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体化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018-01-25朱江余艳英李方伟

科教导刊 2017年31期

朱江+余艳英+李方伟

摘 要 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学科的交叉融合,跨学科的立体化科研团队成为团队的主流形式,团队在知识、人才、项目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如何在立体化科研团队中开展研究生的培养成为新挑战。为此,本文从团队的组织模式、团队管理、个性化培养方案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立体化科研团队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 知识与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团队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19

Abstract With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cross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interdisciplinary three-dimensional research team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form of the team, the team in knowledge, talent, projects and other aspects of significant complexity and heterogeneity, how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research team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become a new challenge. To this end, this paper from the team organization model, team management, personalized training program three aspec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research team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 of graduate training model.

Keywords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system;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 team organization model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日益提高,人类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日益复杂。因此,跨学科研究逐步成为解决人类重大科学和问题的更有效方法和途径。跨学科的立体化科研团队作为跨学科研究的组织载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团队组织模式下,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组织模式、管理机制等科研基本要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得团队中研究生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传统单一的基于学术和学科的培养模式与学科交叉、产业渗透,以及创新型人才需求难以匹配,导致科研能力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之间的不協调性日益突出,难以有效地保证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目前科研项目的组织和开展都是基于社会化大合作,通过高校、研究所、学会、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来实施。科研项目必须具有跨学科计划、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协会、跨单位的科研组织形式及组织形态。由此而来的是传统研究生教育的组织模式缺少独立性和灵活性、组织结构松散,难于整体管理等问题。[1-2]

当今社会对具备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将会日益增加,但是传统的研究生培养都是以学科为基本粒度,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基于跨学科的培养较少,学生的能力和知识面较单一。然而随着工程与技术领域相关学科等不断交叉与融合,跨学科的立体化科研团队成为团队组织形式的主流,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3]因此,从培养模式等方面入手,整合团队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研发优势,制定和完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培养出满足社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为此,本文从团队的组织模式、团队管理、个性化培养方案三个方面探讨基于立体化科研团队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力求打破传统,为新知识、新科研体系下研究生培养一条新思路,为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1 团队的组织模式

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基于团队的组织体系(网络)可以被看成一个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从而总结出基于团队的组织体系的特性。

首先,基于团队的组织体系要素包括:由从事科研的教师以及研究生组成的研究人员群体,科研资源包括跨科研,科研成果,管理人员等。如果说基于团队的科研组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些要素就是网络上围绕在科研组织体系周围的各个结点。

其次,团队的组织体系是动态的,要根据组织的目标选取适合组织的结构,并根据组织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调整组织的结构。例如,研究生导师负责所带研究生的培养,导师和学生可以合作完成某些科研任务,他们就可以构成简单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团队。然后,一些简单的短时间可以完成的科研项目,可以组织基于项目组的形式来完成,这个组织的目标就是完成这个课题,课题结束后组织自行解散,所以组织形式可以采取简单的项目组模式。此外,某些项目是多个部门、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对关系到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攻关,其关键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就可以成立跨学科、跨科研部门的研究团队,从多个部门中调集研究人员,以矩阵的形式组成立体化科研攻关团队,形成战斗合力。

因此,按照团队的专业学术人员组成与功能,将团队分为师生团队、方向团队、项目团队三种类型。

师生团队:由导师及其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和教学群体;

方向团队:由从事相同或相近方向研究的导师和研究生所组成的群体;

项目团队:面向科研项目,由多个来自相关研究方向、科研平台的研究人员组成。endprint

图1显示了立体化的团队组织形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型化项目越来越注重合作与分工,项目团队可以跨单位、跨科研平台构建。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高效、灵活科研组织形式应该遵从如下原则:

有利于促进明确、稳定的科研方向,以科研任务为中心;有利于集中与科研活动相适应的各学科专业人才及各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有利于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总而言之,以师生团队为基础、以方向团队为核心、以项目团队为纽带、以创新与产学研平台为载体,构建起基于团队的高效、灵活、立体化科研组织形式,就能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2 团队管理

立体化团队协作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可以被归纳为如图2所示的架构。图中,各个平台向其它平台聘请外聘导师,然后和本平台内导师构成联合培养团队;各个平台通过梳理和凝练方向,构成合作跨平台的方向团队;平台间以项目为纽带,构成跨平台的项目团队。

在这种体系下,科研工作以及研究生培养要符合大团队的整体目标和内外部环境,要求各个平台的价值和目标必须趋于包容,对应的管理机制要与整体目标与包容性匹配。为此,具体管理措施包括:

(1)设计科研创新平台模式下的研究生科研团队创新绩效考评机制。具体可包括:①根据科研绩效和科研能力调整导师和研究生的待遇水平;②研究生招生、导师聘任、团队组建等方面都要打破常规,制定基于绩效的动态方案;③对于立体化的团队模式,团队成员不再固化于某一团队,在这样的环境中参与研究的导师和学生都有多重身份和属性,研究中,我们将打破单一、固有的考评机制,兼顾效率和公平,制定基于各种服务对象(从事的项目、培养的学生等)的综合考评机制,让团队成员的能力体现出价值。

(2)不断优化团队内部管理。具体可包括:①通过培训和拟定规章制度,保证团队管理者提高自身的团队管理能力,真正地树立以人为本、和谐管理及双赢管理的思想;②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团队管理者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以双赢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管理问题,避免因“单赢思维”,导致多方进入“零和博弈”及非合作博弈的科学研究怪圈;③管理要具有大思维和小思维结合的特征,能布局到各层次团队,既要涉及到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导师团队层面,也要涉及到体现大方向、大合作的跨单位联合项目。

(3)建立确保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具体可包括:①确立可持续的团队发展目标,结合各层次团队的现实状况,立足长远,确立与社会对人才需要相互兼容的团队发展目标,同时还充分考虑小团队目标和大团队目标的兼容性,高层次团队目标和低层次团队目标的耦合性;②着力培养各层次团队的核心竞争能力,注重原始创新能力尤其是个人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原始创新能力在科研创新平台模式下的发挥与扩展,取得创新能力的倍增效應。

3 个性化培养方案

立体化团队协作模式使得不同学科团队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在这种大团队的架构下,知识、师资、资源更为多样,这就为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的研究生提供了条件。因此,从培养模式等方面入手,整合不同团队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研发优势,制定和完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是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如图3所示,我们总结出立体化团队协作模式下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现框架,其中:

(1)系统的输入为来自不同学科的人、知识和各种资源等;经过各层次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动和加工,输出科研成果,以及匹配社会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的人才;

(2)输出的科研成果通过和人才又可以帮助各层次科研团队从外界获得更多的输入,从而完成团队同外界在信息、资源和能量等方面的交换;

(3)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各层次科研团队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对其加以约束和控制,使科研和教学活动更加规范、高效;

(4)科研活动又会对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效果提出反馈,促使各层次科研团队不断在机制上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团队化多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案的效果。

立体化团队协作模式下个性化培养方案作为一个功能实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交换。故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顺畅与否除了要求功能实体内外部环境要素间协调配合。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密切联系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主要本质特征和规律,通过改革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案,制定和完善学科融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2)建立、健全良好的多元合作科研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扩展导师、研究生知识、能力的自由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导师的能力,挖掘研究生的创造性,实现教学相长;

(3)建立广泛的社会化合作机制,在学校内外建立起良好的多学科研究的内外部支撑体系,从而保证各层次科研团队输入的人、知识和各类资源的多样性,丰富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内容。

4 结束语

技术的演进与学科的融合促使立体化、跨学科科研团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对团队内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力求通过团队的组织模式、团队管理、个性化培养方案三方面的改革,以立体化科研团队为立足点,结合外部合作与协作条件,系统、科学地规划和管理不同层次团队,充分整合内外部各种要素,形成科研合力,为推动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提供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姚广涛,资新运,张卫锋.基于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16(3):82-85.

[2] 夏士雄,王志晓.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计算机教育,2011(1):65-67.

[3] 王军会,李雷鸣,车诚.从中外研究生培养谈基于团队学习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8-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