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青年志愿服务探微
2018-01-24徐悦
徐悦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中职学校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中职学校应加快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关键词:志愿服务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 DISC
一、志愿服务工作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教职成[2014]14号)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德育培养工作中,认为志愿服务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大纲明确指出,学校要把志愿服务纳入教育计划,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结合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实际,2016年初上海市各中职校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启动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明确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评价标准,并量化为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不少于20课时的志愿服务。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在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中还构建了志愿服务实时记录模块,用于学校的工作管理和市级层面的过程监控。《实施办法》中提到,该评价办法将作为学校推荐就业、用人单位招聘以及高等院校招生的重要参考。
故此,在上海市中等職业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招考就业要求,也是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新型教育思想工作局面的重要途径。
二、志愿服务现状与难点
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生有自己的特点。教育部200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中职校要树立能力本位观念,培养出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经过一系列实训、顶岗实习、创业探索和参观交流等,中职生具有较好的执行能力与动手能力;同时,比起坐在课堂中的普高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的中职生更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有充足的时间投身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中职校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青春期阶段,同时具有同一性发展、内心矛盾、情绪极端以及追求社交等特征,更易因为基础教育的弱势而产生负面情绪,缺乏信心,并不都愿意参与到献爱心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来。而德育工作者更要明白职校生心理障碍来源于家庭功能失调与创伤经历,要用更多的关怀与耐心来打造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才队伍。
因此,志愿服务工作需要贯彻自愿原则,根据学生的才能与兴趣,有针对性地因岗设人、择优录取,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充分、高效地参与服务,切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实现志愿服务去功利化,才是中职校推行志愿服务工作的突破点与难点。
三、学校志愿实践分析
1.调查方法与对象
为了解志愿服务现状,笔者结合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基地服务要求与性格特征测试,设计志愿服务反馈调查问卷。截止到2018年6月,合计回收问卷457份,男女比例分别为42.01%与57.99%,涉及物流管理与服务、民航运输、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商务和会计等多个专业,同时包含中高职贯通的两个专业,样本具备广泛性与代表性。
2.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两年多志愿服务的开展,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内涵与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了解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如职业体验日、各类大赛、小学手工辅助等。据统计,70.46%的学生认为活动意义是影响参与意愿的最重要因素;87.09%与67.4%的学生分别肯定志愿服务有效提升了人际沟通信心,并锻炼了综合素质;85.12%和73.74%的学生分别认同从志愿服务中获得实践机会,并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技能。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渴望通过高质量的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实现个人与群体的同一性,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为开展有益身心、组织得当、奖惩合理、能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志愿实践活动,学校应坚持学生发展本位,合理因岗设人。
3.DISC行为特征分析与合理因岗设人
DISC理论于1928年由心理学家马斯顿博士在《正常人的情绪》一书中提出。他将人的性格区分为四种因子,分别是支配型(Dominance)、影响型(Influence)、稳健型(Steadiness)与服从型(Compliance)。将DISC理论应用于志愿服务,通过区分学生心理特征、行为风格、沟通方式、潜在能力等,实现服务岗位的合理调配,科学因岗设人,帮助团队有效沟通并管理冲突;发挥个人特长,建立团队合作互补的关系,实现潜能最大化。
学校以甲班级为试点进行DISC测评,36人中有领导力强、目标导向、决策高手的D型5人,乐观热情、人际导向、擅长沟通的I型9人,研究细节、讲究逻辑、精于完美的C型12人和温和内敛、和谐为重、配合支持的S型10人。根据测评结果,四种性格特征的学生分别被安排到合适的志愿岗位,也获得了更好的活动成果与反馈。D型王同学担任民办申华小学手工辅导小组的组长,完成前期志愿者培训、工作岗位分配、交通安排及考勤登记等各项工作。活动中,她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与应变能力都得到锻炼,也得到了许多赞扬,活动圆满完成。C型学生关注细节、追求完美,任务达成度高,比较适合繁琐细致的社区卫生服务。I型和S型学生是启慧学校乒乓球志愿者的首选。面对来自辅读学校有缺陷的孩子们,热情开朗、善于沟通的I型迅速和他们打成一片,收获不少小粉丝;而和谐稳重的S型则给了孩子们满满的安全感,耐心包容的性格也有效规避了冲突。
学生意愿也是因岗设人的基础。数据表明,70.24%的学生有意愿参与爱心引导类服务;59.74%的学生希望参与手工辅导类活动;43.11%的学生偏好专业技能类服务;而有写作摄影特长的38.73%学生则倾向于文字艺术类服务。将学生偏好特长与性格特征结合,进一步开发志愿基地,合理调配志愿岗位,严格考核制度,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家庭与社区,一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体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四、志愿服务的几点心得
中职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是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立德育人的重要手段。推进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与互相促进。
1.组织保障,机制完善
共青团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委员会下设志愿者服务社,对学校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负有统一指导和管理责任。学校制定了《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方案》《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志愿者登记表》与《志愿者个人评分细则》,规范志愿服务工作流程,细分工作组成员、班主任与学生职责,设立奖励激励制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学校划拨经费,统一购置志愿者服装,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2.拓展基地,创设岗位
学校积极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与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上海市启慧学校、祁连二村居委会等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创设岗位。学生活跃在民办学校、辅读学校、敬老院、阳光社区、居民小区等多家单位;同时,在阳光体育大联赛、星光计划物流专业等多个大赛与职业体验日活动中也随处可见“黄马甲”的身影。他们打扫卫生、陪伴老人、辅导孩子、陪练乒乓球,足迹遍布上海多个区县,身体力行地向社会奉献爱心、传播文化。
3.同伴作用,配合协作
青春期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趋众性与同一性特点。在反馈问卷中,50.13%的学生肯定同伴陪同是影响志愿服务意愿的重要因素,积极正面的同伴力量有助于推动志愿工作的开展。故此,学校以志愿工作为载体,加强思想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合理因岗设人,发挥同伴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奉献、互助的思想品德。
4.教师引导,立德树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谆谆告诫:“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中职生的志愿服务是推己及人、用微光点亮世界的小小善举。志愿者们会收获成就感与自信心,也可能会面对突发事件、遭遇彷徨与不确定。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关心才是带领学生跨过崎岖、面对自我的指路明灯。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温暖善意的鼓励提醒、面对困境的援助之手,有利于扎实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与德育培养工作。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中职校志愿服务的开展不在一朝一夕,学校要建立长效机制,力求从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制保障、各方协作配合等多方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李钰,胡兰,芦秀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J].职教论坛,2017(26).
[2]陈振民.上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和思考[J].党政论坛,201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Z].2000-03-26.
[4]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教职成[2014]14号)[Z].2015-01-07.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沪教委职[2015]35号)[Z].2015-09-29.
(作者单位: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