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悲剧意识
2018-01-25唐康
唐康
摘 要:《三国演义》充满了悲剧意识,这不仅是体现在具有忠义精神的蜀汉集团被具有邪恶霸道性质的曹魏集团灭亡,而且体现在小说中许多典型人物身上。其中尤以蜀国内部的刘备、关羽、诸葛亮为代表。刘备的悲剧体现在未成大业病死白帝城,关羽的悲剧体现在败走麦城死于敌手,诸葛亮的悲剧体现在未能实现统一愿望。
关键词:三国演义;悲剧意识;刘备;关羽;诸葛亮;
《三国演义》主要是讲述了公元三世纪前后将近一百年以来我国内部魏、蜀、吴三个割据集团在各个方面之间的斗争。作者有意识地塑造了忠义的蜀汉集团形象,符合了封建正统思想正对于“仁政”的期盼。但是无论是历史真实的走向还是小说的结果都恰恰与人们的期望相反,以曹操为代表的魏国集团战胜了蜀国。因此,《三国演义》有着浓厚的悲剧性质。
当下,对于《三国演义》悲剧意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道德悲剧说。该观点认为蜀汉集团代表的是高尚的美德,而曹魏集团代表的则是邪恶与暴力,蜀汉集团被曹魏集团毁灭则是一种“道德悲剧”,造成这场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代表论文如朱铁梅的《<三国演义>的悲剧态势及其形成》。二是民族悲剧说。《三国演义》中的悲剧不仅仅是蜀汉集团的悲剧,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剧。因为蜀汉中的典型人物如刘备、诸葛亮身上都有我们民族的性格,是民族的缩影,因此他们的毁灭实际上也是民族的悲剧。代表论文如杨绍华撰写的《论<三国演义>的悲剧观》。这些观点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民族悲剧说更具有现实意义,能够通过对《三国演义》悲剧的研究,研究其悲剧的原因,为现实生活提供指导意义。然而以上观点着眼于整体、综合分析,缺少对具体个例的分析,因此本人从具体的人物出发去分析《三国演义》的悲剧意识。
一、刘备的悲剧
(一)刘备性格中的悲剧意识
刘备的性格虽然有仁义的成分,但是他一方面表现出自己始终坚守着仁义,另一方面又难免为了利益将仁义抛到脑后。导致他在面临许多政治抉择时丧失了扩大势力的机会。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当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局势,并建议里刘备现行占领荆州,刘备一听,当即表示荆州刘表是汉室宗亲,自己不忍心夺取。而后来当刘表希望将荆州托付给刘备时,刘备依旧拒绝了。在部下问其原因时,刘备解释道不希望天下人因为这件事认为他薄情寡义。因此,刘备失去了夺荆州的最佳机会。《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刘表之子刘璋想要将荆襄九郡全部献给曹操,当时诸葛亮与他人都劝说刘备夺取荆州,但是刘备垂泪道,刘表将刘璋托付给刘备,如果现在夺取了荆州,等到自己去世的时候,没有脸面去见刘表。此类种种,在《三国演义》中有数次,虽然刘备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他赢得了仁义的名声,但是却失去了许多扩大势力的机会,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隱患。
(二)刘备思想的局限性
刘备的悲剧不仅在于自身性格而且还因为思想存在的局限性。一方面,刘备忽视了历史的客观规律。事实上,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摇摇欲坠,“皇帝懦弱,宦官专权”,但是面对这样一个王朝,刘备仍然抱着光复汉室的信念,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试图挽救已是末路的东汉王朝。这种信念的确是忠君爱国的体现,符合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但是却是不合时宜的。社会向前发展,必然由先进的统治代替陈腐、满是弊病的朝代,并不会因为刘备的忠诚而有所改变。刘备可以掌握一定时期的历史命运,但是绝对不会左右历史的发展,如果他一味地追求自身的信念,忽视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施行仁政。刘备代表了道德的力量,希望在乱世中实行仁政,并通过仁政达到天下大治。这种观念受到儒家政治观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放映出当时社会中民众的心理。在《三国演义》,作者借周仓之口点明:“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而刘备也因为自身的品德吸引了许多有共同信念、理想的能人异士投靠麾下。但是实力决定一切,邪不胜正这句话却没有适用于蜀汉的命运,蜀汉最终被曹魏吞并,仁政被暴行取代。
二、关羽的悲剧
(一)关羽性格中的悲剧意识
《三国演义》一方面重点塑造了关羽“义”、“勇”的形象,但是另一方面,关羽性格中骄傲自大、轻敌狂妄。当刘备封五虎将之时,关羽得知自己与黄忠同为五虎将之后勃然大怒,“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并列?”其中的义气不过是小圈子之内的义气。而在关羽镇守荆州之时,诸葛亮建议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这实际上也是蜀汉的政策方针,当时曹操的势力太过强大,蜀汉只有同孙权联合才能有制衡之地。当时关羽答应了诸葛亮,但是当孙权派使者来为自己的儿子提亲之时,关羽却羞辱对方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尤可见关羽的骄傲自大。在蜀汉阵营中,关羽的确当得起第一猛将的头衔,赵云、马超、张飞在武艺上都抵不过关羽。但是如同历史上许多物极必反的例子一般,关羽也在人生中最得意之后走向了失败的深渊。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军队活捉,随后被处死。关羽的悲剧不仅导致蜀汉阵营失去了一员大将,更重要的是自此蜀汉集团由盛转衰,已经逐渐不能与曹、吴并列三足。所以,关羽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更是整个蜀汉阵营的悲剧。
(二)关羽思想的矛盾
关羽悲剧意识的原因,可以追随到其思想的矛盾。在第一回桃园结义中,就曾表明关羽的政治理想是忠诚于刘汉王朝,这是关羽性格中“忠”的体现。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关羽曾被曹操抓获,当时关羽降汉不降曹。曹操百般礼遇关羽,也未曾让关羽备齐刘备。当关羽得知刘备消息之后,便千里走单骑来找寻刘备,这也是关羽对于刘备的忠诚。但是在“华容道释曹”中,关羽经不住曹操的哀求,宁愿因触犯军法被砍头也要报答曹操当年的不杀之恩,最终将曹操释放。这种“义”并不是大义,因为首先从关羽的政治立场上来看,曹操背弃了东汉朝廷,是蜀国的对头,因此应当杀掉曹操。但是从个人的立场来看,当初曹操对关羽有恩,关羽不忍心此时杀掉曹操。最终,关羽释放了曹操,实际上是将个人的恩义凌驾于集体的恩义上。这是关羽面临的“忠”与“义”之间的矛盾,也导致其人生的悲剧。endprint
三、诸葛亮的悲剧
诸葛亮性格中的悲剧意识首先体现在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第三十七回诸葛亮与刘备见面之后,他自己“仰天大笑”道:“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可见诸葛亮自己都已经清楚地知道,刘备并不具有一统天下的条件,或者说刘备所处的时机并不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毕竟当时汉室衰亡,群雄并起,想要光复汉室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诸葛亮还是选择了刘备,即便知道最终可能不会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其次体现在诸葛亮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诸葛亮常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并在第四十三回舌战群儒中提出“君子之儒,忠君爱国”,也正是因为诸葛亮坚守着儒家的思想,坚持正统才选择辅佐汉室。但是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风云辈出。刘备当时的情况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条件,诸葛亮对于理想的追求同当时的现实环境有很大的矛盾,诸葛亮可以选择像崔州平那样生活,但是他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与命运抗争,这也导致了其悲剧意识的产生。
最后,体现在诸葛亮对于刘备的忠诚上,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并且高度信任,因此诸葛亮坚持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即便是在刘备去世之后,刘禅并不具备一个君主的能力,刘备也曾说过若刘禅没有才能,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但是诸葛亮依然没有拥兵自立,只是精心竭力地辅佐君主。
诸葛亮的性格及其环境限制导致了诸葛亮的悲剧。
蜀汉集团虽然坚持“仁政”、“忠义”的理念,但是还是没有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反而被残暴、阴险的曹魏集团消灭。这种正义被邪恶压倒,仁慈被残暴战胜的悲剧,不仅仅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蜀汉阵营中关键人物自身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悲剧意识。刘备满口仁义却难掩伪善,思想上存在局限性,导致最终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关羽刚愎自用,骁勇善战的同时狂妄自大,导致最终败于孙权,也影响到了整个蜀汉集团未来的走向。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理想寄托于狂匡扶汉室,忠于君主,但却限于现实条件,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备、关羽、诸葛亮是蜀汉集团中典型人物的代表,他们三个都是对蜀汉集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典型人物。这三位人物的悲剧,不仅仅是蜀汉集团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悲剧。通过对这三位典型人物的分析,分析其悲剧意识的同时可以了解到整个蜀汉阵营的悲剧意识,并由此窥探到整部《三国演义》中的悲剧意识。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883.
[2]常业安.《三国演义》蜀汉集团的悲剧根源[J].昭通学院学报,2014,02:25-29.
[3]陈景云.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悲剧及其意义[J].文学界(理论版),2011,04:202-203.
[4]金城.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美[J].明清小说研究,2014,02:101-114.
[5]李忠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悲剧意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76-79+93.
[6]刘召明.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精神[J].中文自学指导,2011,04:55-59.
[7]杨绍华.论《三国演义》的悲剧观[J].武陵学刊,2012,04:68-72.
[8]張振钧.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特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54-63.
[9]赵亮.《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悲剧性崇高美[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2,07:50-51.
[10]朱进彬.试析《三国演义》的悲剧魅力[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02:127-128.
注释:
①马彦芳.《<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及其悲剧精神探讨》.《作家》.2012年第7期第12-13页。
②苗怀明.《对近十多年来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新发现的梳理与思考》.《中国文学研究》.2013第3期第45-46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