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批作文示例
2018-01-25张福圣陶卫星
□ 张福圣 陶卫星
一、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旅途不可以少了歌唱。有人喜欢边走边唱,一路娱情;有人却喜欢默默前行,在终点高歌。
二、审题指导
1.材料的理解
本则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话总述“人生旅途少不了歌唱”,第二句话揭示了两种“歌唱”的方式:
第一种是“旅途中歌唱”,可以理解为“享受过程”“赞美生活”“及时抒发情怀”“自我调节”“欣赏沿途的风景”“适度宣泄”等,“何妨吟啸且徐行”“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等都是贴切的论据。
第二种“默默前行,在终点高歌”,意在强调“为了目标耐得住寂寞”“关注结果”“享受成功”“最后的精彩”等。
旅途中这两种歌唱方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标准。两种喜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本无优劣高下之分,都是乐观向上的表现,无涉人生的忧伤悲苦。
2.作文的立意
这道作文题同学们可以选择前后两种行为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写,也可将两者结合起来写。“歌唱”不能肤浅理解成字面意义上的“唱歌”,要写出其具体的比喻或象征意味,如简单描写几次唱歌的画面,与人生旅程无关系,应在45分以下。如果同学们忽视对材料的整体观照,断章取义,只抓住材料中个别词语,如“娱情”,则视为偏题。如果简单地把第一种生话方式理解为“外向”,第二种生活方式理解为“内向”,此类作文属不符合题意作文,应在42分以下,另外,本次作文一定要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切口要小,要找到载体,泛泛而谈、不能展开或不能深入的作文应在45分以下。
作文show1
在岁月的核桃上慢慢雕刻①标题运用比喻,新颖独特。
一考生
我们不能大刀阔斧地改变什么,有的只是在岁月的核桃上慢慢雕刻,边走边唱。
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消磨掉一日日的时光,却不曾感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曾体会碎碎点点太阳打在脸上的温馨,不曾关注一枝早绽的桃花,一颗闪烁的晨星。②巧用排比,以具象写出只是一味消磨时光的弊端:人生无美好。人生只顾低头奔走,何以欣赏生命的美好。
人生苦短,当边走边唱。
只顾埋头向前奔跑,必然会错失生命中的美好风景与快乐。阿尔卑斯山上的小木牌上写:“慢慢走,欣赏啊 !”生活中需要这样的流连与驻足。于是,那些曾被岁月风霜改变的脸,那些怎么走都走不完的牵绊,在此刻,清晰重现。只是一味地寻找归去路,却永远找不到来时的路,生命只是疲于奔走,眼睛永远在终点,却不知身子还在路上。③呼应第二段,从反面进一步指出一味奔跑,不能边走边唱,就会失去生命的快乐。《寻找时间的人》中那个快节奏的小镇中,人们疲于奔命,时间总是不够用。他们缺少朋友亲人的温情,也丢失了人最初的快乐。
音乐大师李宗盛在四十五岁这年,觉得自己到了做吉他的年纪。他不急不缓地挑选木头,与每一块木头的纹理的对话,没有灵感时,便出门晃悠,将吉他闲置在地下室,有了灵感便细细打磨,用淡然的心态制作自己的吉他,不久,他开创了吉他品牌的lee guitars。④举李宗盛的例子,细写其打磨吉他的过程,不急不缓,切合观点。
走走停停,不着急于眼前的吉他,而是先享受生活的乐趣,“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人生,不过是慢慢追索的过程,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你摔倒了,大可不必假装坚持不哭,你大可以坐在地上号啕一会儿。⑤分析事例,联系生活,进一步证明观点。没有那么多必需马上去做的事。
驻足与沿途的边走边唱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十年磨一剑”的恒久坚持固然可贵,可沿途小憩也无伤大雅,反而为后路做了铺垫。王守仁边走边唱,在游历中考中秀才,游历中修身养性,格物致知终形成独具一体的心学体系。正是他边走边唱,不急不缓,才有了他文章的博大昌明,体会其行墨间的俊爽之气,才能更好地体会其“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心学之说。
边走边唱,才能体悟世间之美好,人情之冷暖,会哭、会笑,成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心事总成诗。”在岁月的核桃上慢慢雕刻,不急不缓的人生态度才能将无趣的生活过得摇曳生姿,过成诗。⑥结尾再次重申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其现实意义,颇有启发。
作文show2
让旅途充满歌声
一考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边走边唱,不仅抒发了与李白的深厚友谊,也装点了李白的旅程。①引用诗文入题,水到渠成地提出话题。
是呀,人生旅途漫漫,于己于人,一路上歌声都是必不可少的。歌声使人生之路更加丰富多彩。
歌声是乐观旷达者在人生困顿中不为命运所压垮的高昂宣言。②此句写出了歌声对乐观旷达者的重要作用。
苏轼游于赤壁之下,对着月白风清、水波不兴的良辰美景,他唱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他这样有力地唱着,激昂地唱出了苦中作乐的情怀,唱出了旅途中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于是,在他的歌声中,客人们同样也看到了旅途前方的光明与希望。歌声同样能够宽慰失意者的胸怀。屈原放逐,沿着泪罗江边走边唱,他的满腔愤懑、淋漓胸臆,都饱含在那悲怆的歌声之中。由此可见,歌声打破了旅途中的单调与乏味,歌声便是希望的载体。
有人说,旅途中默默前行,而在终点放声高歌,一鸣惊人,岂不更是那壮志激怀?③用“有人说”的句式,树立批判的对象,能够先驳后立,使论证更全面。
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旅途终点的高歌一曲固然豪情万丈,但如此单一、索然无味的旅途是否显得太过于无聊?许多人会在看不到终点的旅途中消磨了斗志,甚至忘记了初心。
或许人各有志,有的人喜欢在安静中砥砺前行,不断收获着乃至到达终点的感觉。但我认为,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与其低头不语,默默向前,孰若昂首高唱,怡然自得。④此句指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论断。
要知道最美的风景往往是蕴藏在旅途之中的,既然如此,又何不边走边唱,抬起头来,仔细欣赏欣赏周围的景色呢?我相信,美景与歌声是相得益彰的,有了歌声萦绕的景致,定会生出一番别样的韵味来。
更何况,人生旅途中常常是人来人往,有了歌声,不仅愉悦了自己一个人的心情,也会鼓励其他同行者,使他们不惮于前行,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⑤用“不仅……也”递进句式,承上启下,阐述了歌声对同行者的重要作用。
苏子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错的,与其困顿于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不如放声高歌,昂首前行。只有如此,才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与坦然,通往终点的路上才会充满鸟语花香。⑥用苏轼的例子,有力地论述了只有在逆境中放声高歌,才会彰显个性的洒脱与坦然,才会使旅途充满鸟语花香。
所以放声高歌吧!让人生的旅途上少一点阴霾,让生命的历程熠熠生辉,快乐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