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热议夏邑模式

2018-01-25高阳卞瑞鹤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贫困户农产品发展

高阳+卞瑞鹤

2017年12月12日~13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扶贫办主办的河南产业扶贫(夏邑)研讨会在夏邑县举行。来自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相关部门与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以及商丘市、夏邑县主要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1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马磊主持。

夏邑的产业扶贫工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产业扶贫实践中创新了扶贫模式,激活了内生动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夏邑作为省级贫困县,多年来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发展路径,突出产业特色,精准发力,创新激励机制,催发内生动力,其效果显著的产业扶贫模式,值得其他县(市)参考和借鉴。

调整产业机构,增加农民收入

夏邑是农业大县,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脱贫。这种做法,特别符合夏邑作为农业大县的县情。用一些“高大上”的项目带动脱贫不一定适合,但如果引导农民种植大棚蔬菜,则当年就可以实现脱贫。这种“短平快”、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脱贫方式,非常符合传统农区。夏邑非常注重能人带动,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发展成村干部,让他们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一起脱贫。

要在树品牌上下功夫。只有好的农产品才能有市场。现在,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已经由过去的吃饱转变为吃好,这就要求产品必须树立品牌,多树品牌,以此来扩大影响力。另外,还要提升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夏邑可以考虑把“长寿”品牌和农产品结合起来,以此打造夏邑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

要在加强联合上下功夫。贫困户要想搭上新型经营主体的快车,必须与其联合,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的带动。夏邑要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鼓励他们与农民合作。此外,合作社之间、龙头企业之间、家庭农场之间也可以进行联合,以此规避市场风险,维护自身利益。

要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农村脱贫与基层党组织密不可分,凡是基层组织能力强的,带动能力也强,乡村治理要靠基层组织建设。还要推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强了,贫困户脱贫后就不容易再返贫。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位发展

来到孔子的祖籍地,一路走一路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邑的真脱贫、脱真贫,真扶贫、扶真贫。在产业扶贫方面,夏邑不仅想了、做了,而且真正让国家的相关政策落了地。

夏邑真正发挥了政府对扶贫脱贫的主导与引导作用。扶贫脱贫,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引导,而不是包办一切。政府除了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还应集中精力引导村镇走产业扶贫的路子,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应该从市场机制、产业政策、路径指向上对扶贫脱贫工作进行科学引导。夏邑也正是以此为着力点,使贫困人口有了扶贫脱贫的方向感和能动性,推动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效果。

夏邑真正促进了产业扶贫、产业脱贫。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长远之计,是为贫困人口引入能够实现就业和收入的产业。他们不可能都进入产业发达的地区就业,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就地就业,在村级、镇级脱贫,要在区域内引入与村级经济相依的产业。城镇化、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就是着力于按客观规律办事,让贫困人口就地脱贫。在这方面,夏邑有很好的实践经验。

在接下来的产业扶贫过程中,夏邑要把产业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厕所革命”结合起来,提出规划,拿出办法,使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高起点。

注重品牌培育,加强共治共享

夏邑有10多个国家级品牌,西瓜之乡、食用菌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产业品牌,提升了夏邑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在产业扶贫上,夏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扶贫特色产业,效果非常明显。特别在财政资金下达和财政资金整合方面,夏邑注重加强政策的统筹协同,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保险担保政策方面,明显提升了政策的集成效益。

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县域经济是解决扶贫的根本基础,只有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扶贫、真脱贫。夏邑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高税收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加强宣传,扩大扶贫脱贫社会效应。一是向贫困户做好宣传,要让贫困户了解和学会运用扶贫政策;二是加强对领导部门的宣传,宣传他们扶贫脱贫方面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好的扶贫效果。

要加强共治共享,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产业发展要与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解决扶贫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不平衡问题。

扶贫要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真正形成一种劳动致富、劳动光荣的理念。

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资源向贫困村聚集,使贫困人口脱贫后走向良性循环,共享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就夏邑的产业扶贫工作来说,夏邑在顶层设计、农产品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激活内生动力、用活财政政策、第一书记帮扶等方面效果显著,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星级户的评选,营造了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富人走、富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资金政策,促进了產业发展;第一书记的用心帮扶,让干群关系鱼水情深。

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品牌对产品的助推作用非常明显,夏邑已经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夏邑西瓜”,已经成了夏邑一张亮丽的名片。对于农产品来说,“三品一标”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牌。要用品牌化带动标准化,用标准化推动产业化,用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从而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endprint

要着力培植骨干企业和龙头产品。骨干企业和龙头产品的培植,能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实现“政府找门路、银行找财路、企业找出路、贫困户找富路”,形成良性循环。

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新的经营销售手段,建立产销对接平台,也就是把传统的销售方式和现代销售方式结合起来,政府在中间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强强联合。

要广揽人才,助推脱贫。吸纳本土在外人员回乡创业,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吸纳一些本科或者研究生在夏邑开展工作,这些人在未来很可能就是带来利润的增长点。

注重产业提升,助推脱贫攻坚

夏邑的扶贫工作,干部对群众关爱有加,群众对干部感动至深。“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富人走、富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思路,充分体现了夏邑的“真扶贫,扶真贫”。因地制宜,帮扶措施多样,也是夏邑产业扶贫的一大特色。产业是扶贫工作的根本,夏邑提出“因人施策、精准到户、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使村村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夏邑还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实现乡村宜居、促进乡村文明的同时,助推脱贫攻坚。

建议夏邑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注重产业发展平台的带动作用,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统筹农村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夏邑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要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深加工,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地里长出来的扶贫模式

夏邑的扶贫模式很接地气,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模式。夏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这样的产业符合夏邑实际,有内在的发展优势,可以长远稳定发展。

夏邑很多农业产业都颇具规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就是产业化。首先,体现在抵御风险的能力上;其次,围绕规模产业,方便上下链接形成产业链,助推产业发展。

在扶贫工作中,夏邑把金融工作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让扶贫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夏邑现在已经建立了良好的金融生态,要进一步创新,充分利用丰富的金融手段,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我相信,夏邑未来还有更多的金融资本可以去利用。

让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

夏邑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不多,但干事创业的劲头非常足,工作做得很好,很用心,这很令人感动。在扶贫工作中,正是每一位干部都真正融入到了群众中去,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事,才让一个个产业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夏邑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很好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星级评定,贫困群众的创业激情高涨,人人争先恐后。贫困群众掌握技术后,互相帮助,共同致富,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夏邑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很强的市场敏锐性和前瞻性,持续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建议夏邑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一些非贫困村和贫困边缘户也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星級评定活动可以再延伸一下,让边缘贫困户也参与进来。另外,抓扶贫脱贫时,农村环境整治不能松懈,要注重非贫困村的环境整治,使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奔小康。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困户农产品发展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农产品争奇斗艳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