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的实践中习得语用能力
2018-01-25王军
王 军
如何切实地将“语用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们畅游在“言语”的丛林中,品得言语真味、习得言语之能、提升言语之慧呢?笔者以为,语用课堂的落脚点应该是一个“做”字,“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语用能力,绝不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是学生语用能力获得并提升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要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一系列“做”的实践中将文本解读与具体的学习形式和活动联系起来,在具体的语用情境中,关注文本中的言语表达形式,感受语言的精妙和特点,迁移从文本中感受到的言语现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将所感受的言语现象转化为语用实践,实现由害怕表达到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转变,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一线教学实践,就如何以“做”为核心,构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语用课堂,从教学策略上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巧妙引领,在“做”的引领中积累词语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语文”,鲜活有味的语用课堂,不仅需要文本土壤的滋润,更需要与生活相联系。因此,我们在用好文本这一个例子的同时,必须时时将教材这把“刀”放到生活之石上去磨,常磨常新,越磨越快,通过课堂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获得语用能力。
例如,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诚实与信任》一文中的“故障”一词颇有意味。
师:例如,汽车在半路抛锚了,点不着火了,这叫——
生:故障。
师:汽车的轮胎瘪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汽车的尾灯坏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不小心把别人的反光镜碰碎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笑)弄坏了别人的反光镜,应负——
生:责任。
师:自己的汽车出了问题叫故障,把别人的汽车搞坏了,这叫事故。事故也可能变成——
生:故事。
上述教学片段中,薛老师从学生的生活认知出发,围绕“故障”一词,进行了一连串的来自于生活中的举例。学生受到思维惯性的影响,错误地把“弄坏别人的反光镜”也说成了“故障”。于是,薛老师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拨引领的契机,相机引出“责任”一词,让学生在改错中获得新知。随后,又由“事故”一词带出了“故事”,不仅自然地生成了一组关于“故”的词串教学,而且又为后面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做了铺垫。正是在这样的巧妙引领中,学生们以文本为起点,以生活为延伸,在盎然的兴致中获得了语用的增长点,实现了课堂语用能力与生活语用能力的相互转化。上述的整个教学过程,可谓扎实而灵动。
二、删减替换,比较评析,在“做”的探究中发现言语秘妙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纵观课文,无论是情感的流露,还是思想的阐述,无不承载着作者精妙的言语表达。正是作者在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选择和组合上融合的智慧,让这些“例子”成了具有丰富意蕴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必须从儿童的认知需要出发,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时刻引领学生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深思、揣摩、辨析,嚼出文本语言的真味,发现文本语言的秘妙,从文本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方法。
《少年王冕》中有这样一段话体现了母亲对王冕的疼爱:“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在解读课文时,笔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段话不仅包含着母亲的疼爱,更体现了母亲对王冕的严格要求。而这,更是王冕自强不息品格形成的源泉,从全文来看,也为下文表现王冕自学画荷花、自立自强做好了铺垫。于是,在教学中,我围绕“早出晚归”一词展开了如下教学:
(师出示课件,有意将课文中的“早出晚归”改成了“晚出早归”)。
师:同学们,母亲让王冕去放牛是出于无奈,是那样的不舍。请大家来读一读这一段文字,感受一下母亲对王冕的不放心和疼爱。
(生读屏幕上显示的文字)
生:老师,您打错了,书上是“早出晚归”。
师:你不觉得书上的“早出晚归”有问题吗?“早出晚归”中有“爱”吗?
生:确实没有。早出晚归,会让王冕干活的时间很长,又增添了危险,确实应该用“晚出早归”。(很得意,觉得自己理解得很对。)
师:再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教室里安静了不少,很多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赞成“早出晚归”,有的赞成“晚出早归”。)
师: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岳母刺字”的故事,什么才叫爱呢?
(学生们陷入沉思,部分学生似乎反应过来了,陆续有人举起了手。)
生:我明白了,“早出晚归”是母亲让王冕不要偷懒,做一个勤快的人。
生:从前面秦家主人的话能看出秦家人还是很善良的,很照顾王冕一家。“早出晚归”,这是母亲教育王冕做事要勤快,要懂得感恩。
生:如果王冕真的“晚出早归”,那可能秦家就不让他干活了,还会认为王冕很懒,不是个好孩子,村子里的人也会看不起他。
生:这是母亲的严格要求,这也是一种爱,是一种大爱。只有不偷懒、自立,母亲才能真正放心。
师:是啊。“早出晚归”体现了母亲的大爱,正是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王冕才会变得勤奋好学,自强不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体会母亲的真爱,体会作者在这里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笔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教材作了适当处理,让学生们在静思默想中品析对比,细心涵泳,才有了对文本人物精神内涵的深刻把握。也正是在这样的删减替换、比较评析中,学生嚼出了文本语言的真味,发现了文本语言的秘妙。
三、情境体验,内化表达,在“做”的历练中提升言语智慧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言语智慧是实践性智慧,不仅需要知、能之间的转化,更是依赖于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教材是船,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这艘船掌握遨游于课外阅读这一汪洋大海的本领,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形成语言能力,提升言语智慧。
《虎门销烟》着重通过人物的描写,来突出虎门销烟的“壮举”和人们对销烟的期盼。《郑和远航》则将落脚点放在了宝船的描写上,突出了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于是,笔者又出示了人教版《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片段。正是在这样的整合教学中,学生们习得了场面描写的一般规律,体会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环境和人物相结合等多种写法在场面描写中的作用。紧接着,笔者再一次结合《梦园飞天》的第2自然段,在课后让学生们想象郑和远航归来时码头上热烈的欢迎场面,进行课后练笔。实践证明,正是在这样的整合教学中,在举三反一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真正走向言语表达训练的深处,把握了场面描写这一语言表达的规律与特点。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还注重抓住课文中的留白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做”的实践中发展思维,丰富情感。如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笔者抓住儿子“还没有镢头那么高”和“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象练写“儿子”是如何“忙着栽种”花草的,体会儿子对父亲高尔基深深的爱意。教学《学与问》一课时,笔者抓住“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想象沈括是如何观察并解开“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奥秘的,感悟沈括勤学好问、善于观察的品格,领会课文是如何得出“要把勤学好问与善于观察结合起来”的观点。
以“做”为教与学的联结点,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我们就一定能循着言语实践的最佳路径,引领学生在一次次“做”的历练中探寻言语表达的秘妙,增长言语表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