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发飙叙利亚 油价淡定
2018-01-25朱润民
叙利亚当地时间4月14日凌晨,美、英、法三国联合对叙利亚境内的多个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历时约90分钟,共发射导弹约110枚。
本次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对叙利亚军事行动,不是一次没有预警的突然袭击。而是对4月7日曝出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控制的东古塔地区城镇杜马(Douma)“毒气弹”事件的反应。之前,美、英、法三国政府均分别就“毒气弹事件”及其反应做出了声明。
4月7日爆出杜马镇“毒气弹”事件以来,至4月20日,10个交易日,国际原油价格累计上涨超过10%,英国布伦特原油(Brent)近月期货价格距离80美元/桶、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近月期货价格距离70美元/桶均仅一步之遥,大有奔向100美元/桶的势头。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部分中东国家拟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另一方面是由于担忧叙利亚的战火向周边国家、涉事国家蔓延,从而发展成一场区域性的战争。否则,单纯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冲突,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叙利亚战火到底会不会点燃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的引擎?笔者看来,关键在于涉事国的态度和行动,包括俄罗斯、伊朗等叙利亚巴沙尔政府支持阵营的态度和行动。
2010年12月至今,始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之春”已经7年有余,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国家相继发生了政权更迭。叙利亚政府却坚持至今。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既是其支持阵营实力苦苦支撑的结果,也说明美欧尚未在推翻巴沙尔政府中表现出强有力的、坚定的决心。而在此过程中,巴沙尔政府是希望彻底清除境内反政府武装并恢复统治;伊朗也有与巴沙尔政府同样的心愿,却不愿引火烧身;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想法也应该是很清楚的;而其他各方是什么打算很难辨识和说明。但从此次美、英、法联合军事打击前后各方表现和反应来看,有一点是很明显的,美、英、法与俄罗斯的对抗,更多的表现在舆论上、口头上以及有限打击和防御上。本次美、英、法的空军打击,美国政府不仅事前有预警,而且事后有评论和总结,无不透露出打是打了但又想息事宁人的意愿;而俄罗斯、伊朗在事前反应强烈,事后却悄无声息。以上种种看出,叙利亚问题,本质上极可能是美国与俄罗斯表演的“双簧”,其他各方仅仅是配角。
叙利亚战火能否点燃国际原油价格暴涨至100美元/桶甚至更高的引擎,关键取决于叙利亚战火会不会蔓延至周边其他重要产油国,比如伊朗、沙特甚至俄罗斯等原油生产和出口大国。迄今为止,美国仍倾向于希望国际原油价格不暴涨。这才符合美国暂时作为一个原油进口大国的核心利益。俄罗斯、伊朗希望推高国际原油价格并维持在高位,却不愿意为此付出太高的代价。美国、俄罗斯的态度和目的,基本决定了叙利亚局势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在叙利亚局势及其他地缘政治因素之外,其他石油输出国希望推高国际原油价格并维持在相对高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什么样的价格水平对于他们最有利,一直是一个存在分歧的问题——沙特可能为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不惜代价推高国际原油价格至难以想象的水平,而绝大多数石油输出国相对比较理性已经能够接受当前甚至略低的水平。
美国希望国际原油价格不暴涨。俄罗斯、伊朗希望推高国际原油价格并维持在高位,却不愿意为此付出太高的代价。美国、俄罗斯的态度和目的基本决定了叙利亚局势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