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全国电力用煤占比达55%以上
2018-01-25
国务院日前印发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直辖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长三角地区下降5%,汾渭平原实现负增长。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2020年全国电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5%以上。
煤炭等四行业放开发用电计划建立“基准电价+浮动机制”价格形成机制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和《全面放开部分重点行业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实施方案》指出,为确保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有明显提高,2018年我国选择煤炭、钢铁、有色、建材4个行业电力用户,率先全面放开发用电计划试点,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完善交易机制,形成新的改革突破口和着力点。
同时,从2018年起,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电力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不再执行目录电价。鼓励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在签订电力市场化交易合同时自主协商,约定建立“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四部委发布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财政部和科技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安全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万亿元。先进安全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在重点行业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到2025年,安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部分领域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和国际知名品牌建设成果显著,初步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安全装备制造集群;安全与应急技术装备在重点行业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社会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自然资源部发布《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是第一个国家级的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外关于绿色矿山国家级行业标准的空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借鉴国外矿业经验和总结国内661家绿色矿山试点情况而制定,内容包含矿区规划布局、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管理、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规范》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绿色矿山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
国资委:下半年稳步推进煤炭等六大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指出,下半年国资委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是国资委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推进重组整合,有效放大重组效能是重中之重。强调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业务、管理、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企业文化的全面整合融合。
国家煤监局:7~9月开展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活动
日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于7至9月份组织开展一次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此次活动,在2017年全面安全“体检”和今年专项行动基础上,重点排查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采掘接替失调组织生产;主要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不可靠;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重大灾害治理不到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蓄意违法违规生产建设;建设项目不按规定组织施工;列入当年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计划煤矿。
国家煤监局:新版《煤矿防治水细则》9月1日起施行
日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防治水细则》。《细则》明确要求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新版 《煤矿防治水细则》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原《煤矿防治水规定》同时废止。
煤炭行业已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3家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发布2017~2018年(第24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发布了第24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调整和撤销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截至目前,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1369家、分中心为77家。其中,煤炭行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3家,分中心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可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六线六区域成煤炭铁运扩能重点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输量的决策部署,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实施《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配套措施。其中,以扩充煤炭外运通道能力为着力点,围绕大秦、唐呼、侯月、瓦日、宁西、兰渝等六线和山西、陕西、内蒙、新疆、沿海、沿江等六区域为重点,深入挖掘运输潜力,为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到2020年,将唐呼线、瓦日线分别打造成年运量1.5亿吨、1亿吨的大能力货运通道。届时,我国将有大秦、唐呼、瓦日、蒙华等4条万吨重载铁路通道。
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实施煤炭资源市场化出让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关于全面实施煤炭资源市场化出让的意见》。《意见》指出,符合国务院确定的特定勘查开采主体和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大中型煤矿已设采矿权深部设置矿业权,可以协议方式出让。除协议出让情形外的新设煤炭矿业权全面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性方式出让,自治区政府不再研究新设井田的煤炭资源配置事宜。2018年12月31日前,企业已按照承诺落实了转化项目需配置资源,或将项目变更到其他井田配置的,可由转化项目所在地盟行政公署、市政府报请自治区政府研究确定。
河南省:洁净型煤能力建设“百日提升”行动启动
河南省洁净型煤能力建设“百日提升”行动日前宣布正式启动。根据确定的目标,力争在10月15日前,全省正常生产经营的洁净型煤生产仓储供应中心至少达到3级标准,仓储配送中心、配送网点至少达到2级标准,全面提升洁净型煤生产、供应和配送水平。这就要求洁净型煤企业从建设手续、厂区布置、安全管理、产品化验、档案管理等方面对照标准整改提升,并提出新建洁净型煤生产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不得低于3万吨。
全国首家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落户山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日前在济南举行。全国首家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落户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旨在通过开展基础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地球物理新技术,推进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为社会提供开放式公益服务。重点实验室将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地球2000米、3000米到4000米深度上的矿产资源,实施精准的探测。
国家能源集团与国内多家重点企业签订3000万吨煤炭三年长协合同
在日前举办的2018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能源集团与国内多家重点电力企业再签近3000万吨煤炭三年期长协合同,加上年初签订的2000万吨三年长协合同,国家能源集团三年煤炭长协合同量接近每年5000万吨。
目前,全国进入了“迎峰度夏”耗煤旺季,三年长协的签订给电力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而作为中国最大煤炭供应商,国家能源集团签署三年总量近1.5亿吨的长协合同,将成为未来中国电煤市场平稳运行的“定盘星”。
兖矿集团改革创新做法入选世界一流商学院案例库
日前,以兖矿集团改革创新典型做法为主要内容的两篇案例,正式入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亚洲案例中心。其中,《兖矿集团: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进行时》入选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重点介绍了集团公司近年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兖矿集团公司:成长为跨国巨头的中国国有企业》入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案例库,重点介绍了集团公司在跨国运营、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等方面的典型做法。
开滦集团煤炭销售电子商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日前,开滦集团运销公司在“焦煤在线·开滦云商”电子商务平台成功组织了首批7000吨动力煤线上竞价销售,标志着开滦集团煤炭销售模式实现了新突破。“焦煤在线·开滦云商”的开发运行,进一步拓展了集团公司煤炭产品的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促进产销平衡,有效提高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山西焦煤与浪潮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日前,山西焦煤与浪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核心技术为依托,共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助推企业改革转型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携手阿里云推进“智慧大脑”项目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合作签约仪式日前在淄矿举行。当天,作为淄矿集团与阿里云合作签约后的首个落地项目——水泥工业“智慧大脑”项目,在淄矿东华水泥公司举行启动仪式。该项目使用阿里云大数据技术打通数据孤岛,集成现有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质检数据、库销存系统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加工和转换,对数据质量进行管控和提升,实现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上云。
淮南矿业与中海油合作LNG项目正式开工
淮南矿业集团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合作建设的江苏滨海LNG项目正式开工仪式日前在江苏滨海举行。江苏滨海LNG项目是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布局的重点项目,是长三角能源战略中转储运重大基础工程,项目总建设规模3000万吨,其中一期规模300万吨,主要建设10万吨LNG码头、陆上储罐区以及滨海至合肥输气管网等,预计2020年12月份建成投产。
贵州组建成立盘江煤电集团水矿、六枝工矿将划归整合
盘江股份日前发布公告称,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公司实控人贵州盘江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拟更名为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100亿元。根据《组建文案》,待完成债转股后,贵州省国资委将所持水矿控股集团和六枝工矿股权划转盘江煤电集团持有,盘江煤电集团将打造成为贵州省以煤电为龙头骨干的全产业链集团。
晋煤集团百万吨清洁燃料项目正式投产
晋煤华昱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一期百万吨清洁燃料项目主要装置全部建成,项目于8月份正式投产。百万吨清洁燃料项目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86亿元,年转化高硫煤220万吨,据目前市场情况估算,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利税2.6亿元,实现社会就业人数约1300人,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国内最大宽馏分煤焦油精制装置建成投产
日前,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一期工程50万吨/年煤焦油精制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产品质量优良。该项目为国内最大规模宽馏分煤焦油精制装置,装置包括预处理、液相加氢、加氢精制及产品分馏、加氢裂化及产品分馏吸收稳定、脱硫及污水汽提、公用工程等六大部分,年加工中低温煤焦油50万吨,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
延长石油接盘华电煤业榆林煤化工产业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榆林煤基芳烃及配套煤矿项目产权转让交接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意味着,作为央企的华电煤业将这两家子公司打包出售后,将全面退出榆林区域煤化工产业,延长石油则将承接华电煤业在陕西榆林区域的煤化工产业企业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