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高校美育中的发展策略研究

2018-01-25张莉平闫奇峰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弘扬美育中华民族

张莉平 闫奇峰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甘肃.兰州 730101)

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加强高校美育是推进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扬的有效路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有效开展与实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关键是高校美育,实践证明高校美育对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合理、有效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重新焕发生机、展现其独特魅力、实现科学创新发展,那么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进高校校园就是策略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1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必要性

1.1 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时代的需求

美育是一种人生观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引入高校美育教育的最终目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指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因此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命题。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曾也提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1]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授弟子,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以期让弟子能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赋予高校以文化人与以美育人是相辅相成的,我国高校亟需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1.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基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个体这三个层面所要遵循的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培育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蕴含着先民们长期积累的生存智慧与生存艺术,比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早已深入人心,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不难看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1.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胡锦涛同志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曾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时,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多次讲话当中也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对5000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肩负新时期育人职责的高校必须将人才培养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宏扬结合起来,不断的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人才。

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当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在高校的积极有序开展,更有利于重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修养与审美素养。“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2]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了这一论断。美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归结点最终是一致的,在高校如何行之有效的通过美育教育传承中国文化艺术,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开展工作。

2.1 让高校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主阵地

为了确保在高校美育开展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高校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主阵地。需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合理有序纳入到我国高校美育教学当中,建议从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的制定入手、同时在具体课程安排、课时与学分安排、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教学效果与成绩评估、美育教材整合等各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与完善。

2.2 进一步完善高校美育师资与美育课程建设

2.2.1 美育师资方面

建议在美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方面各个高校要认真对待,美育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达到德为人先,行为世范的高校美育教师的要求。

2.2.2 美育课程建设方面

以美育通识选修课为例,通过对部分高校美育课程设置情况的调研发现,《西方美术鉴赏》、《音乐赏析》、《建筑赏析》、《书法鉴赏》、《国画鉴赏》等课程往往只注重课程本身的理论性、技能性,而缺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有效融合,因此建议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赏》、《戏剧鉴赏》等有着深厚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课程进课堂。

2.3 定期开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促进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人民群众历来喜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艺术审美活动“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人类的最普遍最博大的教师”。[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因其厚重、有趣、启智等很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与喜爱,成为许多高校推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邀请各类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或邀请民间各个民族优秀工艺大师名家开展艺术交流与学术讲座。让学生现场参与、积极交流、一起互动,让学生在体验传统艺术、大师言传身教及各种民间工艺技术的同时,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专题讲座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使珍贵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2.4 要借助数字媒体与互联网来推行高校美育发展

新媒体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魅力,在传播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开放性等方面具有超强的优势。对于散落各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各个高校要积极主动挖掘、梳理,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使之系统化、数字化、图象化。要整合梳理各类行之有效的美育教学案例与教学成果,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各个高校可共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库,来进一步推进高校美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积极利用现有传统媒体进行美育教育的前提下,要合理发挥新型媒体的主导性,可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开辟新路径与新渠道,把新型媒体与美育进行有效融合与推广,逐渐改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现实传播困境,利用新媒体、新媒介拓展多元多向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播渠道,使数字媒体与互联网技术成为推行高校美育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

2.5 在高校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在高校美育课程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要有鉴别地加以学习和利用。通过美育的“精神能力的协调一致才能够造就幸福而完美的人”[4]。中华民族素来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五千多年的辉煌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哲学、智慧和民族精神等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坚持发掘和传承、普及与弘扬并重的原则,要全面认识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同时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各个高校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从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6 制定高校美育教育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监管制度

人才培养监督与监管制度直接影响着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结果。要最大化发挥监管力度,采用各类教学方法发与教学手段积极健康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信息。同时要监督传播的方式与内容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生活需求,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新的时代命题,从制度上保证让其融入到当代高校美育教学与实践中去。让大学生在美育教育中现学现用,入脑入心,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结语

习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冯骥才先生曾言:“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5]”高校美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在高校美育教育中,通过学校美育推进传承并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促使学生在学习与鉴赏、动手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积极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养等对早日实现高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都有积极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弘扬美育中华民族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