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发展演变及主题变迁
2018-01-25周莹张铌
周莹+张铌
摘 要:文化全球化大语境下研究流散文学已经成为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经过百年的历练,大致发展出三个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又关注不同的主题,从迷茫与失语到历经困惑与冲突最后展现出流散与融合的趋势。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用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和双重视域再现出流散者的生存体验和文化心理,拓展了海外华裔流散文学的阐释空间,为女性文学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对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族裔文化身份的构建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流散文学 全球化 多元文化 文化身份
流散文学广义上指散居于异域的侨民所创作的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书写类型具有特定的内在属性,具体表现为创作主体身份认同的流动、文化属性的摇摆、生存处境的漂泊流离、居住国与祖籍国的双重经验等。美国华裔女作家生于男权至上的社会中,生活于异质文化的背景下,与男性和本土女性相比,她们身上不仅有着自然的生理差异,有历史造成的社会差异,还有不同文化区域形成的文化差异。因此,流散于异域的华裔女性能更清晰地从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境地,文学作品也更能体现本土与异国之间的文化张力。近年来,流散文学以星火燎原之势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王宁{1}、钱超英{2}、陈爱敏{3}等在流散文学的兴起及动向、内在特征与外在联结等方面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进行阐释,促成了国内对该项研究的理论架构与肌理的建构。
一、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发展阶段
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发展是与华人的移民史密不可分的,自1848年美国淘金热吸引第一批华人踏上北美大地的那一刻起,华裔移民就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古老的文明和文学表现形式传到了这片崭新的大陆。在美国华裔流散文学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女性作家为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被轻视到受注意,从“他者”身份到主题发声,从边缘化到进入文学主流,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一)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为初期创始阶段 美国华裔文学起初被称为移民文学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最初的华裔移民多是靠体力挣口饭吃的华工,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口头文学的传播方式如歌谣、打油诗或民间故事的形式口口相传,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料。如果进行溯源,以“水仙花”为笔名的中英混血作家艾迪丝·伊顿(Edith Eaton)的《春香太太》被视为美国华文文学的先驱。这部包含了37篇短篇小说的作品集全方位再现了早期旅美的华裔移民的生活及文化冲突。1945年黄玉雪(Jade Snow Wong)出版的《华女阿五》应该是最能代表这一阶段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作品了。这部自传体小说抛开了宏大的叙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异质文化中移民家庭及后代在美的奋斗成长历程,以情感上的通感再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在排华浪潮高涨的社会背景下,华裔女性作家艰难地试图在美国社会发声,极力寻求了解和认同。
(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为崛起转折阶段 受一系列风起云涌的政治活动影响,20世纪60年代成为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发展的转折点有其必然因素,这是一个美国少数族裔人民身份觉醒并开始极力争取自身权益的年代,激发了在美国出生成长并受到良好教育的第二代华裔作家的创作激情。这一时期美国华文文学创作和批评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美国华裔/亚裔文学作品集,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亚研究中心编选的《根:美国亚裔读本》、由Kaiyu Hsu和Helen Palubinskas合编的《美国亚裔作家选》以及赵建秀(Frank Chin)等四人合编的《哎!美国亚裔作家文集》。这些都为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汤婷婷和谭恩美等华裔女性作家纷纷开始了突破自我并与命运的抗争之旅。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为繁荣辉煌阶段 历经了近二十年尝试的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发力,无论从作家作品的数量上还是作品的影响力和被主流社会的接受程度上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态势。谭恩美的《喜福会》不仅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九个月之久,更先后斩获“美國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评论奖”和“最佳小说奖”等美国主流奖项。随后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华裔作家,如任碧莲、邝丽莎、严歌苓等人,她们作品的个性更加鲜明,更跨出了文化批评、政治批评的传统路数,开始了向精神世界的主题延伸,使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在价值观取向和文化取向方面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主题变迁
流散于美国的华裔女性在以白人男性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世界里艰难地求生存,精神世界又脱离了母体文化在另一个文化环境中面临巨大的文化冲突,自身要应对文化身份的迷失并寻求认同感,同时又要在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中争取话语权。纵观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主题变迁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她们心中的印记,以及对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选择的迷惑、对被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边缘身份的抗争与逐渐获得自我认同与救赎的心路历程。
(一)迷茫与失语 处于初期创始阶段的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作品多以个人或家族的生存奋斗经历为主题,带有传记文学的特征,描述的多有涉猎第一代华人如何实现美国梦、淘金梦的题材以及对乡愁的无法释怀、颠沛流离的孤独感、遭受主流社会剥削和歧视的痛苦以及被夹在两种文化之间的迷茫和挣扎。此时作品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多是以传说的形式由祖辈口口相传的,内容上充满饿鬼神佛,光怪陆离地吸引着西方人管窥东方神秘文化的好奇心,塑造人物也是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东方人谦逊、隐忍的性格。就连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无出其右的华裔女性流散文学代表作《华女阿五》在出版的审稿过程中,黄玉雪也同意出版社将书中的一些“个人的”即不太“礼貌的”内容删去,占到原稿的三分之二,剩余部分则由白人老师协助串连。{4}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起步何其艰难,不仅仅是作品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主人公处于失语的地位,就连华裔作家也远离故土万里之遥,中国对她们来说也只是老辈的记忆;她们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却也不受美国主流社会所接纳。生存于夹缝中的她们探求的是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却在无所适从的迷茫中苦苦地抗衡着失语带来的痛苦。endprint
(二)困惑与冲突 与第一代华裔作家惯于描述在异国他乡为生计而奔波、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况大相径庭,出生于美国的第二、第三代华裔作家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出身处中美两国不同文化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华人家庭都是非常看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新一代的华人子女却早已脱离了与祖国的联系,耳濡目染的是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但由于肤色和民族的限制无法真正被美国社会所接受,甚至遭受歧视和排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华裔作家困惑于“他者”身份,又因边缘身份产生身份认同危机,极易与父辈在沟通上迸发出激烈的冲突,与周遭的世界处在一触即发的紧张关系中,观物视角也常投注于对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在历史、文明、文化的双重镜像中照见自身的意义。这种从自我迷茫到自我认同再到自我超越,把处于两个世界和两种文化的无归属状态转变为连结两个世界和两种文化的力量的经历也正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华裔文学作品的主题。{5}
(三)流散与融合 全球化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在这样一个异质文化交流日趋繁盛的背景下,世界人口的重组使得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趋势日趋明显,流散于美国的华裔女性作家由于具有双重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特征,具备了别人无法取代的先天优势:她们游离于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在意识形态上形成了一种新语境,她们的泛种族主义为多元文化格局增添了新鲜血液。同时美国渐渐宽松的社会状况也淡化了少数族裔的生存困境,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开始在作品中更多地观照流散、寻根、融合的时代主题,她们开始不自觉地承担起消融中美之间文化对立、促进交流与融合的任务,用多元文化中对人性的探索和人类共性的普遍性文化价值观架起两个文化沟通的桥梁,她们作品中体现的包容性和平等性是人类最终走向大同的共同基础。
三、结语
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并再现了流散者的生存体验和文化心理。纵览美国华裔女性流散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各阶段关注主题和研究中心的转移,不难看出她们所具有的双重视域在异质文化间穿行时将文学的本体性特征從地缘与学缘、观点与方法、外部与内部等方面放置于更加广阔的文学语境下。作品立足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大背景,再现出中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的曲折过程,在探究全人类共通的普适性问题的尝试中折射出文学的边缘性与开放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社会性与艺术性。
{1} 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2} 钱超英:《流散文学与身份研究——兼论海外华人华文文学阐释空间的拓展》,《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3} 陈爱敏:《流散书写与民族认同——兼谈美国华裔流散文学中的民族认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 冯红:《文化间的对话与融合——从美华流散文学作品主题的变迁看文化间的复调性》,《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5} 程爱民:《论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题内容》,《外国语》2003年第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