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批评视野下的《有的人》研究

2018-01-25班红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批评张力

班红梅

摘 要:新批评立足文本,提倡对文本进行细读,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新批评的“张力”“悖论”“含混”“反讽”来分析臧克家的经典之作《有的人》,从一个新的视角再析鲁迅的伟大、恶人的卑微,在对比中警醒后人应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心存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有的人》 新批评 张力

《有的人》作于1949年11月1日,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因此诗的副标题叫《纪念鲁迅有感》,自问世以来已经六十多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隽永的诗意而经久不衰,被世人传唱至今。由于其经典性深受学术界诸多学者的持续关注,学者们主要从艺术手法、时代背景、语言、辞格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主题,但少有学者从英美新批评的角度解读这一首传世之作。本文将从新批评的角度来解读这一首经典之作,以期获得一种新的视野。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得名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著作《新批评》,新批评主要关注文学文本,从文本来解读作品意义,提出“文本中心论”,主张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文本中存在的“悖论”“含混”和“反讽”等手法。与此同时,新批评把文学作品当成一个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复杂艺术整体,认为“真正的艺术品是多种对立的冲动得到调和的产物”,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内涵和外延在对立中得到调和,最终达到统一,呈现了张力之美。臧克家的《有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崇高者的赞美、卑鄙者的憎恶,运用语言的“悖论”“含混”及“反讽”的艺术技巧呈现出了诗歌的张力美、含蓄美,使得诗歌别具一格,富有深意。

本文试图用新批评的方法来解读这首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全诗如下: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

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节是这首诗歌的第一部分,是全诗的纲领,诗人一开始就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情感,表达了对两种人死亡的不同看法,在充满悖论的语言中使诗歌表现出巨大的張力。

“张力说”是新批评最重要的观点,认为诗的内涵并不会损害外延而是一种深化,因此诗既需要外延也需要内涵,既需要本义来阐明事物原貌也需要引申义来增加深刻性,因此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成为诗歌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与此同时,艾伦·退特把“extension”和“intension”两个单词的前缀去掉,使之成为“tension”,创造了“张力说”,意为“词语在内涵和外延的对立中产生了诗歌的张力,使得诗歌意义丰富”。

诗歌开头,诗人就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一节用对比的手法诠释了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生与死的意义。从字面上看,死和生是一对反义词,表现的是个体二元对立的生命状态,万事万物都只可取其一,一个人不可能既“活着”又“死了”。仔细观察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不言而喻,这首诗歌和鲁迅先生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死”“活”并不是单纯肉眼所观察到的外延意义,深究其机理发现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外延意义指的是自然生命即人存在的自然状态,内涵意义指的是人的社会生命,即人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就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价值只有放在集体社会当中才得以实现。当生命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生命,还涉及社会属性时,“死了”却还“活着”、“活着”却已经“死了”的说法看似自相矛盾却合情合理。为人类谋福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英雄们,比如鲁迅、黄继光、董存瑞,虽然他们已经仙逝,但是其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前进,虽死犹生。而反动阶级无论如何挣扎,如何阳奉阴违,人前背后,其卑劣与无耻的种种行为将会让他们遗臭万年,他们虽然还活着但是在人民心中已经一钱不值,虽生犹死。如鲁迅在《华盖集续编·空谈》所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在第一节诗歌中“死了”与“活着”这两个词语的内涵与外延意义形成了一种统一,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出这一节诗歌除了具有强烈的“张力”外,作者还运用了“悖论”的艺术手法。什么是“悖论”?“悖论”就是两者看似自相矛盾,实则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了”和“活着”看似矛盾,却说明了这样一个真实现象: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人,虽然他已经死了,可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名垂青史!压榨剥削广大人民的人,惨遭世人唾弃,瞬间即逝。这一节诗人运用“悖论”的手法对两种截然相反的生命价值进行了评判,有力地歌颂了善者,无情地鞭挞了恶人。

纵观整首诗歌,一共有八个地方出现了“有的人”这个词。那么到底“有的人”指的是谁呢?这是一个含混的概念。何为含混呢?“含混”一词早已有之,燕卜荪在《含混的七种类型》中赋予它新的解释。他说:“含混本身可以指意义犹豫不决,一个词表示多种事物的想法,指出两个事物中的一个或全部的可能,以及一个陈述有多种意义。”由此可见,“含混”易引起歧义,单一的“含混”词会引起多重解释义。细致观察这首诗的一前一尾,标题极为醒目,主标题《有的人》和副标题《纪念鲁迅先生有感》,开门见山地表明本首诗歌的来源,结尾处是“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世人皆知鲁迅先生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按此推算,这首诗并不是在10月19日的即席而作,而是鲁迅先生纪念日过后臧克家有感而作,况且作者明明说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但在全诗都没有明确提到鲁迅,由此可知,虽然这首诗的主题和鲁迅精神分不开,但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就不只是鲁迅一人。纵观整首诗歌,“有的人”提到了两类人。其一,像鲁迅一样为人民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其二,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欺压剥削百姓、穷凶极恶之鼠辈。这些人不是特定的一部分人,而是泛化的人群。赋予“含混”意义的“有的人”,使主语扩大,描述的人不只鲁迅或某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人,词具有了多重的意义。置于那个时代的与之相似者都能够对号入座,词意的复杂性恰好体现了诗歌的丰富意蕴。endprint

诗歌中的“张力”使内容繁杂而统一,“悖论”使语言精练深刻,“含混”使诗歌意义丰富。在对这一节的细读中,笔者运用“张力”“悖论”“含混”等新批评的方法进行分析,从一种新的视野来探索这篇诗歌的价值,诗歌在强烈的对立中获得平衡,达到了矛盾与统一的结合,整首诗呈现了一种诗意的张力美,意义隽永,哲理性强,成为人人传颂的名言警句。

第二部分包括二、三、四节,在这一部分诗人运用反讽的语言和对比的艺术手法,表明两种人不同的行为。

第二节主要使用了反讽法。“反讽法,又称倒反法、反语、为说话或写作时的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者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面,这通常需要从上下文语境来了解其用意。”第一行中“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并且得意扬扬地歌颂自己的“伟大”,此处的“骑”和“呵”形象地展示了狐假虎威的反动阶级恬不知耻的自诩“伟大”。当然此处的“伟大”是一个反语,实际上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是没有资格说“伟大”的。反语的运用加强了讽刺力度,用“伟大”这个词加倍地道出他们的渺小,更加有力地鞭挞了这一部分可恨可恶之人。相比之下,有一群人“俯下”身子,“甘为孺子牛”给人民当牛做马,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处的“俯”字和上文的“骑”字对比,直观地描写了甘愿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地位低下,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的伟人,值得大写特写,运用反语强烈地彰显了鲁迅等人的伟大。其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诗人化用鲁迅《自嘲》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的是一种为人民事业奋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第三节讲述了穷凶极恶的这一群人不仅要骑在人民头上,而且冠冕堂皇地欲给自己树碑立传,欲不朽于人世,让后人敬仰一番,这可能吗?这根本不可能,“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因此“不朽”也是一个反语,想不朽的人将会很快被人民铲除,在人间灰飞烟灭。有一部分人,像鲁迅一样,甘愿做地上的野草,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人民会永远记得,将永驻人间。正如鲁迅先生在《野草》中说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希望革命之火快来,铲除社会的流弊,即使烧尽自己的生命也要给人类带来希望之路。

第四节是对第二节、第三节的延伸。压榨剥削百姓的这一部分人不仅想自我标榜伟大、流芳百世,而且眼里面容不得沙子,他活着别人都不能活。这些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奉行着有我无他的价值观、不给别人一点活路的人真是可恶至极。然而,像鲁迅一样的勇士,“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甘愿做人民公仆,舍生忘死为人民谋福利的人,他们活着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养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类人受到人民爱戴,将不朽于世。这一部分,通过运用反讽的语言手法和对比的写作技巧,描写了两种人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赞誉了鲁迅等人的高风亮节,批评了牛鬼蛇神等人的小人之行。

第三部分包括剩下的五、六、七节,主要对应第二部分,表述两种人不同的做法将会有怎样的结果,言尽而意无穷,是全文的升华。

第五节对应第二节,陈述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欺压人民的人,人民要推翻他,用力地摔垮他,让他消失于人海,永世不得翻身;而爱戴人民者,人民会将他铭记于心,永垂不朽。这正印证了历史的潮流:得民心者得天下,顺人民者昌,逆人民者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六节对应第三节,那些日益妄想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内心空虚,无所适从,就想要用一种虚荣的方式来奠定自己的地位,实在可笑之极。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快,早就声名狼藉,人民弃之、恨之。而那些为人民奋斗的勇士们,就如同青青的野草,朝气蓬勃,任凭你东西南北风,都会风吹又生,人民爱之、念之。

最后一节对应的是第四节:为自己而活的人,他的下场就是被人民摔垮,臭名远扬;而那些为世人而活的人,群众把他当作世人的“救世主”,将流芳百世。

以新批评的视角来观照《有的人》这首诗歌,让我们在矛盾中见真理,呈现了一种大开大合的张力之美,突出了这首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在整首诗歌的“张力”“悖论”“含混”“反讽”中我们发现了两种最为根本的对立,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两种人,两种行为,并最终是两种人生观的对立与抗衡,即鲁迅先生这类铁骨铮铮的汉子和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纸老虎。在对立中我们窥见纸老虎的丑恶、铮铮汉子的英勇,我们更加坚信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人才能长存人间。这首诗真切地教育当代青年要心存真善美,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晓静主编.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第一卷[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Hazard Adams&Leroy Searle.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Press,2006.

[5] 邵滢.新批评与文本细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9).

[6] 鲁迅.名家经典插圖本:鲁迅与《朝花夕拾》[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7] 张伯存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批评张力
巧测水膜张力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张力
张力2
新批评视域下的诗歌《一颗开花的树》
古风流行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
细读《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