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金川牦牛遗传

(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四川红原 624401)

金川牦牛是我国珍稀的牦牛遗传资源,在2014年正式列入国家优良地方遗传资源进行保护,成为我国14个优良牦牛地方遗传资源之一。相比全国其他牦牛地方品种,金川牦牛具有比较独特的品种特征,体型大、早熟、产肉率高、品质优良、产奶量高,具有15对肋骨等特点,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地方牦牛遗传资源,也是十分难得的育种原始素材。自2012年以来,四川省列项对金川牦牛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保护,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资源普查、性能测定以及对金川牦牛生存环境中水质、土壤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场。在开展保护工作的同时也将优良的种公牛向周边及红原、若尔盖等地进行了推广试用。

1 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1)对于金川牦牛在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选择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优良遗传特性都要加以保护,以保证金川牦牛群体适应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能力,有效地遏制金川牦牛品质退化和个体生产性能下降的趋势,为未来进行金川牦牛育种储备基因资源。同时保护我国特有的优良牦牛遗传资源,为全国牦牛新品种培育丰富的遗传材料。

(2)金川牦牛是当地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以牧民群众为直接受益主体的重要民生工程,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增加牧民群众的收入。同时有助于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牧民增收相互促进的格局。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4年,金川牦牛才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为新的动物遗传资源,其保护与利用均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因此,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较为艰巨和特殊。

2.1 遗传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少

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草原建设和牲畜疫病防治方面,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投入相对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金川牦牛的遗传资源保护目前仅依靠研究项目中的部分经费在开展保护,其费用仅做到对优良个体进行了评价和选择,其余工作均未能开展。二是到目前为止,仅依靠研究项目经费建设了部分防疫设施,草场分区、牦牛圈舍等饲养管理的基础设施不能配套,根本无法达到对优良遗传资源保护的要求,离应用现代畜牧业技术开展良种选择与培育差距较大。

同时,牦牛出栏一般需要3—5年,饲养周期长。牦牛业发展见效慢。加之受以草定畜等环境保护工程的影响,牦牛饲养者(单位)在牦牛业的投入相对较少,这也是制约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主要因素。

2.2 科学饲养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金川牦牛的饲养绝大部分仍以传统天然放牧为主,生产方式原始粗放,受自然灾害和草场的影响较大,仍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农牧民增收。同时,受牦牛业见效慢和传统观念等影响,运用现代畜牧业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制约了金川牦牛这一珍稀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快速持续发展。

3 建议

3.1 申请成立国家级金川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区

为保护金川牦牛遗传资源,申请将整个金川县纳入保护区范围,成立国家级金川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三级保护繁育体系。在区域内细划金川牦牛保护核心区,确定核心群;在核心区外划定扩繁区,确定扩繁群;在扩繁区外建立缓冲区,确定生产群。

3.2 建立金川牦牛遗传资源活体和冻精保存库

建立遗传资源活体和冻精保存库,为深入系统地研究金川牦牛搭建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建立金川牦牛分子系谱以及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金川牦牛,开展金川牦牛选育与复壮;另一方面也为充实国家动物基因库提供可靠的素材。

3.3 申报金川牦牛为地理标志产品

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有关要求,申报金川牦牛为地理标志产品,提升金川牦牛的品牌效应,提高牦牛养殖效益,进而促进牧民养殖牦牛的积极性。同时,金川牦牛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成功后,一方面可以通过抓政策机遇,为“净土阿坝牦牛”系列地域产品添砖加瓦作贡献,也为金川牦牛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有助于金川牦牛养殖区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

4 措施

4.1 完善金川牦牛繁育体系

目前,金川县仅在热它村有一个选育基地,每年可提供金川牦牛种公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加大金川牦牛的繁育和推广力度,提高金川牦牛覆盖率,进行金川牦牛的本品种选育,完善金川牦牛繁育体系,是做好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4.2 建立饲草料保障体系

金川牦牛生存的空间受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约束,其草场载畜能力拓展有限,因此,重点进行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的同时,提高草场生产能力是今后金川牦牛实现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1]。特别利用好金川牦牛饲养区相邻的半农半牧区,熟悉农耕技术的优势,建立人工种草基地,生产优质充足的饲草料,以保障金川牦牛养殖区的需要,实现种草与养殖共赢的良性发展。

4.3 加强疫病防治

疫病仍是牦牛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疫病防治是牦牛养殖业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通过电视、宣传手册、条幅等多种形式宣传疫病防控知识,组织下发宣传手册和宣传单,有效增强牧户主动防疫的意识。二是建立健全疫病防控机制。加大对疫情的监测,制定突发疫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动物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重大疫病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疾病蔓延。三是提升村级防疫员的业务能力。通过请专家现场讲授、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升村级防疫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其考核,严格淘汰制度,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4.4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农牧部门应加强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开展金川牦牛相关科技攻关研究和技术示范与推广,特别是金川牦牛的生理生化、遗传育种、营养代谢、行为习性等应用基础研究,探索金川牦牛提纯复壮、选优、去杂去劣的选育方案以及半舍饲养殖与科学放牧、集约化提质增效短期育肥与产品深加工等技术和生产模式,建立金川牦牛数据库。

由于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培育时间长、牦牛养殖见效慢,牧户养殖积极性长期以来没有提高。因此,若政府相关部门作为金川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实施主体,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加强对相关科技的示范与推广,走“金川牦牛遗传资源精品保护路线”是今后金川县开发利用金川牦牛较好路径选择,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杜青华.对青海特色牲畜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和建议—以青海藏系绵羊和藏牦牛为例.青海研究报告,2010,(11):226-231.

猜你喜欢

金川牦牛遗传
非遗传承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书法篇
绘画篇
跟着牦牛去巡山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