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1-25彭思喜姜百臣胡秀丽
彭思喜,姜百臣,胡秀丽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处,广东 广州 511483)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是落实党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1]。2012 和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协同创新是克服农业科技体制弊端、促进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关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是当前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广东为例,探讨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并针对广东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的“闭路循环”与“供求失配”问题,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联动发展视角,提出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与对策。
1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内涵
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一致认为协同创新是“不同创新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合理分工,通过创新要素(如技术、市场、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等)有机配合,经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实现1+1>2 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2]。
与一般“协同创新”内涵不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内涵,是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特定历史情境下提出来的,在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下,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有效整合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创新主体资源,促进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研究,从而建立起“国家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推动”的高效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管理模式,实现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
2 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
2.1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状况
2.1.1 农业科研机构数量扩大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农业科研机构数量扩大明显,截止2016年,数量达到147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22个、市级41个。从学科门类看,种植业72个,畜牧业16个,农垦与农机化类19个,此外渔业、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等其他类别有40个[3]。由此可见,广东农业科研机构涉及的门类比较全面,研究方向涵括产中、产前、产后全过程。
2.1.2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加大 从2010年以来,广东省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日益重视,持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表1显示,2010—2015年广东省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收入总额是逐年增加的,到2015年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收入总额已达2010年经费收入总额的2.12倍。从经费来源看,绝对金额逐年增加的政府财政基金所占的比例最大,占60%以上;从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与支出相比,收支保持平衡,没有出现严重透支情况,表明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有比较足够的经费保障;从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看,经费支出从2010年来,也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表明科研机构对农业科研创新与投入也越发重视。
2.1.3 农业科技人才实力持续增长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增加。2015年广东省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5638人,是2010年的1.56倍;(2)农业科技人员结构优化。从学历看,层次大幅提高,2015年农业科技人才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比例达到42.38%,比2010年提高了32.45%;(3)农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农业领域科研人才,截至2015年,引进和培养农业领域院士6人、长江学者12人、珠江学者9人、国家突出贡献人才23人、农业部杰出人才10人。
表1 广东省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情况
2.2 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状况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学领域发表科技论文共8 739篇,出版农业科学类专著169篇,在农业领域制定新的国家或行业标准243项。表2数据显示,广东省在农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数量是每年增加的,其中2015年发表国外四大索引论文342篇,是2010年的2.87倍;制定新标准61项,是2010年的1.97倍。从获得奖励看,“十二五”成果中,获得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有210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有962项,农业部科研成果奖有82项。
表2 广东省农业科学领域论文、著作及其他科技产出
2.3 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状况
2.3.1 加大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为了进一步与国家财政资金实现联动,2012年广东省科技厅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012—2015年期间,一共资助了113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达6 060万元,累计获得经济效益30亿元,申请通过123项国家专利,培育出54个动植物新品种。同时,广东省还设立了142项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与推广示范项目,吸引了众多社会金融资本的投入,有效促进了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对关键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2.3.2 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载体 农业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科技厅通过专项基金大力资助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截止2015年底,广东省已建立了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表3)和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地点遍布广州、湛江、珠海、河源、梅州、韶关、汕头、汕尾等地市,是广东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表3 广东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号召,广东省从2010年开始逐步构建以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顺德、佛冈、从化)、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梅县、河源、仁化)、外向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平、惠城)和亚热带现代农业示范区(廉江、澄海、阳东)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战略格局。截止2015年,广东省已建立220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国家级11个(表4)、省级3个。
表4 广东省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2.3.3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及时解答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难点,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就着力实施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通过联合农业、教育、信息、企业等农业产业化众多部门,整合各类有价值农业信息,采取“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四统一”策略和“政府引导、共建共享、企业运营”的模式,构建集“多渠道、多终端、多元化、多层次”于一身的现代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4],极大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3 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科技创新“孤岛现象”仍然突出
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主要是指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某一环节、要素与其他环节、要素出现“隔离”,在创新体系内部中形成“闭路循环”的现象,导致完整创新链的断裂,致使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效率低下[3]。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也存在类似 “孤岛现象”。
3.1.1 科研选题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 政府财政基金是课题经费的主要来源,因此项目指南便成了科研人员进行选题的重要依据,这导致科研人员只注重选题的先进性和前沿性,而忽视选题的产业需求和成果转化的市场前景。即使在科研课题进行申报时,有预测选题的产业需求与成果转化情况,但其实这些预测往往是凭主观想法或以往经验得来的,大多数是“纸上谈兵”,很少有基于深入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得来的。
3.1.2 科研人员与农业生产脱节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更注重论文、专利、课题、奖励等主要指标,指标是否完成直接影响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经济收入和工作绩效等。因此科研人员都将精力放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申请专利等基础研究上面,而对成果转化、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工作视而不见,导致科研人员空有“理论成果”而与农业生产实际脱节。
3.1.3 创新成果与农业市场脱节 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看作是技术创新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新技术、新发明最终实现市场价值的“惊险一跳”,是科技进步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科研成果在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中试、大试、推广、示范等阶段,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复杂过程[5]。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面临更加复杂的过程,除了要经过一系列的中试、大田试验、推广等过程外,还受到许多严格的外部环境限制。例如,植物新品种会受到土壤、气候等外部条件限制,这就要求该品种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技术。因此,更加苛刻的限制条件导致广东农业科技成果更多只停留在实验室,缺乏需求性、成熟性与适用性,离农业产业化市场距离较大。
3.2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结构不合理,转化率低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产出众多,但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却面临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结构失衡,成果转化率低的窘境:一方面有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被鉴定,并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成果奖;另一方面,大批科技成果却只停留在实验室,未能有效提供和解决农业产业化生产中需要的技术。广东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仍然面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业科研活动结构缺陷,科研人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中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而忽视产后的农产品贮藏与深加工技术,使得成果转化的链条断裂;二是多数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性和适用性不高,不能满足农业企业或农民的需要。例如,广东特色优势产业——蚕桑业,经济效益高,但却存在“家蚕发病率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科研人员却未能针对农民对养蚕“省力化、轻简化”的需求,仍将研究重心放在“产茧量高、单茧丝长、丝质好”的育种目标上,导致农民逐渐放弃“劳力重、风险高”养蚕业而转移到“省力化、风险小”的种植业,昔日特色优势的养蚕产业而今逐渐萎缩。
3.3 农民接受能力低下,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
在中国,农民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者,亦是最主要的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用户。然而,众多的数据表明,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低下,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不足。在广东,这个问题尤为明显。由于地处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广东农民面临更多的到珠三角地区打工的条件和机会,从而造成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老人妇孺滞留在家种田,其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更低,直接制约广东农业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另外,当前的农业科技成果主要针对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而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山谷盆地,农业生产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经营模式,规模较小,土地条块划分,零散分布,分割严重,极不利于当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也造成广东农民对需要大规模土地使用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专业化、生物防治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3.4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推广机构、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者等众多主体进行有效衔接,协同完成[6]。广东省农业推广体系主要采用采用自上而下的“单向式”推广模式,与基层机构缺乏互动,造成基层机构管理涣散,“上面推广”的技术与基层需求脱节,造成农业技术推广成效低微。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3.4.1 上下科研机构缺乏联动 省级科研机构拥有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然而缺少成果转化的服务人员,很少参与到成果转化的中试和推广过程。地市级科研机构科研实力较弱,科研投入较少,因此本地化适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比较滞后。两者之间联系桥梁的断裂,造成了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难以达到产业化成果转化的要求和标准。
3.4.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受重视,甚至有些地方下放乡镇管理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低、晋升少”,导致“积极性不高、人心浮乱、队伍不稳”,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
3.4.3 农业技术推广内容以单项实用性为主 目前广东省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科研素质较低,在推广内容上多以单项实用技术为主,缺乏对本地化适用的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新技术进行研究、试验和推广。
3.4.4 推广服务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当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在方式上大多仍停留在“走村串户、以会代训,口传面授”的传统方式上,而本地化适用的农业新技术实地试验、示范和推广却很少,造成技术推广服务难以满足实际农业生产需求。
4 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对策
4.1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市场导向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我国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完成论文、专利、课题等考核指标上,而对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于转化视而不见,导致“科研”与“市场”脱节,新技术成果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欧洲发达国家,由于建立了健全的市场导向机制,市场需求从一开始就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目标,在选题阶段就非常注重市场调研和产业分析,从而创新成果具有极高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大大提高了成果产业化应用的转化率[7]。
4.1.1 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首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这就要求项目指南的编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编制前要广泛征集专家学者、公司企业、基层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生产者的意见,对农业产业进行实地全面调研,从而明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着力突破农业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其次,在财政上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农业企业的资助,推动农业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再次,实行科研项目的分类管理。不同类别的项目,政府资助的方式和要求要分类管理,确保财政基金使用高效安全。例如,公益性农业科研项目采用“无偿资助”方式,强化产业化应用的需求导向,提高项目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与转化,而非公益性农业科研项目,则需注重建立市场导向机制,采用“后补助、合同补贴、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强监管审计和绩效评价。
4.1.2 改变传统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 好的创新成果必然经历中试、大试、推广和示范阶段,并最终经过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从而适应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传统的以“论文、专利和课题”为主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必然导致对成果转化“小试、中试、示范和推广”阶段的忽视,导致科技成果缺乏成熟性和适用性。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论文和专利”为主要指标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把农业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落实到成果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上,以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重要的鉴定依据。
4.1.3 建立与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 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产业的融合,解决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矛盾,就要引导科研人员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农业产业中找课题,才能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一是完善广东省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广东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二是完善农业科技人员职称评审机制,将成果转化、技术转让与“论文、专利、课题”作为一样重要的考核指标;三是制定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成果转化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4.2 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随着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很多企业都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还主要靠政府财政资助,科技创新主体依然单一,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也主要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对市场需求非常敏感的农业企业却难以参与其中,这也是“上面推广”的技术难以与基层农业生产需求匹配的关键原因。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农业企业主体作用已非常突出,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和市场需求,主动地寻求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使得创新成果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了农业成果转化率。广东省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4.2.1 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支撑平台 2015年成立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由华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众多主体构成,涵括了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通过该联盟,广东省采用 “政府引导、科企联合”模式,整合优化创新资源,强化产业需求导向,打造一个集“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带动”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支撑平台。
4.2.2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研发机构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技”和“经济”相结合,必须注重科技创新的产业需求,构建以企业为主的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目前,广东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比较低下,政府应积极引导,鼓励农业企业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企业越重视研发,企业发展越有动力[3]。比如,广东大华农生物药品公司不但成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每年还将公司销售收入的7%作为研发经费,重奖做出杰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同时,在“成果”有效转化成“商品”后的3~5年内,每年将该商品30%的销售金额投入研发。企业也在研发成果的支持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4.2.3 构建“风险共担、成果共有”的利益捆绑机制 当前,广东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项目合作为主,处于浅层次阶段,难以达成长期性的深层次协同与合作。广东温氏集团和华南农业大学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院校进行校企协同创新的合作典范,其成功之处可归纳为“五个捆绑”:(1)利益捆绑。1992年华南农业大学以“技术入股”方式入股温氏集团,技术作价1 200万,占10%股份,紧紧把双方利益捆绑一起。2015年华南农业大学温氏集团的股份分红已达1亿多远。(2)责任捆绑。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共同承担风险,如果温氏集团效益不好,则少拿或不拿股份分红。(3)权利捆绑。对企业的管理,温氏与华南农业大学形成了“校企共管”机制,华南农业大学派老师到企业兼职工作,担任企业的技术中心经理、总经理助理、种鸡场场长等重要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了产学研创新成果在企业的转化率。(4)人才捆绑。一方面华农派遣优秀专家和技术人员全面参与优质肉鸡育种、饲料营养研究、鸡病疫情监测、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另一方面华农专家、技术人员与企业合作一起申报成立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科研工作。(5)声誉捆绑。华农与温氏的合作,已在社会广泛传播,在声誉上,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现声誉捆绑。
4.3 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4.3.1 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 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和促进创新成果商业化的重要媒介,它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技术需求者联系比较紧密,是沟通各种创新主体间的粘合剂,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催化剂。然而农业科技创新的中介机构却非常欠缺,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科技成果合作创新与成果转化,因此必须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一是构建农业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协调机构。目前广东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没有专门的农业成果转化机构,科研成果无法通过合适的渠道去寻找买家,造成许多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构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协调机构,能够有效帮助本单位农业科技成果寻找需求信息和合适的买家,并提供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相关服务,促进本单位成果转化进程。二是构建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拥有“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的农业高校或科研院所应积极筹建本单位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与众多农业企业以基地为载体形成良好合作,在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同时,积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逐渐形成“孵化+创投”的成果孵化模式,促进农业科研与成果转化的联动发展。
4.3.2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截止2016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全省共有2 737个各级农业推广机构,行业上包括综合站、种植业站、畜牧业站、农机化站等,地域上遍布全省306个县和2 205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已成为促进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但依然存在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差、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服务不到位等各种弊端。因此,政府应加大建设力度,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运行机制,促进推广服务市场化,激发基层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结语
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驱动广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广东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经过“十二五”发展,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在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投入、高层次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成果产出、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着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闭路循环”、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农业成果有效需求不足、农业推广设施与服务不足等重要的瓶颈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实地访问调查和二手数据收集,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发展理论,提出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对策,为广东省在农业领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总结和理论启示。
[1] 周绪红. 科技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J]. 中国高校科技,2012(12):59-65.
[2] 蒋志勇,李君. 我国基于产业协同创新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7(9):132-138.
[3] 张洁华.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发展研究[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4] 杞人. 驶向未来的“中国农村信息直通车”[N]. 科技日报,2011-09-02(5).
[5] 蔡跃洲. 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J]. 科学学研究,2015(1):37-45.
[6] 林伟君,骆浩文,孙明华,等. 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考[J]. 广东农业科学,2005(6):102-104.
[7] 张晓静.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J]. 南方农业,2016(36):6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