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一导”教学模式初探
——以“亚洲音乐—印度音乐”为例
2018-01-25曹静练
曹静练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三自一导”是指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读书、自主研究、自主发展,并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中逐渐被引入课堂,而我们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也说到,“要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起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则是我们教师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下面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亚洲音乐——印度音乐”一课为例,谈谈教师在“三自一导”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一、案例呈现
(一)课前准备
“一导”指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教师如何“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三自”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导”首先体现在课前准备。课前的准备直接影响课上的表现,所以教师的指导既要有高度概括的语言,又要有详细的行为指示。下面是“亚洲音乐——印度音乐”实践课的片段再现。
1.案例呈现
下节课我们将视线聚焦到亚洲的某一个国家的音乐,一起去看看印度的音乐是如何吸引你的眼球的?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分小组研究并展示研究成果的方式,我们将分四个课题,每个课题展示8分钟。书上只提供了一首印度民间乐曲《欢迎》,为了更深入了解印度的音乐特征,我们将印度音乐进行展开,现在有四个课题以及一个课外拓展供大家分组进行研究,分别是印度的人文、乐器、歌曲、舞蹈和电影。反思,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个教师的愿望。这堂课最核心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秉承的教学理念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前,教师的引导要有针对性,提早预计到学生可能会作出的行为反应,从而提升课堂效果。
(二)课堂回顾
案例呈现:A.片段一:《印度器乐》 学生张:(1)简单介绍印度音乐主要特征;(2)听印度传统音乐《欢迎》并思考:这段音乐给人什么感受?旋律有怎样的特点?印度音乐的进行少直线,多曲线,波浪式和螺旋式,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带给我们如泣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反思:(1)解说脉络清晰,从印度音乐总体介绍开始到以具体的一部作品为例,从而点出印度音乐具体的特征,最后再次回到音乐中去体会;(2)问题清晰、可回答,且层层递进;B.片段二;《印度电影》 学生李:(1)播放视频片段(《阿甘正传》改编片段,时长40秒)提问:大家看完该片段后能否看出改编后带有哪个国家的色彩?大家可以从背景音乐、舞蹈、服装特点去考虑。(2)简单介绍印度电影发展历程及特点。(3) 以“印度电影中包含了大量的歌舞桥段”这一特点为线,欣赏《宝莱坞生死恋》中的歌舞片段。
(三)课后小结
案例呈现:第二堂课前抽十分钟交流此次学习心得:(1)学生自评;(2)学生互评;(3)教师总评。2.反思:高中阶段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大好时期,当他们经过这种学习方式的探索后,多少会认为自己掌握了不少以前未知的知识。这时候,同学之间的评价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所以他们急需得到同伴的肯定或者说是中肯的建议,如果同时能得到老师的赞赏那是再好不过了。
二、结语
我们在尝试“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师生的角色转换。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其实并不是减轻了教师的任务,反而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教材,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吃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将这种教学模式的长处发挥到最大限度;否则,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不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探索中能够摸索出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更有效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