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维变迁下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研究
2018-01-25陈阳
文·陈阳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最原始的历史记录,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记忆。信息与物质﹑能量一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档案资源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其价值的实现受制于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取向,而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在不同的管理思维时期存在差异。
一、管理思维的变迁
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性活动,有多种含义。“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办法去干。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认为:管理不属于某些个人,而是一种结构与任务。笔者认为: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有效性,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本文所涉及的管理主要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管理思维指执政者在管理职能活动中所产生的思考活动。我国的管理思维经历了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再到国家治理的演变。
(一)行政管理思维
行政管理思维指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形成一种以中央权力为核心,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单项管理模式,具有浓厚的政务行政色彩。[1]这一时期,所有的出发点均与国家权力相联系,服务于自身的统治。管理具有以下特点:管理模式“垂直式”,即上传下达,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管理主体的单一性,管理主体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个人无权发声,政府全能主义盛行;管理职能的全能性,政府无所不能,不仅要掌控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建设,还要控制日常开支,事无巨细,均在政府的控制之内。这种管理思维易导致政府效率低下,职责混淆不清,且效果不佳,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送而逐步转向公共管理时期。
(二)公共管理思维
公共管理思维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据社会的力量,广泛利用政治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不断强化自身的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政府绩效。一定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其主体不再只局限于政府和组织,更多的强调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高效优质的服务,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相较于行政管理,更多地强调个人﹑组织的力量,但出发点仍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政权。这一阶段公共管理的特点是管理模式的扁平化,即政府﹑组织在国家各方面的建设中均扮演角色,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国家建设的重任;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主体不仅局限为政府,组织﹑个人也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主体的多元性;管理职能的有限性,政府不再是全能政府,而是简政放权,不该管的坚决不管,放权给企业﹑组织﹑个人等。
(三)国家治理思维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源于古典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掌舵”一词,是指控制﹑引导和操纵的行动或方式。[2]治理理论创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James N.Rosenau)在《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中认为:治理是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它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政府﹑非正式的机制。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大,各色组织﹑人都能满足各自的需求。[3]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CDD)认为:治理的目的是社会公正﹑生态可持续性﹑政治参与﹑经济有效性和文化多样性。[4]而“档案”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注重人的个性的培养。奥兰·扬写道:一个治理体系是一个不同集团的成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制定集体选择的特别机制。[5]因此,治理思维越来越多地关注组织﹑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从社会需求﹑公众权利的角度出发,使传统的公共档案馆的服务视角由国家﹑权力转向了社会﹑公众。
二、管理思维变迁对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的影响
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在档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要领的规定下,由国家档案局负责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流程及环节制定全面规划,[6]其实质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价值取向,是一种哲学概念,指主体在面对或处理各种冲突﹑矛盾时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所持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即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档案信息资源发展的一种倾向性。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做好规划方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但就笔者的观察,尽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在我国档案界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大部分专家都扎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建设途径及策略上,仅有南昌大学的周林兴﹑苏君华等教授在研究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笔者以为: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的出发点,是档案资源信息化的基本前提,应当引起学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尤其是管理思维变迁下的档案信息资源价值取向发生新变化。
(一)从权力到权利
从历史发展轨迹而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档案都与政治﹑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中国,档案设专人看管,保存于金匮石室之中,只有少数人才能接触并利用档案,那个时期的档案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 Derrida)提出:失去对档案的控制就等于失去了政治权力。民主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参与档案工作或有权利用档案来衡量。[7]由此,不难发现,对档案﹑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更多的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坚持着“为国家﹑为政治”的价值取向。有数据显示,政务档案信息资源几乎占到总档案信息资源的95%以上,[8]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服务理念﹑国家治理口号的提出,我国政府行政模式正在由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逐步向服务行政演进。[9]公众对信息权利的诉求越来越多,需要更多优质化的信息服务或知识产品。从历年来召开的国际档案大会的主体即可知道:我们越来越重视注重保障公众的档案权利,在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时将公众的需求放在了优先考虑的位置,使得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由权力走向权利,这是好的转变。
(二)从实体管理到信息管理
受制于载体因素,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档案的实体管理,各朝建立了诸如石渠阁﹑兰台﹑东观﹑麒麟阁﹑后湖黄册库﹑皇史宬等建筑秘藏档案,同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来收集﹑整理﹑利用档案,此阶段注重对档案资源的实体规划。随着管理思维的变迁,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政府部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实行网上办公,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这使得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必须由注重实体管理向注重信息管理转变。例如,我国投入大量财力兴建档案信息资源网,2010年,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也提出了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说明我国越发重视对档案信息的挖掘与重视。再者,从高校开设的课程而言,不断有《知识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组织》《数据挖掘》等课程纳入,即当前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取向已从重视实体开发向重视信息利用转变。
(三)从传统式服务到个性化服务
由于纸质档案是档案实体管理的主体,因此,档案馆提供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向到馆利用档案的公众提供档案资料的查阅﹑复印;提供档案咨询服务;举办档案展览,提高公众档案意识等。随着互联网﹑移动APP的诞生,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提出了较高要求,期望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享受到档案信息服务带来的便捷,因此,各地档案部门建立了档案网站,创建了各自的档案微博和档案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便捷性,为公众提供在线查阅档案,通过传递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档案利用,这种从传统式到馆服务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是管理思维变迁下的直观体现。
三、管理思维变迁下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的应然方向
尽管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但在管理思维的变迁下,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取向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表面的变化光景之中,因此,在管理思维变迁的当下,我们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公众理念﹑服务理念和价值理念。
(一)公众理念
所谓公众理念,即从公众需求出发,转变权力观念,一切以人为本。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立足社会,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和文化需求。我国档案部门向来倾向于收集政府部门的文件,导致与公众需求相关的资源较少,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严重的局限。第一,我们应面向社会需求,广泛收集能反映社会现象的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关注公众的生存和休闲文化需求,构建公众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库。第二,建立公平公正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制度。公民有权使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公共机构形成和保管的档案,这是宪法﹑档案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因此,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及档案利用权利应该是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重心所在。一方面,我们要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加大对民生档案(如婚姻档案﹑房产档案﹑医疗档案等)﹑族谱档案﹑家庭档案的专题建设,让更多的资源“为民所用”。另一方面,要构建公平自由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制度,不受身份﹑地位的影响,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鸿沟”,保障所有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比如失业群体﹑低文化者﹑农民等,让所有公民依法公平自由地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第三,档案馆应把满足社会公众的各项信息需求作为日常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主动研究社会需求和公众需求的特点,掌握用户喜好,做好追踪服务,运用大数据分析,向潜在用户主动提供服务,还应做好本馆的编研工作,主动向用户提供知识产品。这样能增强用户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知,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发挥。
(二)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即注重规划档案馆及档案工作者在提供信息资源利用时的服务内容及方式,解决好档案信息资源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直观而言,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公众的生活需求,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但从长远角度而言,档案信息资源一定是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但个体之间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具有差异性,因此,在规划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时要考虑不同对象及人群,从差异出发,首先满足公众的基本诉求,在此基础上,尊重个性和差异,尽可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首先,改变对档案信息资源“重编轻研”的局面,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尤其是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资源,编制通俗易懂的知识化产品向社会及公众提供利用。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新媒体技术加大宣传,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和获取信息服务。档案部门在规划时应从用户角度出发,把握用户心理,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宣传力度,让档案意识融入公众心底,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惯。最后,档案工作者要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如提高计算机技术,检索能力和信息挖掘能力等,落实好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三)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就是要建立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标准,即时常反思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本质问题。笔者以为,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理念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的责任问题,档案是最原始的历史记录,保留着国家﹑社会的记忆,因此,在规划档案信息资源时要从社会责任和正义的角度去思考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路径﹑模式和内容。[10]一方面,我们要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专门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法,明确规定档案信息资源获取﹑开放﹑共享的机制,同时,将公民权利注重纳入法规条文;另一方面,我们要争取审视新时期下档案工作的价值取向,使得公平观念融入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理念中。
⋆该文为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项目编号HLJDZ2016-13)和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档案权利保障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8-035HLJU)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潭,刘建义.从行政管理走向公共管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5):4-5.
[2]娄成武,董鹏.西方治理理论源起与发展探析——基于美国公共行政学的视角[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4):58.
[3]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4]智库百科.治理[EB/OL].[2010-12-0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03/13/3706336_74653218.shtml.
[5]段新林.新形势下企业综合治理工作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02):100.
[6]倪丽娟,陈阳.困境与出路: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之理性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7(6):13.
[7]Steven Lubar.Information Culture and the Archival Record[J],American Archivist.Vol.62,No.1/Spring 1999:15.
[8]苏君华.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实然价值取向及应然价值取向的培育途径[J].档案学通讯,2014(5):40.
[9]周毅.基于信息权利保护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0(3):45.
[10]马海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J].档案学研究,200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