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试题命制的价值取向刍议
——以江苏省泰州市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第28题为例
2018-01-25于明勇樊振明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泰兴225400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于明勇 樊振明(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泰兴 225400;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江苏泰兴 22540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中考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应该是学生的一次学习和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人生必备品格的一次认真思考和关键能力的一次提升。
因此,思想品德试题命制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突出价值引领,以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现以江苏省泰州市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第28题为例,谈谈思想品德试题命制的价值取向。
【真题再现】
(2017·江苏泰州卷·28)据《扬子晚报》报道,2017年5月20日,是南京市一中高中部举行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的日子。很有艺术天赋的初中部学生曹学诚因为营救一位落水女子,耽误了时间,错过了这次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艺考。短时间内,“孩子是否应该获得补考机会”引发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反响。
观点一:社会需要正能量,应该给孩子补考机会。
观点二:社会需要公平,不应该给孩子补考机会。
你支持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支持观点一:(1)从生命的角度回答。(2分)①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③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等。(2)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回答。(2分)①要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亲近社会、服务社会;②要弘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③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3)从行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1分)①有利于传承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
支持观点二:(1)从遵守社会规则的角度回答。(2分)①社会需要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②规则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努力遵守规则等。(2)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角度回答。(2分)①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②维护正义要求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等。(3)从补考可能带来的影响角度回答。(1分)补考违反考试规则,可能造成对其他考生不公,影响社会稳定等。
评分说明:①考生选择观点,不给分。②考生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能从三个角度或体现三个角度的内容,见一角度按上述给分要求给分,累计得分不超过5分。
【试题分析】
1.可取之处:该题选取了与初中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例,直面社会生活现实,引领学生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关注,考查了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存在问题:该题的问题首先在于设问,设问不符合客观实际。根据“2017南京一中交响乐团初、高中专业考试成绩表”显示:曹学诚缺考,自然也就没有成绩。因此,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南京市第一中学没有让曹同学补考。设问只能是不允许补考的理由,何来补考的理由呢?所谓让其补考的理由就不具有思辨性了。其次在于答案,答案不具有说服力。
支持观点一的答案不能解释社会现实。从网络调查的情况来看,96%的网民认为应该补考,给孩子一个机会。为什么有这么高比例的网民支持而不允许补考呢?从所给出答案看,理由很充分,但现实是强大的民意并没有改变学校的决定,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价值导向作用。
支持观点二的答案也值得商榷。曹学诚救人体现他热心公益,具有奉献和互助精神;说明他能主动作为,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说明他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为什么不让补考呢?有些考试是一次性的,是不允许补考的。但是有些是允许补考的,给学习者或求职者一个机会。自学考试中不就有补考吗?大学学习期间也存在一定的补考,中考和高考的会考科目也是允许补考的。只是我们要按照一定的公平规则补考。难道曹学诚救人不体现公平正义吗?补考就一定是不遵守规则不公平不正义的吗?“补考违反考试规则,可能造成对其他考生不公,影响社会稳定。”难道“可能”也能作为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吗?
【命题刍议】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问题时所持的立场和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方向。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学生带来了多元化观念的冲击,因此,学生更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
1.命题应注重价值引领。道德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规范人们的言行。试题的设问和答案要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要求。中学生要有基本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要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思想品德试题的答案要能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要体现人间大爱,能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和希望;要集聚正能量、传播正能量、释放正能量。此题应该从曹学诚救人的角度谈谈我们的认识,而不是从是否允许补考的角度。曹学诚救人的行为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要求,弘扬了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等。
2.命题应做到对症下药。试题的设问和答案须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在命制思想品德试题时,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依据具体情况再设计相关问题和答案。做到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价值冲突的问题,生成具有深度思维含量的答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本题看,作为未成年人该不该救人、能不能救人、该怎样救人应该成为我们学生思辨的主题,而不是在补考与不补考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去找理由。所给答案中的考试规则也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范围,考生怎么会知道此次考试的规则呢?补考就一定会违反考试规则呢?
3.命题应做到联系实际。试题材料、设问和答案必须符合生活实际,社会现实中不存在的事情、观点与做法,就不要出现。在命题时应避免设计与事实不符、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试题答案要能解释现实、反映现实、指导实践。答案不能仅仅局限在思辨层面,应该得出利弊分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坚持还是反对,要有明确的观点,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要有引领作用,做到导之以行。此题中的曹学诚救人导致其错过了考试,而学校并未让其补考已成事实。因此设问不符合实际,其理由也不能解释实际。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救人,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人连自己的生命也没有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所以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懂得如何救别人和自救。社会中一直存在未成年人该不该救人的争议。命题的角度应从未成年人该不该救人谈谈你的认识,找到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至于在现实中要不要、该不该、应怎样救人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不是一味蛮干,做到见义智为、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改编尝试】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尝试对该题进行了如下改编:
2017年5月20日,是南京市一中高中部举行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的日子。很有艺术天赋的初中部学生曹学诚因为营救一位落水女子,耽误了时间,错过了这次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艺考。同学们对初中学生曹学诚是否要救人,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未成年人要做到自我保护,不应救人。
观点二:未成年人也要传播正能量,必须救人。
你支持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支持观点一:(1)从生命的角度回答。①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②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生命。(2)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回答。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3)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回答。①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在面临险境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支持观点二:(1)从生命的角度回答。①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③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等。(2)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回答。①要做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②要弘扬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③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友善等。(3)从行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①有利于传承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等。
总之,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极性考试,其观念对学生的今后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试题的价值取向尤其值得研究。因此,思想品德试题的命制应该符合我国的道德要求和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