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姜和丹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2018-01-25周琳于洋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干姜丹参酮液料

周琳+于洋

摘要:优化干姜和丹参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以提取率和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L9(34)正交实验考察液料比、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优化活血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浓度在80%,提取3次。结论:本实验优化的提取方法稳定、可行。

关键词:干姜;丹参; 6-姜酚;丹参酮ⅡA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02.017

干姜(Rhizoma Zingiberis.)为姜科姜素植物的干燥根,主要含有干姜挥发油和姜辣素,具有温中助阳,对于体虚有寒的患者或者冬季四肢冷感较甚的人群有很好的作用[1]。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 Bge.)属唇形科植物,它的干燥根和茎主要含有丹参酮,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的功效[2]。干姜和丹参均味性偏温,辛散,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补虚、温通经脉的作用。提取干姜和丹参有效成分制备成便于携带的剂型,可减少传统中药泡脚中药液熬制过程,方便中药足浴;制备成剂型后中药足浴产品与直接用中药材足浴相比,成品体积小易于携带,使用方便,保质期更长。

1 实验仪器试剂

干姜、丹参饮片(四川利民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乙醇(天津市永达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色谱仪,C18柱(4.6mm×150mm,5μm)。

2 实验方法

2.1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按干姜:丹参(5∶1)的比例分别称取干姜10.0g、丹参2.0g。加热回流法提取,以提取物粉末量、提取液中6-姜酚和丹参酮ⅡA浓度分别指标,L9(34)正交试验考察液料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2.2 正交试验提取物测定方法

提取液经浓缩后喷雾干燥,称取粉末重量。

标准溶液配置,精密称定1.0mg 6-姜酚和0.2mg丹参ⅡA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mm×150mm,5μm),甲醇-0.02 % 磷酸溶液(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进样体积10μL,理论板数按丹参ⅡA 峰计算不应低于4000,理论板数按6-姜酚峰计算不应低于5000。

准确称定取1.0mL试样溶于甲醇后定溶至10mL,取1mL稀释后样品转移至离心管中,2000r/min离心2min,取上清用0.45μm微膜过滤后转移至样品瓶中。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10μL,外标一点法测定样品中6-姜酚和丹參酮ⅡA含量。

2.3 验证实验

为确定该工艺的优劣和稳定性,据所筛选的工艺条件,进行了3批验证试验,称取干姜10.0g、丹参2.0g各3份。

3 实验结果

根据L9(34)试验分别对提取物粉末重量、6-姜酚含量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数据处理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影响干姜和丹参提取物粉末量主要因素C>D>A>B,最佳提取条件为A3B3C3D3即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浓度在80%,提取三次。影响干姜6-姜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D>A>B>C,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3D3即液料比1∶8,提取75min,提取液浓度在80%,提取三次。影响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主要因素D>A>B>C,最佳提取条件为A3B3C3D3即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浓度在80%,提取3次。根据提取物重量、6-姜酚提取率和丹参酮ⅡA提取率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浓度在80%,提取三次。验证试验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本实验优化的提取方法稳定、可行。

4 讨论

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干姜和丹参的色谱测定条件不同,经过查阅文献和预实验,确定了C18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 0.02 % 磷酸溶液(7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0nm,进样体积为10μL的色谱条件。在该色谱条件下均能测定出较好的吸收峰,丹参酮ⅡA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0nm,6-姜酚在270nm~280nm均有较大吸收,经过实验验证检测波长确定为270nm。本实验提取干姜和当归两味性均偏温,活血化瘀,温通经脉中药主要有效成分,为中药保健品加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项佳媚,许利嘉,肖伟,肖培根.姜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7,52(05):353-357.

[2]宋立群.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4):51-53.

[3]邓仙梅,吴燕妮,王淑美,梁生旺,孟江.正交试验优选干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艺[J].中医学报,2015,30(01):83-85.

[4]张永鑫,李俊松,陈丽华,彭稳稳,蔡宝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5种姜辣素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06):471-474.

[5]李绍林,张建军.丹参提取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45-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姜丹参酮液料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浅谈干姜在热证中的运用
混砂机液料流量的精确控制
流量反馈控制在呋喃树脂混砂机上的应用
现代连续式混砂机的液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