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诗歌的名义(随笔)

2018-01-25刘泽球

星星·散文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名义书架书店

刘泽球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老坐公交车往成都跑。因为那里有哑石、史幼波、李龙炳、彦龙、阿紫、张卫东、李拜天、蒋蓝、张哮等太多的诗人朋友。生活在德阳这样一个成都平原普通的城市里,经济列车向前的速度越快,内心的孤独感越强,越觉得要向一个虚拟的过去里逃跑。诗歌成为唯一可以选择的避所。而我如一个远离省会城市的外地傻小子,把无数个周末扔在马路上。

那个时候朋友的交往简单得如一幕幕老电影。一般是在某个人的家里喝很便宜的绿茶,不时从主人的书架里抽出一两本书朗诵或者争论。其实每个人的书架上都会找出许多一样的书来。哑石原来的家在青白江,他的小屋经常是各路神仙的聚集地。但他家的灯太暗,一到晚上就会让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张哮的家最有味道,像古玩店,我们用据说是明代的茶壶喝功夫茶,音箱下面垫着汉砖,屋子外的小院里铺着厚厚的、从来不扫的竹叶,总觉得有谁会从上面夜潜而来。有时也会去茶馆,五块钱一杯的毛峰映着傍晚的微亮。大家住得比较远。有的人总会骑自行车赶来,比如张卫东(他当时住在成都某个空气中充满令人窒息的抗生素味道的小区里)。李拜天有一次过来陪我喝茶,居然骑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去要花将近两个小时,很让我感动。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韧性和愉悦。成都的一些刊物,比如《在成都》《人行道》《诗镜》等,也是在这样一种秘密接头式的场景中诞生的。

诗歌是永远的话题。大家暗地里都在使劲。作品也很多。经常会发现某个人突然弄出一个让人惊讶的东西。诗歌需要这么一种竞争又相互鼓励的氛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和新世纪初在成都形成的一个诗歌复兴小高潮,就得益于这种氛围。卡夫卡书店、三一书店也是我们经常碰头的地方。

以诗歌的名义,我们在那个时候年轻着,简单而激情着。

再后来,谁也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家都开始忙。个人生活混乱的混乱,变故的变故,麻木的麻木。见面少了。也不总往谁谁家里钻了。去成都开会,打电话相约,总要问问有谁在场。有的人相互之间早已疏远,很难坐到一块。于是,以往一大堆人坐在一起谈诗的桌子,只剩下两三个人心事重重地望着什么。于是,茶杯置换成酒杯。

慢慢地,很多人几年都不会见一面。慢慢地,很多人的写作速度也减缓、以至停顿下来。

新世纪了,诗歌节同地方上的梨花节、桃花节一样繁茂地多起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诗人又有了以诗歌名义获得了大吹大侃的机会。以前在书本和信件中的朋友终于可以坐在一起。有时大家反倒不怎么谈诗歌了。一般都是从喝酒到喝酒。其实,有的人已经不再写任何一行可以称之为诗歌的文字了,就只剩下诗人这个名号。诗歌以外的故事多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从来没有那个被叫做诗人的身份。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许久没有翻动的书架,我会惆怅地想起那些以诗歌名义生动而真实的日子。

猜你喜欢

名义书架书店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以法律的名义,捍卫英烈荣光
最美书店
新书架
新书架
新书架
在书店
以创新的名义宣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