钙血症、贫血、肾损等症状,由于客观因素所致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不能广泛推广,因此,临床化疗成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基本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6]。有报道称,硼替佐米作为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与蛋白酶的活化位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选择性抑制NF-kB抑制因子的降解作用[7];硼替佐米还能移植增殖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反应,在骨髓微环境中,硼替佐米能够抑制基质细胞及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不容易出现耐药现象;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联合化疗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尤其适用于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8]。在该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2.5% vs 55.0%,P<0.05),表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这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一致。观察组化疗后骨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这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痛导致活动受限有关,而硼替佐米通过改善骨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继而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表明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够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深层次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而整个治疗过程中,该研究两组患者化疗期间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有报道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溶骨性变化,患者血清钙水平、血清磷水平都会明显增高,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加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钙水平、血清磷水平向骨骼的沉淀,继而有利于骨质形成;硼替佐米还能降低破骨细胞数量,大幅增加骨密度,从而缓解骨量丢失情况。有报道称[9-10],硼替佐米能够降低破骨细胞数量、加速骨密度增加,从而缓解骨量的大幅丢失。而骨质破坏主要是溶骨与成骨平衡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成骨分化障碍、破骨功能亢进[11]。而在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化疗后血钙、血磷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该研究结果证实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抑制骨破坏、促进骨形成,从而有效抑制骨瘤病骨病的进展,从而恢复患者骨功能。

综上所述,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通过调节溶骨及成骨平衡,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提供新型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 杜朝阳,杨如玉,李超,等.减低剂量及标准计量硼替佐米联合疗法对不同类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对比[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7):43-45.

[2] 惠双,王博,王媛,等.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90-94.

[3] 张颖颖,夏瑞祥.减低与标准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对比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5):966-968.

[4] 朱颖,田春燕,刘晟彦.硼替佐米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4576-4578.

[5] 李增怀.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病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4):138-141.

[6] 毛敏,王革,廖明燕,等. 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261-6263.

[7] 朱晶晶,李黎,叶琇锦,等.硼替佐米联合表柔比星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3,28(5):520-523.

[8] 江彬彬,吴燕明,丁刚.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8):563-565.

[9] 谢振卿,李斯丹,徐燕,等.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3):247-249.

[10] 王欢,赵真,张滔,等.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232-235.

[11] 郭敏,陈卫华.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1):69-71.

(收稿日期:2017-08-19)endprint

猜你喜欢

骨痛骨髓瘤血钙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蒙药二味杜仲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研究
鞘内连续注射吗啡和地塞米松在癌性骨痛中的疗效及其机制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