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四字格成语翻译
2018-01-25朱丽丽
朱丽丽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一、引言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工具,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语言是无法发展变化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华,是汉语特有的一种结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为确定的含义。成语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各自悠久的历史;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又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在汉英四字格成语翻译中,应针对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特点,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准确把握原语要表达的意思。不能随便乱译或凭空套译,力争使英语国家读者领会与感受到汉语成语的精妙所在;同时产生共鸣。
二、四字格成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简单来说就是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有些汉语四字格成语,在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方面与英语习语有些相似,这时可以采用直译法再现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比如:
火上浇油 译为 to pour oil on the flames
趁热打铁 译为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浑水摸鱼 译为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沧海一粟 译为 a drop in the ocean
这几个例子中,中英文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十分相似,因此,可以按照字面意义将汉语要表达的内容用英文直接译出,同时,译文生动形象。既不影响原文和译文读者的理解,又没有违背译文表达习惯,同时,还能比较完整地保留成语的原汁原味。
(二)直译加注法或解释法
有些四字格成语有着很强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没有相同的表达方式,如果直译很难使西方读者接受,而意译又会丧失原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要先进行直译,然后再加上注解。比如:
班门弄斧 译为 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三顾茅庐 译为 A Han prince three times calles on a famous scholar to solicit his help—request somebody in all sincerit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
这些四字格成语只有在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说明以后,才能充分表达它的意思。于是,只好采用直译加注法或解释法将其说明,才能达到译文与原文最大限度的功能相似。
(三)套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逻辑思维、心理文化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因此表现在文化上必然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时可采用套译法。比如:
百里挑一 译为 one in a thousand
乱七八糟 译为 at sixes and sevens
挥金如土 译为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力大如牛 译为as strong as a horse
这些四字格成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比喻形象并不相同,但比喻意义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采用套译法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四)意译法
有些四字格成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差异较大,不但字面意义相去甚远,而且比喻形象也不相同,因此,只能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和形式,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比如:
鸦雀无声 译为 be utterly quiet
开门见山 译为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红白喜事 译为 weddings and funerals
这些四字格成语的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相差甚远,如果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而忽略词语的真实含义,恐怕会贻笑大方。
三、结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汉语四字格成语时,首先应充分理解成语的原意、隐含意义及比喻义;考虑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及民族色彩,同时,尽量保留汉语成语生动形象的词语特色,能直译的尽量直译,不能直译的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与汉语成语有同等功效的同时符合英文表达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