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音乐特征与文化功能探讨
2018-01-25张晓艳
张晓艳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青海民间傩文化极为丰富,在民俗活动中具有十分广泛影响。其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傩歌、傩舞等,“傩乐”在整体活动中丰富了傩文化形式,具有重要意义。青海地区“傩乐”重要范围民俗与宗教两种形式,在固定时间与固定地点进行表演,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烘托热烈隆重、摄人体魄的作用。笔者对“傩乐”的形成、特征、文化功能角度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傩乐”主要乐器构成分析
青海民族地区“傩乐”文化主要应用于佛教祭祀活动,其中包括安多藏戏、土族“纳顿”、汉族祭祀等法事活动,乐器构成主要为打击乐与管乐。藏族“傩乐”活动将乐器形式分为吹奏类、摇奏类、击奏类三种,后两种在直击方式与间击方式上加以区分。在“傩乐”吹奏形式中,乐器主要为大法号、骨号、唢呐等,有时也会应用到白螺号。摇奏类乐器可以分为法铃、牛角砂盒等,击奏类乐器分为云罗、碰铃等。不同民族、不同活动之间“傩乐”乐器也大不相同,在土族纳顿仪式中,锣鼓作为最基本的“傩乐”乐器,其在演奏中形式多样,种类复杂,包括道锣、小锣等。[1]
二、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音乐特征分析
“傩乐”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中十分常见,在格鲁派、宁玛派等教派中传播十分广泛。“傩乐”在寺院仪式活动中几乎贯穿了整个环节,其在诵经过程中、法会过程中、晒佛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演奏功能。“傩乐”在音乐特征上主要分为经韵、鼓吹两种,其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吟诵与吟唱两种方式。在“傩乐”应用乐器中,唢呐、鼓等乐器在音乐特征表现是比较突出。在组合演奏中分为重型音乐与轻型音乐两种,可以以多只法铃、一副镲,也可以加重型鼓,也可以应用唢呐。不同民族、不同形式的活动在“傩乐”音乐特征表现上有所不同。羌姆“傩乐”在音乐特征上,展现肃穆、威严气势,在表演过程中不需要配奏,其在表演中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以威慑力为主。“傩乐”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其在音乐特征表现上主要以节奏点突出氛围,其在演奏过程中分为匀速、轻击、碎击等形式。在演奏过程中会出现反复情况,以变奏方式烘托情绪与氛围。在多种乐器组合演奏中,具有很强的节奏型,具有多样声部特点。在音乐演奏节拍上分为自由节拍、混合节拍等。不同乐器演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特征,烘托不同的环境氛围。
三、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文化功能概述
(一)促进生活艺术化
“傩乐”在民族节日中应用比较广泛,在特定的时间内,各民族均会组织集体活动,自发载歌载舞,几乎所有民户均会参与到活动之中。“傩乐”作为节日活动重要组成元素,其在青海民族地区生活艺术表达上具有重要价值,极大程度丰富了民众的生活,使民众日常更具艺术性。“傩乐”音乐在创造与表演过程中,出于民众自发参与,是少数民族感情自然流露的重要表现。青海少数民族将其作为自娱项目之一,已经成为当地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纳顿”为例,其在表现形式以风俗文化形式展现,在当地形成了特色的人文景观,并以一种社会伦理引导着当地人民。另外,由于青海少数民族地区信仰复杂,宗教繁多,“傩乐”作为宗教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对当地人们的理念文化、思想文化等形成有一定影响。“傩乐”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对当地人们具有深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已渗透到当地民族民俗文化之中。
(二)促进艺术文化表达
“傩乐”在文化影响上层次上分为心理影响、民族凝聚力影响、文化教育影响、艺术表达文化影响、民族文化影响。在音乐文化表现中,其将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有效整合,吸附了各民族音乐先进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功能。“傩乐”为艺术表达形式上为当地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形成,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展现,为文化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其在艺术文化表达中,在模仿、欣赏、观察中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民众的艺术素养具有很强的价值。其在文化传播中,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表达习惯,将各民族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成统一整体,以民间歌舞形式表达。
四、结论
青海地区“傩乐”作为民族音乐特殊表现形式之一,在文化功能的表现上具有很强的吸纳力,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我国历史民族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