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回顾与展望*

2018-01-25董艳清龙世发骆革新

山西青年 2018年20期
关键词:老年人理论社区

董艳清 龙世发 骆革新

(1.茂名开放大学,广东 茂名 525000;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老龄化加速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关注。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达到17.3%[1],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个别省份已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老年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以“社区老年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全网搜索,2000-2010年期间只有34篇文献,2011-2018年期间有261篇。本文拟重点对我国2010年之后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并对我国老年教育的研究做出展望。

一、关于社区老年教育性质的研究

就一般性而言,社区老年教育属于老年教育的一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性质的界定关系到老年教育的目标、功能、定位的确立,是研究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李旭等(2009)认为,老年教育是在满足一定的社会要求的条件下,教育者通过向老年人施加系统性的影响,以使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发生预期的变化[3]。叶忠海(2013)提出,老年教育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终身教育[4]。李洁(2015)在综合分析国外老年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老年教育理论进行了反思,拓宽了老年教育的时空范围,强调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其对象不局限于老年人[5]。

就特殊性而言,社区老年教育有区别于学校老年教育的独特属性,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王英等(2009)把社区老年教育归为“非正规”老年教育的一种,以区别“正规”的老年大学,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对象及参与主体均是社区范围内的老年人,其目的是实现老年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6]。这一界定拓宽了老年教育的目的,即不但是为实现老年人自身的发展,还包括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段寅雪(2012)认为,对社区老年教育概念的重构应结合终身教育体系,确定专门化的研究视角,从社会实践中抽取社区老年教育的属性[7]。陈乃林(2015)把老年教育界定为社区内的、以老年人群为特定对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交流和有组织学习活动的总和[8]。这一界定扩大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外延,把传统上与老年教育不相关的生活休闲活动纳入社区老年教育的范畴。

二、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的研究

老年教育理论反映老年教育的价值取向,它关系到老年教育的功能、定位和目标的确定,是老年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一些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归纳了国外老年教育的主要理论。王英(2009)、于慧(2016)指出,国外老年教育的主要理论有:权利理论、福利理论、自我完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社会参与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赋权”及“解放”是老年教育的核心所在。福利理论强调政府在老年教育发展中要发挥积极作用。自我完善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老年人在教育中的主动性。终身教育理论强调通过立法等手段保障每位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中的成员)享有不可剥夺的受教育的权利。社会参与理论认为,老年人只有参与社会活动才能体现出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国内学者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不多,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有康复理论和提高素质理论[10]。康复理论产生并流行于中国老年教育早期,该理论认为:退休老年人参加教育活动应以休闲、康乐为主,相应地,教学活动以满足退休老年人身心愉悦为主。提高素质理论是在康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强调老年人的知识或经验跟不上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老年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与西方老年教育理论相比较,我国老年教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西方老年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强调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通过社会参与实现老年人的价值。造成这一差别的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进程当中,人均收入较低,经济资源还不足以支持高水平的老年教育。

三、关于社区老年教育形式及内容的研究

与传统“正规”的老年大学不同,社区老年教育应充分利用老年人所在社区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不少学者对采取何种形式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王英(2009)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退休准备时期教育;(2)确保退休后身心健康的教育;(3)对待死亡的教育。刘煦(2011)认为,应基于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在保留传统的文娱类和保健类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更新教育内容[11]。孙振良(2016)提出老年教育的内容应注重多样性和娱乐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需求,为实现老年人的人生理想提供支持[12]。刘煦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反映了我国传统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它不包括退休前的“准备教育”和“死亡教育”,而王英提出应把二者纳入老年教育的范围,体现了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进步。

在教育形式上,已有的文献均强调社区老年教育应结合社区老人的需求,权衡社区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刘煦(2011)认为应采用机动多变、寓教于乐的形式,可广泛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开设老年人远程教育、老年人空中课堂等形式[11]。李向荣(2017)认为,社区老年教育一般包含四种基本形式:老年学校、老年活动站、老年娱乐室、日间照料中心[13]。

四、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有关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献仅对数据或调查信息作了简单的数字统计分析,如赖立(2014)[14]、李敏(2016)[15]等的研究。极少的研究采用了现代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成熟研究方法,朱素芬(2017)利用Nivio软件对社区老年教育教师角色特征与角色行为进行了研究[16],王正东(2016)通过构建多分类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17],刘宁、陆静(2015)则采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18],以上学者的尝试表明新的研究方法正被采用。

五、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组织管理的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社区老年教育具有准公共品的特点,因此其供给会面临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一些学者从供给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刘廷欣(2007)通过调查发现,社区老年教育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来负责,老干局、老龄委、文化、教育、工会等部门都参与组织管理,但由于分工不明确、条块分割,导致政出多门,严重制约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19]。少数学者试图从公共治理的视角来分析社区老年教育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程仙平(2016)认为,应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培育学习型社团,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老年教育治理[20]。

六、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展望

由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晚,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性质及内涵还未形成广泛的共识,在老年教育理论探索上缺少有影响的成果,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社区老年教育治理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发展十分迅速,一批青年学者已尝试利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如何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老年教育理论,是中国老年教育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老龄教育问题将成为社会的重要议题,老年教育研究也将与时俱进,为促进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老年人理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社区大作战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