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 中国声音
——记第2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2018-01-25/无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爱乐乐团交响乐团交响曲

文 /无 穷

金秋十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而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曾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音乐团体前来参加,包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女高音歌唱家凯瑟琳·巴特尔,钢琴家玛尔塔·阿格里奇、傅聪、谭梅文,小提琴演奏家艾萨克·斯特恩、莎拉·张、奥古斯丁·杜梅,吉他演奏家荷塞·恩里克斯、玛格丽塔·埃斯加帕,指挥家瓦莱里·捷吉耶夫、尤里·特米尔卡诺夫、米歇尔·普拉松,作曲家及指挥家潘德列茨基等数十位音乐家。有交响乐音乐会、歌剧、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经典爵士乐音乐会、歌舞剧、演唱会等多种世界水平的艺术演出活动。

20年沉淀精品文化

北京国际音乐节重视经典作品和新作品在中国的首演和推广,先后有多部作品在中国或世界首演,像美国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的《大提琴协奏曲》世界首演,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国首演,古斯塔夫·马勒的《第八(千人)交响曲》中国首演等。许多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也是通过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世人面前亮相。另一方面,教育事业和公益活动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侧重点,每届都会举办免费的儿童音乐会和大学生音乐会,和北京的大学或艺术院校合作举办大师讲座, 数千名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等院校的学生、教师以及音乐爱好者接受了小提琴家、大提琴家、钢琴家、歌唱家、音乐教育家等中外艺术家的指导。

从1998年创办至今,北京的古典音乐舞台、普通大众的高雅艺术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离不开北京国际音乐节所付出的劳动。通过自身努力,音乐节在艺术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并已成为北京的标志性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国际性音乐盛会,在为推进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和繁荣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音乐总监余隆

◎ 小提琴演奏家文格洛夫

第2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于10月8日至29日举行,本届音乐节名团、名家荟萃,有德意志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指挥大师帕沃·雅尔维、梵志登,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等。在22天的活动里,上演了涵盖歌剧演出3部8场、交响乐演出17场、教堂音乐会1场、2场儿童音乐会以及1场漫步系列音乐会等29场演出。同时推出的大师班、音乐会导赏、进校园、周末家庭日、公开彩排观摩也是应接不暇。

10月8日,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指挥家余隆执棒中国爱乐乐团亮相本届开幕音乐会,德国著名小提琴大师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演绎了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齐默尔曼还将与他的儿子塞尔吉·齐默尔曼献上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本场音乐会也是中国爱乐乐团第十次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

联手萨尔茨堡上演歌剧《女武神》

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致力于歌剧艺术在中国的推广,从音乐节创办以来已有23部歌剧剧目在中国首演,从经典的德奥歌剧到新颖的现代歌剧,填补了国内歌剧舞台的空白。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以20周年纪念为主题,献上了由奥地利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制作的歌剧《女武神》,该剧是为纪念指挥大师卡拉扬创办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50周年所制,这次上演的《女武神》是地道的“复古版”,舞台美术高度复原了该剧在1967年首演时的风貌,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舞台科技手段。这是继2005年音乐节推出全套《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2008年的《唐豪瑟》、2013年《帕西法尔》、2015年《纽伦堡的名歌手》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后第六度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瓦格纳重磅大戏,已80高龄的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夫人亲临现场助阵。歌剧《女武神》既体现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世界顶级艺术机构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更是音乐节二十年歌剧之路持之以恒的真实写照,对曾多次推出历史性中国首演瓦格纳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音乐节来说,意义非凡。

此次,担任歌剧《女武神》指挥与伴奏的是梵志登与香港管弦乐团。梵志登是近些年一直活跃在国际乐坛且炙手可热的指挥家,2018-2019乐季将正式出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他曾率领港乐用四个音乐季完成了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的演出,同时为歌剧《女武神》灌录了唱片,且反响强烈。同时,为确保本次《女武神》演出的声乐水准,音乐节邀请了包括斯图亚特·斯盖尔顿(StuartSkelton)、维塔利·科瓦廖夫(Vitalji Kowaljow)、藤村实穂子(MihokoFujimura)等一批国际顶级瓦格纳歌剧唱将。值得纪念的是,今年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而香港管弦乐团来北京参加这场演出无疑契合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在担负起本届音乐节歌剧演出重任的同时,10月28日指挥家梵志登还将执棒港乐献上布鲁克纳的《c小调第八交响曲》。

纪念贝多芬

今年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逝世190周年,为纪念贝多芬,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今年的交响乐演出板块设计了一条以贝多芬为主线的系列音乐会。开闭幕式音乐会上分别上演了《艾格蒙特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小调合唱幻想曲》。除此之外,音乐节还延续了近两年以全集系列呈现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交响曲的方式,于10月22日至26日,献上由指挥大师帕沃·雅尔维执棒德意志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分别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完成的四场音乐会。其中10月22日上演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英雄”交响曲》,10月23日上演《第四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10月25日上演《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10月26日上演《第八交响曲》和宏伟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此次演出是作曲家逝世纪念年中北京音乐舞台惟一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音乐会,同时也是北京古典音乐舞台30多年来首个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系列演出。

帕沃·雅尔维是当今世界乐坛最为活跃的顶尖指挥家之一,自2004年以来开始担任德国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同时还担任NHK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自2019-2020演出季起,他将出任瑞士苏黎世音乐厅乐团音乐总监。帕沃·雅尔维在担任德意志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指挥期间率领乐团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唱片和DVD颇受称赞,获奖无数,被视为新世纪以来最有竞争力的贝交全集录音,其新颖的音乐风格令欧美听众印象深刻。

9大乐团领跑“交响马拉松”

◎ 参加交响马拉松的九大乐团团长展示抽签号

北京国际音乐节除了邀请国际知名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外,国内本土的交响乐团也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最早参加音乐节的中国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到后来的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再到近年的杭州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从交响乐到歌舞剧,这些国内顶尖乐团已经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中流砥柱,并且会有更多国内优秀的交响乐团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本届音乐节上演的这场“交响马拉松”是史无前例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交响乐发展的最新成果,将本届音乐节推向一个高潮。10月14日,由国内9支顶尖的交响乐团参与“交响马拉松”音乐会,中国老中青三代指挥家,余隆、张国勇、李心草、杨洋、夏小汤、张洁敏、林大叶、焦飞虎、黄屹、景焕轮番登场,由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以及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献上28部中外经典管弦乐作品。同时,中国著名大提琴家王健,青年小提琴家何子毓、柳鸣等也将加入到这场“交响马拉松”中。这场长达十个小时的音乐盛宴,充分展示了国内交响乐团的蓬勃发展和令人欣喜的成就。由各乐团的首席演奏家组成的节日管弦乐团首度亮相,更是让观众大饱眼福。余隆表示,节日乐团是一种好的形式,今后会保持下去。

中国概念

◎ 京华风韵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

◎ 少年钢琴新星王雅伦

◎ 云南富民县苗族村寨小水井农民合唱团

自从2002年首次推出“中国概念”以来,北京国际音乐节对中国作曲家、中国作品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音乐节也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国内展现中国作曲家作品的最重要舞台之一,谭盾、周龙、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等一批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将“委约”概念引入国内,北京国际音乐节功不可没。余隆表示:“传递中国声音,作品是关键。”

中国人、中国作品、中国音乐,外国作曲家的作品中使用中国乐器,外国演奏家演奏中国代表作,甚至外国作曲家为中国创作交响曲,北京国际音乐节对“中国概念”的理解与实践已经成熟。

在10月29日的闭幕音乐会上,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是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美国新泽西交响乐团共同委约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余隆指挥中国爱乐,携手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共同带来这部作品的世界首演。《悲喜同源》是作曲家陈其钢历时7个月创作的一部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全曲演奏时长为24分钟,这部作品的主题素材吸收了中国经典民族乐曲《阳关三叠》的曲调,表达了作曲家对阴阳、悲喜、得失等哲学命题的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离别情愫。陈其钢凭借此曲拿下本届“年度艺术家”奖。

◎ 作曲家陈其钢

音乐会还上演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首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云南苗族小水井农民合唱团与中国爱乐乐团带来四首云南民谣,并携手少年钢琴新星王雅伦演绎了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曲》。这支少数民族农民合唱团来自云南省富民县小水井苗族村,是2002年在小水井教会唱诗班基础上创建的四声部合唱团体,曾多次参加国内重要合唱比赛和艺术节,全体成员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其演唱方法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至今,既有西方传统美声元素也独具原生态的民族特色。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古典类演出中首次有少数民族表演团体亮相。

历经20载,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奏响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到中国爱乐乐团与13岁的王雅伦、云南富民县苗族村寨小水井农民合唱团呈现的贝多芬《合唱幻想曲》,这一刻让所有人都铭记在心。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为树立文化自信,传递中国声音,打造中国文化品牌的标杆。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指挥家余隆表示,在古典音乐领域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不仅是中国乐团演绎中国作品,中国乐团演绎西方经典作品也同样是传递“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爱乐乐团交响乐团交响曲
只摘够得着的苹果
村庄交响曲
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中国爱乐乐团20年庆典音乐会中落幕
——“我们生于2000年”:让〇〇后青年音乐家当主角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只摘够得着的苹果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卡内基特别支持,为青少年音乐家搭建平台
色彩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