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秋叶系诗心
2018-01-24肖培东
肖培东
“活动·探究”是统编本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设计和编排体现了,“课程即活动”“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洋溢着浓厚的课改气息。统编本教材共设置了四个“活动·探究”单元,分别是学习新闻(八年级上册)、演讲(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九年级上册)和戏剧(九年级下册)。每个单元均安排三个学习任务,其基本模式是:课文学习—实践活动—写作表达。“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以写作为落脚点,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活动·探究”单元试图改变学生以课文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它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或活动方式,更是一种课程形态。维果茨基提出:“学生的个人活动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师的全部活动仅在于指导与调节这种活动。”“活动·探究”单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深化学生对相关文体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里仅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中的任务三“尝试创作”为例,来解说“活动·探究”单元的相关教学。
实录一:秋叶,散落一地
师:同学们,九月,秋的感觉越来越浓厚了,秋天的色彩无声无息铺展着,而秋叶的金黄斑斓无疑是其中最为醒目的。有一位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为《秋叶》,大家一起来读读。(PPT显示秋叶的形象:坡上/坡下/ /散落一地)
(生读)
师:这首诗一共四句,老师隐掉了第三句。当然,坡上坡下肯定是什么散落了一地?
生:秋叶。
师:如果直接来写,这首诗应该是怎样的呢?一起来读。
生读:坡上/坡下/秋天的叶子/散落一地
师:当然,诗人写关于秋叶的诗,他会不会直接说“秋天的叶子”散落一地?
生:不会,因为标题就是《秋叶》,不应该重复。
生:不会,这样就不像诗歌了。
生:不会,这样觉得别扭,没味道了。
师:也就是说,作为诗人,他写秋叶的诗里不可能直接出现什么?
生:叶子。
师:题目是《秋叶》,第三句就不会直接用“秋叶”,那同学们想想看,一首写秋叶的诗歌,要表达秋叶满地的情景,但又不能直接用上这个词,该用怎样一句诗来表现呢?在诗人心里,散落一地的究竟是什么呢?(学生思考)
师:不着急,看着幻灯片上的秋叶,好好想想。哪位同学来说说看?我觉得你一定能想出来。
生:我觉得应该是“秋天的颜色”吧。坡上,坡下,秋天的颜色,散落一地。
师:不错,那秋天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
生齐:黄色。
师:那你再把这句话改改,看看有没有另一种风味。
生:黄色的秋天,散落一地。
师:有意思,你不说“秋天的黄色”散落一地,而说“黄色的秋天”散落一地,还是很有诗意、很有生机的。大家读读。
生齐:坡上,坡下,黄色的秋天,散落一地。
师:好,秋天的颜色,黄色的秋天,散落一地。还有其他的吗?
生:秋天的韵味,散落一地。
师:多有意思的诗句。秋天,是有韵味的,一颗诗意的心才能读懂秋叶的韵味。(学生齐读)其实大家还能把“秋天”这个词给隐去。再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表述?女同学是最有诗意的,你来说。
生:浓浓的秋意,散落一地。
师:浓浓昀秋意,散落一地。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份秋意。同学们,你可以从秋叶的形、色、灵魂和情感等方面去思考。秋天來了,秋天是需要诗歌的。这个女同学,你来说。
生:秋色,散落一地。
师:还是秋天的颜色,诗歌需要创新,尽量不重复别人说过的。
生:秋天的脚步,散落一地。
师:秋天的脚步,散落一地。为什么是“秋天的脚步”呢?
生:因为落叶是金黄色的,落叶飘落大地,金黄色的脚步就散落一地。
师:秋天的脚步写意,金黄色的脚步着色,你们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金黄色的脚步”,秋天像人一样,而且金黄色的脚步更让我们知道是秋叶的脚步。
师:把脚步都说成是金黄色的了,同学们想一想,秋天有没有脚步,脚步有没有颜色?
生:没有。
生:秋叶有颜色,脚步也可以是金黄色的。
师:所以,在诗歌的天地里,一切是可以打通的。好,金黄色的脚步,散落一地,仿佛秋天是一位翩翩而至的诗人,在为我们写诗,一路上飘满他的足印。很有感觉的一句诗。还有吗?
生:坡上,坡下,烈日的流逝,散落一地。
师:为什么是“烈日的流逝”呢?
生:因为烈日代表着夏天,夏天结束就迎来了秋天,所以我用“烈日的流逝”。
师:夏天走了,秋天到了。满地落叶的时候,往往是深秋。所以,大家觉得用“烈日的流逝”合适吗?
生:我觉得不合适,烈日早就流逝了,秋天了嘛。我想改成“时光的流逝”。
师:时光的流逝散落一地,季节的流逝散落一地。多好的句子。好,还有谁说?找一个坐在角落里的,你来。
生:凉风的身影,散落一地。因为秋天到来了,刮的风是凉凉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少女翩翩走路一样。
师:可是它与秋天的叶子有什么关系呢?
生:因为有风,风一吹树叶就落下,落叶就是风的身影。
师:嗯,这跳跃思维,真有诗意,没有凉风就看不到金黄色叶片的掉落,所以凉风的身影,散落一地。你来说说。
(生沉默不语)
师:秋天的落叶都像什么呢?金黄色的落叶,你想出来了没有?
(生摇摇头,很苦恼)
师:同学们,他其实想出来了,他摇摇头就是最好的诗句。你们想出他要说的诗句了吗?
生:秋天的沉默,散落一地。
师:你说得很形象了。其实这个同学的肢体语言就是诗句,他想啊想啊想不出来,就把自己写的诗句揉碎,抛向山坡。哇,坡上,坡下,到处都是他写写又涂涂的诗句。所以说,坡上,坡下——
生:写不出来的诗句,散落一地。(微笑)
师:这位同学,是最好的诗人!还有吗?
生:美丽的蝴蝶,散落一地。
生:游子的书信,散落一地。
生:归乡的呼唤,散落一地。
生:写给冬天的情书,散落一地。
生:秋天的思念,散落一地。
师:大家写出了那么多、那么美的诗句,你们真是优秀的诗人。我们来读一读刚才的创作。(生读)
师:可见,秋叶是可以转化为其他形象的。所以写诗的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要学会使形象转移,学会联想和想象。第一单元诗歌创作是怎么说的?读读第13页的《怎样写诗》。
生齐: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师:写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滥造,要写出自己切实的感受,要不然我们再怎么写,也写不出一首诗的灵魂。我们再来读读艾青的诗歌和余光中的诗歌,感受一下。
古往今来,诗歌一直是生活中一条无比重要的时空通道。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诗歌虽一度沉寂,但从未远离。现代诗的“活动·探究”单元把师生再次拉回那个纯真、浪漫又温暖的文学世界里。这个单元的任务有三:自主欣赏一自由朗诵一尝试创作。编者对“尝试创作”的任务作了这样的说明:“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意象、句式和节奏等。”九月的秋天,树叶渐黄,秋叶是这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诗歌创作就以秋叶为对象。以笔者读过的一首《秋叶》为内容,隐去第三句“秋天的微笑”,让学生的诗歌创作从一句开始,着力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对美的事物有感受力,有丰富的想象力。课堂上我们可以训练的是如何以诗的方式重构学生想说的东西,比如比喻、意象选择、节奏调整等。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去表达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东西,用有情之眼看世界,悦纳世界,发现世界深处的关联、美妙、辽阔和丰盈。秋叶,散落一地,这是实景,但在诗人眼里,肯定不是这样的。诗歌为学生打开的世界是丰富的,是无限的。从“秋天的颜色”到“秋天的思念”,从“秋天的韵味”到“游子的书信”“归乡的呼唤”“写给冬天的情书”,学生对秋叶的想象层层推进,由笼统粗糙到生动细腻,从表象观察到灵魂感受,诗的味道越来越浓,秋叶的诗句也越来越灵动诗意。诗不是现实,诗人会按照自己需要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抽象变形。对初学者来说,培养一颗诗心,能“适当融人联想和想象”,“有诗的味道”就可以了。毕竟,写诗最重要的是自由生长的诗心。
实录二:我们的秋天,来了
师:所以我们讲,秋天来了是因为叶儿黄了。那我们变一下,这样来读,叶儿黄了,秋天来了。
生齐:叶儿黄了,秋天来了。
师:秋天的来临,可以根据叶子黄了感受到。那我们还可通过什么感受到秋天呢?
生:果实熟了,秋天来了。
师:很好,虽然有点像儿歌,但它是你人生中第一句诗,值得纪念。你呢?
生:凉风习习,秋天来了。
师:凉风习习,秋天来了。还有没有,不一定要四个字。秋天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金色的天空,秋天來了。
师:天空为什么是金色的?
生:因为秋天的代表颜色是金色,在我的想象中,其实我是向往天空是金色的。
师:诗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就说成——
生:玄黄的天空,秋天来了。
生:老师,我想把天空改成心空,心空玄黄了,秋天来了。因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师:心广阔了,秋天来了。同学们,把我们写下的诗句一起来读读。
生齐:叶儿黄了,秋天来了。果实熟了,秋天来了。凉风习习,秋天来了。心广阔了,秋天来了。
师:虽然有点像儿歌,但确实是我们一起写出的诗歌。最开始的都是稚嫩纯真的。来,读一读,你觉得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生:凉风习习.改成“凉风起了”。这样每一句都是以“了”字结尾,读起来好听得多。(师点头)
师:果实熟了,可以再改动一个字。
生:果实香了,秋天来了。秋天是闻出来的。
师:这样视觉、嗅觉、触觉等都有了。真好,来,读读《秋天来了》。
生齐:叶儿黄了,秋天来了。果实香了,秋天来了。凉风起了,秋天来了。心儿醉了(学生自己改成),秋天来了。
师:同学们,这首诗简简单单,就像童谣一样,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它的层次很分明。能不能把“心儿醉了”放到第一句?
生:不能。因为是从前面的视觉、嗅觉、触觉写到后面心里的感觉。
师:而且是由物到人,从对外物的感受写到人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的秋天就越来越丰富了。再读,背诵。(生反复读,很快乐)我们一起读读课文里的《怎样写诗》,体会一下诗歌对意象、语言和节奏的要求。(生读)
师:接下来我们再变化一下,你在什么中感受到了秋天?我们可以说“我的秋天,在什么中”。谁来说?我的秋天,在片片金黄的落叶中。我的秋天,在静默不语的河流中。我的秋天,在沉默稳重的大山里。我的秋天——同学们,你的秋天,在哪里?写写。(生写)
生:我的秋天,在楓树的情书中。
师:你要把情书送给谁呢?
生:送给大地,因为枫树的情书就是枫叶,枫叶之于大地的情感最适合用爱情表现。(掌声)
生:我的秋天,在金黄的麦浪中。
生:我的秋天,在默默消逝的烈日中。
生:我的秋天,在久违的重逢中。
生:我的秋天,在梦中人的秋水中。
生:我的秋天,在凋落花瓣的抚摸中。
师:刚才已经有六名同学写了诗句,齐读,你们觉得哪个同学的诗句最有意思?
(生七嘴八舌推荐“梦中人的秋水”那一句)
生:我的秋天,在枫叶的秋水中。
师:一片枫叶,它忍不住思念。那么,同学们,爸爸的秋天在哪里?爷爷的秋天在哪里?奶奶的秋天在哪里?(学生思考,发言)
(最后联成《我们的秋天》一诗:枫叶的秋天,在梦中的秋水里/爷爷的秋天,在吱吱呀呀的收音机里/奶奶的秋天,在缝缝补补的衣裳里/我们的秋天,在琅琅的读书声里)
师:非常好,看单元任务三。这节课就是尝试诗歌创作,虽然我们的诗还不成熟,但已经迈出了诗歌创作的第一步。对此,我们一起读一下课本第12页这一段。
生读:也许写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也许你的诗还很稚嫩,这都没有关系。大胆尝试,体会一下诗歌创作的快乐吧!
师:秋天是诗,秋叶是诗,唯有诗心年华不可辜负。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拿起笔,写一首你心中的《秋叶》或者《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读读我们的诗。(学生写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设置“活动·探究”单元,有利于改变过于偏重阅读、理解、赏析的语文学习(特别是课文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在综合、多维、连续的语文活动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多年来,我们对诗歌的教学偏重于分析理解,其实,诗歌虽然属于“纯文学”,但它与诵读向来关系密切,而朗诵和创作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作的精微之处,这才是真正“以诗歌的方式学习诗歌”。教材“尝试创作”中特别强调:“也许写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也许你的诗还很稚嫩,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写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当今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诗人阿多尼斯说:“诗和爱一样,是人通往未来旅途中忠实的伴侣和朋友。”活动与探究则是为了让学生找到这个忠实的伴侣和朋友。阿多尼斯说:“诗歌虽短,但它具备了美的各种元素:语言、文字、音律……每一首伟大的诗篇都创造了词语和事物新的联系。”“如果说语言是一束花,有花瓣、叶子、根茎,诗歌就是花散发的芳香。”“活动·探究”就是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让学生充分沉浸在花香的氛围里,对诗歌迷人的芳香产生向往并主动采撷。诗从形式由外而内,构成其独有的特色与魅力。
学生对秋叶的感悟有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对诗歌节奏、韵律以及语言的凝练性、生动性的初步感悟问题。以《秋天来了》为题,连句成诗,再以《我们的秋天》为题“创作”,对怎样写诗产生相对具体化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写诗的“成就感”,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做一个好的诗人,需要阅读的积累、敏感的灵魂以及一定的天赋。教材上尽管有简单的写诗的技巧点拨,然而技巧的学习又不是最重要的。写好现代诗当然要有技巧,但又不完全是技巧问题。任何诗都是创作者有感而发的,发于情止于情,因内心深处产生触动而提笔写几句,才是活动与探究最重要的体验。本单元《怎样写诗》第一段要求的是有“诗的模样”,最好有“诗的味道”,是“尝试”着去创作。因此,这个“尝试创作”的活动是有弹性的,可选择的,要照顾到学生在语文基础、学习能力、个性兴趣、发展取向等方面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亲身实践,都能享受到学习写诗的快乐,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有模样”或者“有味道”的“作品”,这才是“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关键。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教材给出了比较具体的单元活动设计,有步骤、有指导、有要求、有示例、有支撑,教师不再直接掌控、主导单元学习的过程,“讲授”的任务相对减轻,教学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必须及时更新升级或查漏补缺,与单元任务和具体活动相关的教学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都需要掌握,还要找到教材单元设计意图与班级具体学情之间的切合点,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现代诗的“尝试创作”,教师的角色既是指导者、协助者,也是参与者、学习者,教师本人对诗歌创作要有一定的感悟和实践,教师首先要成为有诗心的人。教师没有诗心,对诗歌一无感知,怎么可能指导、协助学生采撷诗歌的芳香?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诗歌评论家吴思敬先生在回答“为什么读诗”时说:“如果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为了获得心灵的自由感。”诗歌是来自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就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走进诗意的秋天,在片片秋叶的飞翔中,发现诗心,找到新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