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
2018-01-25温跃强华伟康
向 文 温跃强 华伟康
2017年11月22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圆满落幕。这次会议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由东北师大、首都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福建师大五所高校共同承办。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80所普通高等院校共计152位代表参加,覆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办学层次,是一次全国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的盛会。
研讨会是在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文化教育蓝图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共分3个单元5个场次进行。其中,本科院校单元2场、本硕院校单元2场、本硕博院校单元1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代表同80所普通高校的院长、教学副院长及学科带头人共同探讨了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经验和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与会期间,专家学者主要着眼于我国音乐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结合当前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现状,围绕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科属性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
人才培养目标是关涉“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参会代表普遍认识到要把握好培养目标必须至少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目标制定的依据问题;二是培养面向问题;三是培养的人才类型问题。首先,从培养目标依据看,华南师范大学唐小波根据该校音乐学科发展历史、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社会人才需求等诸要素,提出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坚守“多能一专”培养目标,并从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学生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举措。其次,从培养面向上看,南京师范大学徐元勇教授提出:现阶段各层次高校应该依据国家顶层设计各归其位、各行其道。艺术院校应该以培养各级各类表演人才为其主要任务;师范院校应该恪守音乐师资培养的初衷;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应该依据相关教育法规履行培养不同学段音乐师资之责任。他还结合南京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建设实际,将该校音乐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定位为“主要培养复合型大中小学师资和高级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人才”,并对本、硕、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总体规划,做到相互衔接,有步骤实施。从该校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来看,既符合国家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高素质音乐师资要求,为学生升硕考博夯实了基础,也契合了国家对于不同层次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及战略布局的要求。最后,从人才培养类型上看,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具有博士授权点的高校兼顾培养“学术型”、“创新型”、“卓越型”人才要求;本硕七年制高校除了部属院校华中师范大学将其人才培养类型明确定位为“培养教育家型”外,其它高校如天津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宁夏大学等更多的是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而参加大会交流的20所本科院校有13所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应用型。基本呈现不同层次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分异。如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社会用人需求与导向,专业方向设置体现出多元面向,既担当培育优质音乐教育师资本体职能,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音乐教育创业者创造条件。东北师大自2015年就加入到探索“卓越音乐教师培养”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2014年8月18日;中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教师厅[2014]5号),2014年12月5日。的行列,结合自身学科发展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音乐教师。
二、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探寻
本次研讨会有20多位发言者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博士培养层次高校如东北师范大学对卓越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利用信息化时代在线开放课程模式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培养层次高校如华东师范大学复合型音乐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浙江师范大学以“三维互动策略”和“六元教学思维”为核心的“三六”理念驱动下的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山东师范大学对“大类招生”的优势分析,广西师范大学“院团合一”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2+1+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音乐与舞蹈学本科培养层次高校如济南大学“四维五位”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赣南师范大学、安顺学院对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多元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等。各位代表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就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进行了详细解读。
如东北师范大学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仅仅围绕教育部2010年以来推进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寻找卓越音乐教师培养的新路径,提出“一体二导三强”的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其中,“一体”是指探索一种“一体多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二导”是指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及个性发展;“三强”是指强化学生的执教能力、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首都师范大学则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优势,开发大量优质在线课程,并面向音乐教育专业开放,构建了“目标-对象-内容”互动的新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基于艺术学科综合化发展的新趋势,对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统整,构建了成熟的复合型音乐艺术师资培养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浙江师范大学提出的“三六”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音乐理论指导、音乐表演实践、科学仪器检测”三个维度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互动印证,并强调“视、听、感、悟、践、思”六元一体的教学思维,进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济南大学创生的“四维五位”音乐师资培养模式从“强化基础,突出能力,注重素质,面向创新”四个维度入手,并将“政、产、学、研、服”五大平台融为一体,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信阳师范学院基于国家“厚基础、宽口径”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强调基础,淡化专业,重视课程模块,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2+1+1”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徐元勇教授对“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基础上的“2+2”分段制本科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解读引起了参会代表的兴趣。该模式实行新生按学科“大类招生”,前两年“大类培养”,后两年实行“特长发展,兴趣分流”。培养人才的特点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一专多能”,既落实了“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优质的美育师资”的目标,也为学生立足自身兴趣,拓展自主发展空间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探讨
本次研讨会以“课程”作为报告主题的高校有7所,报告内容中涉及课程问题的高校有23所,占发言单位总数61%。可见课程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又一热点。涉及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课程模块背景下的课程设置探究。如西北师范大学陈建红将《走进音乐厅》纳入通识课程模块,立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和人文情怀;沈阳音乐学院对专业主干课程模块进行的研讨。其具体做法是根据现阶段音乐教师“能唱歌”“能弹琴”“能排练”“能上课”的实践需要,将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音乐教学导论与教材教法、音乐教育心理学六门课程确定为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引起了大家热议。
第二,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关注。华侨大学郑锦扬认为:新时代呼唤新的音乐教师队伍,新时代需要新的音乐教师培养体系,更需要创新的课程体系。他以华侨大学《音乐学(海外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校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姜旼、常熟理工学院徐菁菁结合赴美访学经历同与会代表分享了美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与设置的经验。
第三,课程内容的民族化问题研究。一部分民族地区院校,如宁夏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等就如何将地域优势和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的实践经验与参会代表们进行了分享。
笔者从会议提交的人才培养方案还观察到,五所博士培养层次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既严格遵循了教育部主管部门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精神,又不囿于其相关形式框架的束缚,在课程结构(课时和学分)上体现出灵活性,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自主性和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如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构建“平台+课程(或课程群)”结构模式,将原有三类课程扩展为五大“平台”,在遵循学科特定规律基础上,努力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呈献可资探索与启示。
四、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属性抉择
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在教师教育专业领域已经由来已久,且不可回避。在本次研讨会中也有代表提出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关系问题。其本质也就是学术性和示范性的问题。会议形成的共识是:只有宽口径、厚基础的音乐人才才能从容面对多样化教育市场的选择,只有具备扎实音乐审美素养和执教能力的人才才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具有音乐表演特长和广泛兴趣的人才才会成为未来职业的常青树,二者都是评判合格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亦有代表指出:就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而言,学术性和师范性同等重要,但就目前音乐教育专业长期忽视师范性的实际情况而言,音乐教育专业的重心还是要尽快转移到“如何教”的问题上来,与会领导、专家也对这一说法表示认同并予以了积极的回应。大家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两点:
第一,走出学术迷境,立身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范本位。长期以来,音乐教育专业布点高校与专业艺术院校在专业设置、目标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特征。高校重视学术性、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的倾向普遍存在。很多高校遗落初心、定位模糊,偏移了音乐师范教育的来路。毋庸置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初心”就是为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音乐师资。音乐教育专业有关师范基础知识、师范基本能力、师范基本素质的培养原本就是不争的话题。而如何不忘初心?刻不容缓的事情就是将与提升师范能力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安排到课程体系中去。
第二,关注顶层设计,构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崭新格局。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指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历经18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构起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高校及其它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的宏观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一培养体系中,各类高校如何紧跟国家顶层设计,凸显各自在“音乐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寻求最大公约数,是提高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不容被忽视的问题。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颁布与实施为各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文件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围绕这一目标,各层次高校应该准确定位本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立自身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中的新方位,真正为实现大中小幼各学段全覆盖、实现学校、社会、家庭全覆盖的美育体系而努力。
结语
本次研讨会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首次全国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会议。通过研讨会的交流,各高校代表明确担当,直指困惑,放下包袱,凝聚共识:
第一,与会代表普遍认识到,院校定位与培养目标是目前各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本科“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美育师资”的目标。不同地域的院校应根据当地师资的数量缺口和质量要求坚定不移担负起美育师资的培养任务;不同人才培养层次的院校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应有所区别,担当相应美育师资的培养任务。
第二,人才培养模式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学术热点。据笔者考察,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是对新世纪初以来高校内涵建设相关政策的的层递和延续,也突显了当下各高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自省与自觉。从已有成果来看,宏观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招生,专业培养”“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四种。这四种培养模式目前仍处并存状态。但自1952年起举国实行的以“专业对接行业”的“专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样化人才需求。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理科高校的本科阶段逐步试行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在研讨会中有多所高校对“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进行了研讨,并引起了多数院校关注。
第三,代表们也普遍认识到:目前音乐教育布点高校在课程方面迫切要关注的问题是避免课程目标同质化,突出培养对象的个性化;避免课程结构同质化,突出创新自主化;避免课程设置单一化,突出课程多元化;避免知识专和精,突出知识宽和厚。各高校唯有切实加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之间关系研究,包括课程时数、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比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关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关系、通识课程与自主发展课程研究,才能逐步转变依靠经验培养人才向依靠教育科学理论培养人才。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我国虽然现已拥有本科及以上音乐教育专业布点院校304所,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并存的四级音乐教师教育培养层次,并初步构建起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艺术院校、综合类高校积极参与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承担起了为全国2.6亿学生培育美育师资的任务。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仍缺乏优质美育师资等问题,大学(含专、本、硕、博)的美育工作尚未形成体系化,各学段之间美育工作衔接性不够,还亟待全国高校群策群力,合力解决。
会议有来自全国的音乐教育专业5所博士培养层次高校、24所硕士培养层次高校、20所本科培养层次高校、2所专科培养层次高校分享了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分析了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和路径,并重温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培养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音乐师资提供了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