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策略探析
——由“汉语桥”2017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引发的思考
2018-01-25
近年来,“汉语热”“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根据国家汉办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全球共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432所孔子学院的课程纳入所在大学学分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中文专业,全球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数达到1亿人。[1]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7年发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表明,目前全球已有67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法令政令的形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这大大提高了汉语在对象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标志着汉语国际传播正快速走向全球化、本土化,在此过程中,由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旨在考察非中国籍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提升对汉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2002年迄今,已发展成为涵盖“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的系列比赛活动,影响力遍及110多个国家,报名参赛人数累计达到100多万人,影响范围及传播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2]“汉语桥”系列比赛的核心内容是汉语,主要形式是电视综艺,主要目标是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重要纽带是中华文化。从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角度而言,汉语大会不仅仅是一个赛事,更是一个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外宣平台。汉语也不只是一门语言,更是建树中国国家形象的宝贵资源,和中华文化赖以世代流传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比赛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观察到世界各地汉语学习者的习得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窥探汉语国际传播的未来的可能方向,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鲜活多样的价值参考。本文以央视“汉语桥”2017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为例,通过对其试题及比赛本身的考察,探究在汉语国际传播框架下对中华文化传播策略的有益启示。
一、树立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前提
文化自信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觉基础上,是人们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的坚定认同和充分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最重要的体现之一便是话语自信。话语自信是对自己民族话语、文字的尊重和敬爱而形成的一种坚守弘扬、开放包容、互收互鉴、知行合一的话语心态和行动的价值取向。[3]大会以“学好汉语,读懂中国”为设计基点,通过学习汉语知识、体验汉语之美建立起汉语话语体系,进而呈现出中国的历史民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让观众和选手感知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点,由比赛“主考官”体现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即可看出。
为了使比赛更加完整更具人文内涵,大会设置了独特的“主考官”制度。每场比赛前,精心挑选蕴含中华智慧的“开讲词”由主考官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不仅让选手和观众对中华文化有了新鲜独特的感知和理解,而且主讲人弥散的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和对选手表现的殷殷期待,激荡起气韵生动深沉自信的文化力量,让观众和选手不由地沉浸其中。“汉字会”突出“中”字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中国文化理念,希望选手不仅要了解政治地理意义上的中国,还要了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词语会”讲解《尔雅》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辞书,重要的是语言的使用要文雅规范;“群英会”阐释中国文化传统对“英才”的标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民俗会”选取“入乡随俗”说明文化交流中对当地文化应当持有的尊重态度。主考官与选手的精彩互动和临场感言,也常常语惊四座引来掌声连连,充满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主持语境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最佳代言。
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民族、性别、国别、地域、组织、个体、网络/幻想——这些身份彼此合作。身份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举足轻重。一旦参与者找到自身认同的身份与他人对此种身份的认同的相同点时,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就变得举重若轻。[4]在汉语大会上,主考官的文化身份,除了是比赛的组织者、参与者之外,另一重身份就是汉语言文化的使用者和推广者。交际双方对于这种身份的高度认同,使得语言文化的传播效果显著。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汉语教师最重要的身份特性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这种文化身份的界定,就决定了面对外国汉语学习者,不仅要做汉语言文化的的“介绍者”“解说者”,在课内课外以多种途径和技巧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做汉语言文化的“信奉者”“实践者”,通过课堂内外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吸引学习者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在此,重要的前提就是汉语教师应当对中国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性和文化自信心,从内心深处认可并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责任和使命,坚定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文化间的尊重,而不是附会他者的话语逻辑,树立起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不仅要有强烈的文化信念和文化热情,还要以自身的文化修养身体力行中国文化。
二、了解文化需求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必要准备
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需求快速增加,孔子学院(课堂)数量稳步增长,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张春燕(2014)指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需求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大多数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或许是以语言学习为主,但是在国外的一些大学里,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却更多。[5]朱瑞平,张春燕(2016)进一步说明,海外各语言文化教育机构在提交给孔子学院总部的用人申请中,对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在文化方面(包括中华文化知识、文化素养、文化传播能力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6]另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凯度华通明略(Kantar Millward Brown)Lightspeed在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非等不同区域22个国家的民众调查《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海外受访者期望通过中国媒体来了解的内容中,中国科技(38%)和文化(37%)的比重占到最多。面对世界对了解中华文化的现实需求,本届汉语大会在比赛项目、考题命制方面充分考虑语言和文化比重,体现出对当下世界汉语学习者实际情况的切实考量。
大会在比赛项目上在兼顾语言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比重均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中华文化的考察。比赛设置汉字会、词语会、成语会、汉语会以汉语本体知识考察,还从诗歌、艺术、文学、民俗、才艺、知识、国学等角度重点考察选手的中华文化掌握情况。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悠久,文化蕴意丰富,使用频率较高,准确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某些重要内容。因此除每场比赛都涉及成语外,还专门设立“成语会”考察对成语的认识和使用水平。此外,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在汉语教与学中发挥辅助作用,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的精进理解和对文化的深刻解读,因此也独立成章单独考察。而“文学会”则重点考察现当代文学,占比超38%,如鲁迅、冰心、钱钟书、戴望舒等,《茶馆》《伤逝》《再别康桥》《林海雪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青春之歌》等,以及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优秀影视作品如《媳妇的美好时代》《金粉世家》等,而对于选手熟知的四大名著仅有2道涉及。
汉语大会对汉语知识及中华文化的考察既估计周全又突出重点,突出表明更多外国人学习汉语不仅仅停留在交际表达阶段,而是向中华文化及其深层结构不断探求。全美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在《全球外语学习标准》(2014年)中在已有的“5C”基础上,突出“沟通”这一核心,并将“文化”作为完成“沟通”的最必要条件之一,提至第二位,贯通于每个C的具体领域。[7]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就是要把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并进一步提升“文化”的分量。正如“汉语桥”系列比赛这样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他国受众的文化偏好的洞察和精准把握,张春燕(2014)借鉴传播学领域“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在进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时,安排语言、文化的内容比重及先后顺序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8]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社会活力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在进行汉语推广文化传播时,把握国家立场的前提下要尊重跨文化的差异,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寻找文化共性,不能仅凭经验判断而要根据实证研究,选取最大公约数的文化元素,充分考虑学习者需求,贴近学习者文化诉求,真正做到文化传播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三、贯通文化层次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必要内容
许嘉璐(2017)将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和底层三类。表层是物质文化,指的是人对物质的喜、恶、取、舍。中层是工具文化(制度文化),指的是制度、法律、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底层是精神文化,指的是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等。各层次间不是绝缘的,而是会映射和渗透到其他层级的。[9]王沪宁(1993)认为“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不是一种猎奇式的爱好,而是对一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基本价值的体认”。[10]在中华文化走进世界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酒茶文化、长城故宫等文化符号呈献给外国人,而应将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的价值内涵挖掘出来,使其对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形成共同的体认。因此在汉语国际传播中,要考虑文化的层次问题,综合评估权重,而本届比赛的试题设置和呈现形式或可给我们启示。
比赛考题设置上精心调配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例关系,在知识点考察层面严格按照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现行规则标准,在知识面的延展上加入更多的以古代汉语的背景解说。[11]试题题干内容文言白话相间,文雅通俗兼备,文化信息充沛。在题目的呈现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文字表述外,还有音频、视频、图画等形式,以便于让选手对汉语言文化有一个更加立体、全面、丰富的认知体系。在“词语会”的双雄争霸环节,第二题是:
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婚夫妇一般要“三拜”,依次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请问“二拜高堂”中的“高堂”指的是谁?
“高堂”的“高”表示一种尊敬之意,“堂”指的是内堂,父母的居所。过去的习惯,是要到父母的居处去问安,问候尊长的起居。“高堂”指的是房屋的正室厅堂,是父母的居所。后来表称谓,表对父母的敬称。对词语的考察,不仅涉及词语的来源、变迁,还涉及中国的礼仪原则。另外,题干的相关信息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礼仪——婚礼。汉民族的婚礼的主要构成要点就是“三拜”,这一制度集中深刻体现了中人的哲学观念、家庭伦理道德。“一拜天地”首先认为天是自己真正的父,地是真正的母,对生身父母要拜,对于天地也要敬,深刻、生动、直观地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二拜高堂”即拜谢父母,因为双方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还有教养之恩,对父母的感恩礼敬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夫妻对拜”表示夫妻间互相敬重,相互喜欢还不够,还要有尊敬、敬重。看似平常仪式制度,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对于文化知识的解读、文化现象的阐释,不仅要涉及其表层、中层、深层的文化内涵,还要运用多样的技术手段为文化传播大开方便之门。
《全球外语学习标准》(2014年)强调文化产物、文化习俗与文化观念的互动关系。即学生能把文化产物/文化习俗与文化观念建立关联,学习者能使用语言具体去调查、解释并反映所习得的文化产物/文化习俗与文化观念的联系。[12]在汉语国际传播中,不能仅仅将文化的讲解说明停留在某一层级,而是将其关联贯通起来。通过旗袍、功夫、剪纸、中国结等表层的文化产品和符号,让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在比赛中,试题要求选手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写“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一句子,评委在讲解中不仅亲身示范中国人的仪态,而且还强调传统文化中仪态与做人风骨的关系,“体演+点拨”的讲解方式不仅仅将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而且还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将文化层级贯连起来,清晰透彻。
四、拓宽传播渠道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条件
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播渠道的制约。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的调查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主要渠道,占比达62.9%,且继家人朋友之后成为信任度排名第二的信息传播渠道。[13]胡正荣(2017)指出,目前,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网络已初步形成,未来国际传播要充分利用新的媒介体系。[14]中华文化在走向海外的图景中,如何使用现代传播渠道对中国文化进行国际阐述,让世界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文化,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汉语桥”中文比赛的突出特点就是结合电视呈现,本届大会通过网络报名、线上答题、多媒体才艺展示和介绍、“中华才艺”网络争霸赛、电视节目录制等环节,积极引入新媒体、互联网等传播渠道,扩大报名人数和范围,点击量超150万,极大提高了传播效果和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意味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海外受众的要求,必须采取更具国际视野的传播策略和有效的传播路径来传递中国声音,实现中国文化的价值传播。
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除了通过孔子学院(课堂)在国外各级院校开设汉语课程进行“人际传播”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多维立体地将中华文化推向全球。“汉语桥”中文比赛积极借助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将语言知识竞技包装成文化综艺节目,实现了电视艺术与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在传播理念上变“官方宣传”为“平等对话”,探索更具国际化的叙事策略、分享更具全球化的普世理念,以融通中外的社会文化概念表述故事、阐释观念,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另一方面在传播渠道上充分借助大众媒体、社交网络平台和互联网即时、交互、共享、多媒体等媒介特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互联互通,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结语
张西平(2013)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汉语国际传播的主阵地已经从中国国内转移到世界,从来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育,转移到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国际教育,后者已经成为今天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主体。[15]在此发展趋势下,汉语国际教育的一个更为深远的目标——让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中国,进而理解中国——显得更加明确和清晰。本届汉语大会透露出的诸多信息如文化自信的展示、文化需求的回应、文化层次的贯通、传播渠道的拓展等值得汉语国际传播者进一步思索,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内容,让中国文化成功走向世界。另外,本届汉语大会在试题命制、环节革新、选手互动等方面的亮点也值得关注,本文限于能力和篇幅未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