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档案管理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激发医院发展新动力

2018-01-25卢海波张新云

山东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中医药科室

文·卢海波 张新云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工作的通知》(鲁卫中综合字[2017]29号)文件精神,经单位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现场复核等程序,2017年,滨州市中医医院成功申报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成为滨州市唯一一家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获得了极大肯定,充分激发了医院发展新动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同时,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医医院精神所在,是医院价值导向﹑办院宗旨﹑管理理念等的重要体现。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医院在几经发展壮大的历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充实而积淀下来的,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而档案作为医院历史的真实记载,对于医院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档案资料的记录,才能真实还原文化建设的源远流长,让医院文化得以传承﹑完善和发展。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档案建设工作,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医院中医药文化档案对医院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有着非凡的贡献。

中医药文化档案建设主要包括医院核心价值体系档案建设,医院服务规范体系档案建设,医院人才队伍体系档案建设,医院学科体系档案建设,医院环境形象体系档案建设,医院文化传播网络档案建设等。

(一)医院核心价值体系档案建设

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总结和凝练医院核心价值的源泉,涵盖医院服务宗旨﹑院训﹑院徽﹑院歌以及制度规范等,反映着医院职工价值观取向的演变。档案是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对这些医院精神进行文字记载加以整理保存并形成档案,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滨州市中医医院在1984年建院初期,将医院精神定为传承﹑创新﹑发展﹑和谐,院歌为《造福华夏》。随着医院不断发展,2017年,医院对医院精神﹑院徽﹑院歌等进行了统一修改完善,医院服务宗旨确定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将医院院训确定为:诚信﹑友善﹑创新﹑卓越;院徽图案设计由针灸针﹑阴阳八卦﹑橄榄枝﹑医院名称及建院年份组成。院徽设计呈双圆形结构,寓意滨州市中医医院和谐圆满,也象征全院职工团结协作,共创辉煌;院歌《辉煌未来看明天》。创作了医院宣传片,进一步丰富了医院的文化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院的发展,医院的规章制度也在不断更新,近三十年来,医院在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整合各个时期医院发展特点,滨州市中医医院共修订规章制度6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而每一次的制度修订,医院都以年份为分类标准保存在医院档案中,为下一次的制度完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2017年,医院在原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我院现阶段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汇编(上下册)》《员工手册》《应知应会(一)(二)》等制度,规范员工在工作中的言语﹑举止﹑衣着等方面的准则。

(二)医院服务规范体系档案建设

医院服务规范体系建设内涵丰富,涉及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服务项目﹑能力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最能体现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大力改进中医药文化人文精神与服务建设,使其带动医院及各科室的全面发展。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多。特别是作为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为己任的中医医院,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的开展逐年提升。从建院初期的10余项到现在开展的77项,中医诊疗技术以其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被广大群众青睐。医院在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注重西医微创技术的引进,从医院传统的艾灸﹑药浴﹑贴敷,到科室创新开展的中药封包﹑核桃灸﹑腹灸﹑膝灸,再到外出学习引进的平衡火罐﹑火疗﹑杵针;从传承的针灸﹑推拿,到牵引治疗﹑小针刀治疗,再到从知名医院学习的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医院每种技术项目的开展,都留有包括技术简介﹑操作指南﹑适应病症等详细的论证资料并存入医院档案。各个科室针对各项技术的开展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针对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方案进行系统整理,进行院内科室交流后存入医院档案,为医院综合治疗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依据,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医院人才队伍体系档案建设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保障。特别是名老中医﹑医疗骨干专家﹑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支撑。目前医院在职职工434人,人员控制总量647名,医院在档案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医院的职工档案(包括外聘的名老中医),并将每日坐诊的专家照片﹑职称﹑专业特长﹑坐诊时间等信息在医院大厅﹑微信公众号﹑网站及时更新公布,扩大医院专家﹑名老中医的知名度。

提升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大对青年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成为医院技术骨干和科研精兵。医院每年遴选骨干到广安门医院﹑望京医院﹑积水潭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拜国医大师师承学习,学习上级医院及名家名医的技术经验。每次学习进修结束进行全院经验交流,并根据医院实际,将所学的技术项目进行医院推广应用。选派优秀人员到老年大学进行授课,讲解中医适宜技术及养生保健知识,老年朋友们不仅了解中医﹑认识中医,还体验简﹑便﹑廉﹑验中医适宜技术带来的良好效果。而这些授课内容,医院也进行了编辑整理并进行妥善保存,作为医院职工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四)医院学科体系档案建设

滨州市中医医院开诊于1984年1月,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建院之初医院只有科室12个,随着医院人才的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现在医院拥有包括脾胃病科﹑内分泌科﹑针灸科﹑推拿科﹑检验科﹑放射科﹑制剂室等临床医技科室22个。每一个科室的建设﹑开诊,医院都进行充分研究讨论,并将新科室建设的可行性形成报告进行存档,为新科室的发展建设指明方向。

(五)医院环境形象档案体系建设

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医院在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在充分体现医院宗旨﹑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注重大众化﹑实用性﹑个性化﹑审美性四个原则。充分利用医院的庭院﹑大堂﹑走廊墙面﹑橱窗﹑诊疗室﹑病房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热烈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新建的滨州市中医医院以三级甲等医院为建设标准,设计融入中医元素,模拟繁体“医”字,建筑造型灵感源自孔庙大成殿和明清太医馆,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医院内部装饰主要包括门诊大厅﹑走廊﹑候诊区﹑诊疗室﹑病房﹑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办公区域等。各个装饰都进行精细研讨,并形成设计方案进行存档,保证了医院整体风格的和谐统一。医院门诊大厅导医台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为问诊群众提供热水﹑雨具等服务;安装投诉信箱﹑投诉咨询电话等;大厅设置医疗服务价格查询机,提供常规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及常用中标药品价格﹑放射价格﹑检验价格﹑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单病种限价治疗服务及标准等价格公示。医院门诊﹑病房走廊墙面适当放置宣传医院各科的优势病种介绍及治疗手段﹑护理规范﹑中医护理项目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中医特色治疗室悬挂宣传艾灸﹑针灸﹑推拿等方法原理,彰显特色﹑兼顾传播理念的文字和图片。名医传承工作室设立中国传统家具的候诊区,中医书籍展示橱,内部装饰的花格窗呈现中国风风格。医院橱窗放置与科室文化建设﹑专家坐诊﹑健康知识等相关的文字和图片,图文并茂,营造浓郁的橱窗文化。

(六)医院文化传播档案体系建设

医院文化传播是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将医院的价值观﹑理念﹑精神﹑品牌等信息传达给医院员工和社会公众的手段,是传播和交流医院文化建设成果的有效载体,也是医院用于信息沟通﹑消息传播﹑行为解释等的联系平台。

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医院创办了院报﹑医院网站﹑医院微信公众号等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平台,组建了中医志愿者联合会,通过报纸﹑网页﹑微信公众号﹑电视电台等媒体及义诊等活动,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更好地发挥传播和交流作用。医院并将科室的中医药文化宣传作为先进科室评选的一部分,对每一次活动的影像资料都进行整理展览存入医院年度档案,极大地调动了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滨州市中医医院深刻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实施“中医兴院”战略,加强中医药文化档案建设,以档案管理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激发医院发展新动力,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院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吴国英.档案管理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基层工作.2013.第11期

[2]黄明安 陈钰.关于加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探析[J].当代经济.2017.第28期

[3]陈小飞.关于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8月31日

[4]潘静.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凝聚事业发展活力[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年12月

[5]闫家平.中医药文化建设对中医医院职业化建设的优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第25卷第22期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中医药科室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唐县中医医院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