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环保卫士
2018-01-24石依万艳琴
石依+万艳琴
邱荣光博士
不是保护环境理念最早的提出者,卻是香港节能环保的开拓者;他不是政府的环保人员,卻是环保最坚定的民间执行者。他对环保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期望,是认真而坚定的环保卫士。他说:“环保早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不引起重视,不加紧行动,我们的生命都将受到威胁。”这让他对环保特别关注,从蝴蝶保育到香港地质公园自然护理,从自我拥有环保意识到培育环保接班人,他为环保事业而来,为环保而忙。
最美的遇见
“那天,因为从报纸上看到了有关外国人在凤园抓蝴蝶的报道,他第一次走进凤园,从此,凤园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
凤园,位於大埔市郊,距离大埔市中心只有2公里,是香港和亚洲区著名的赏蝶地点。早於1980年,凤园约42公顷土地已被列入“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其中约8%(即5公顷)属私人土地,甚具保育价值。
许多年前,邱荣光博士与凤园缘起的那天,他穿着一双新皮鞋走在刚下过雨的泥泞的路上,新皮鞋沾满了泥,很难清洗,如他与凤园的缘分,很难分离。
“就这样的第一步,我们走进了凤园的生态环境保育地。那时因缺少人员管理,凤园的草长得比人还高。而後在各界的支持、共同努力下,凤园蝴蝶保育区建立了起来。”邱荣光博士回忆说。1997年,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环保协进会,2005年成立凤园蝴蝶保育区。
“凤园的蝴蝶品种超过200种,佔全港蝴蝶品种总数的八成,当中约有50个品种属香港不常见的蝴蝶。包括全中国最大的蝴蝶品种——裳凤蝶,雌蝶展翅体长可达160mm(约相等於两个成人手掌)。它也是全港唯一被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受保护昆虫品种。以及全世界体形最小的凤蝶——燕凤蝶,展翅体长只有35mm,前翅部份缺乏鳞片而呈透明,後翅有一对燕子形翅尾,飞行快速,不仅能夠垂直飞行,还能倒着飞行。”说起凤园的蝴蝶,邱荣光博士如数家珍。
他爱极了这里的蝴蝶,一心为它们打造一个合适的全自然生存环境。凤园种植了许多适合蝴蝶栖息、繁衍生息的植物,如印度马兜铃和宽药青藤是裳凤蝶属和燕凤蝶幼虫的寄主植物,这两种植物皆可以在凤园找到。“这里的蝴蝶自由来去,它们喜欢凤园,飞来凤园的蝴蝶越来越多。”说起这,邱荣光博士掩饰不住内心的开心与自豪。
2011年底,他们更是收到了大自然送来的一份新年大礼,一只大绢斑蝶从日本大阪飞行83天,穿越超过2500公里海洋来到香港凤园。此一现场的大发现,让邱荣光博士等人开始关注並研究蝴蝶的迁徙。
“这样的遇见,是一份天赐的缘分,也让我们走出香港,跟日本和其他地区开展合作,进一步探究大自然的奥秘。”邱荣光博士说。
大埔情
“他是大埔人,因为这份‘故乡情,令他对大埔的多了一些关注,並在那里找到了人生的新理想,做一位环保卫士,做一切与环保有关的事情。”
环保协进会共有四个环保中心,包括凤园蝴蝶保育区、大埔地质教育中心、传统智慧乐活馆、塑胶回收栈。从多个领域,结合传统智慧,以民间团体的形式来推广环保。
2005年11月,环保协进会获得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支持,开始在凤园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私人地点进行为期两年的“凤园蝴蝶保育区管理协议计划”,旨在推广及提倡环境保育的教育及认知,鼓励市民关注环境问题,从而参与环境保育工作以改善身处的环境等。
他们将凤园开放一部分给予大众参观、学习。“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组团来这里参观学习蝴蝶知识,尤其大学生在暑假时来凤园实习,三天理论配合四天亲身体验,让他们喜欢上了蝴蝶,甚至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後主动地成为了凤园的员工或义工。而小孩子们则在初来蝶园时,因较少接触原始自然环境而对毛毛虫感到害怕,从而不敢触碰树叶,然而在他们离开蝶园前,卻已经不再害怕,並主动表示要碰一碰还未成蝶的毛虫。”邱荣光博士说,这些都是进步,在孩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亲近自然、推行环保的理念,以推动他们保护环境,“基础我们正在打下,等将来某一天我们这一代人退下了,还能有新人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位於新界东部及东北部一带的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是香港最知名的地质公园,佔地5000公顷,包括新界东北沉积岩区和西贡东部火山岩区两大园区共8大景区。邱荣光博士一行人为帮助申请世界地质公园资历付出了许多,並设立大埔地质公园教育中心,培养人才,去执行有关地质公园的教育工作。2009年,香港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香港地质公园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纳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2011年9月17日,中国香港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成为中国第26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亦是罕有的位於国际大都会中的世界地质公园。从此,香港在继被称为“美食天堂”“购物天堂”“动感之都”“石屎森林”後,“地质公园”便与香港联繫在了一起。
塑胶回收栈设立於六年前,旨在带动市民,改变市民的生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一开始的时候,有些市民拿来的塑料瓶中还有水,瓶子上的盖子还在,後来,我们要求他们瓶中不要有水,瓶子与盖子分离。”邱荣光博士说,“这样的一个小习惯,我们花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来引导、影响市民,到如今才算做到。”由此可见,环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儘管许多人已经有了环保的意识,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要真正去执行,愿意去执行,卻还是有差距,这是认知到行为的差距。邱荣光博士等人正努力将这个差距缩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邱荣光博士步履坚定。
为环保而来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著书警示环境污染,及至今日不过短短几十年,地球已经无数次发出警报,环保的话题已经穿透工业,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环保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事,而是全民的责任。”
邱荣光博士是一位工程师,曾在英国设计发电机,怀抱为港带回一些科技的梦想回到了香港,从事节能产业,那时是1994年。他是较早一批从事节能减排环保的人。
後来,有关环保的话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沉重,环保的局面越来越困难,土壤遭到破坏、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造成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空气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敲响了警钟。邱荣光博士也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了环保上,推广环保理念、管理与环保有关的事宜,将环保的理念浓缩在生活的细节中。
邱荣光博士说:“环保是一种生活态度,将环保放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不是生活的负担,还能为生活带来快樂。对於环保,不是说要每一个人做些什麽大事,而是每个人做一点,汇聚在一起就是强大的力量。”日常生活中多一份用心,天热时,穿一件合适的衣服,减少冷气开放;天冷时,多穿一件衣,减少暖气的开放,不浪费食物,吃多少买多少,减少生活垃圾……这都是每个人能夠做到的事情。
邱荣光博士为环保而来,他为环保代言。他已经将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环保上,或去大学讲学,或应邀举办环保讲座,分享、推广环保意识,去影响更多的人,他的儿子也将一半的时间献给了环保事业。
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认知,从认知到保育,从保育到推广,邱荣光博士肩负着对环境保护厚重的使命感。他期待全民环保那一天的早日到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