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策略

2018-01-24任勇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朗读低年级兴趣

任勇

摘 要:朗读是阅读的基本功,尤其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读书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本文通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孩子自身在朗读方面存在的一些特点,甄别利弊,总结出在朗读教学中的一些训练策略与方法,以期达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技巧,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低年级;兴趣;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83-02

朗读是阅读的基本功,尤其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读书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低年段孩子的特点是一方面他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有着丰富的感情和表情,以及惊人的想象力和模仿力,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些都是学习朗读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他们识字量小,感受少,理解力弱,且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却是学习朗读的不利因素。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针对低年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进行有策略地指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十几年来的教学感悟,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开展朗读指导与教学。

一、重视范读

对于模仿力极强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为他们树立朗读典范尤为重要。

1、适时范读:范读不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孤立的环节,应该贯穿始终。(1)在开课伊始进行全篇范读,能激发其朗读兴趣,并整体感知朗读全貌,高标准启动朗读训练。(2)在对重点字、句、段体悟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时范读,能引导其进入情境,读出真实感受。(3)在朗读不当时范读,起到纠正并对比提高作用。

2、语速控制:低年段识字量小,且正处于“指读”过渡到“线性指读”直至摆脱“指读”阶段。范读语速要相对缓慢,如朗读故事语速约70字/分钟合适,古诗词语约为65字/分钟,注意读清楚字词的发音和长句内部的停顿。

3、夸张表现:对初学朗读的孩子,教师在范读时不妨夸张些。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有声语言,还要有目光、表情、动作、姿态等体态语言。

二、形式多样

1、灵活多样

科学实验表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低年段的孩子能集中注意15-20分钟,但在游戏中,可达96分钟。因此,教师需要在朗读形式上用心,如齐读、范读、领读、轮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状态和文本的特点,将多种形式融入朗读教学中,这样孩子就不会在一遍遍地朗读中感觉疲惫、枯燥,注意力分散。

2、慎重选择:(1)朗读形式的丰富不能流于浅层的热闹,更应该在于形式的有效。如孩子们喜欢表演读和分角色朗读,但是我们不能为迎合孩子的兴趣而滥用。(2)朗读形式的选择不当有可能养成朗读恶习。如齐读形式就应该慎用,孩子的朗读能力在一个班级中总有个体差异,若常常集体齐读,个性的表达就如同溪流汇入“求同”大河中,被声浪淹没,极容易形成唱读。

三、重在感悟

朗读是对文本“朗读—感悟—再朗读”的过程。“朗读”是对文本的初印象,而“再朗读”却是加入了个人感悟的再创造。其中的重要一环—“感悟”,实现了“朗读”到“再朗读”的升华。针对低年段孩子感受能力尚浅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音乐、图画、动作等辅助:如理解“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中的“群”,先出示一只小鸡,再逐次添加小狗、小鸭、小马,用动画让孩子明白文中的“一群”是指三个以上的动物,数量多,再引导学生将感悟到的“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创设情境:低年段孩子经历少,无法将文字和感受联系起来“读进去”,再用朗读将感受““读出来”。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3、联想与想象:如教《锄禾》时,让学生想象夏天的正午,农夫在炎炎烈日炙烤下的痛苦感受,将辛苦、愧疚、怜悯等复杂的感受落到“辛苦”二字上,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关注技巧

良好的朗读需要技巧的参与。一般认为技巧只是外在表达形式,应该重“感悟”轻“技巧”。但我们必须承认,运用朗读技巧能为朗读“锦上添花”。

对低年段而言,教师可以在朗读中“润物细无声”地教给基本、必要的技巧。如教较浅的语气和语调技巧: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读得稍快一些;表示悲愤、忧郁、抒情的重点句段,一般读得稍慢一些。

五、区别选材

多数教师将孩子朗读得不正确、不流利和没有情感等问题仅归咎于识字少、练习少、经历少。殊不知,有时是大人错误选择朗读材料,且要求过高造成的。如在朗读比赛中,有家长为孩子选择泰戈尔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孩子目前没有能力“有感情朗读”的文本。又如,现今正流行的“经史子集”中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生字较多,句意生涩,初读时一定磕磕巴巴。但有的教师和家长却仍对孩子提出“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六、重视评价

低年段的孩子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尤其是教师。从谋求孩子在表达,乃至成长的更大发展角度看,评价是一根点石成金的食指。

1、评价语言要有指导性。对初学朗读的孩子,教师评价应更具可操作性。但很多教师认为孩子尚小,要求不能太高,评价常表现得“无作为”,如“读得真好!”“比他读得还好!”“还要繼续努力”等等。到底好在哪?还有哪些不足?孩子不知道。其实,依据年段目标要求来评价孩子的朗读也不失为好办法。如指导朗读“春天的手,温暖轻柔”时,孩子读得字正腔圆,且很响亮。教师评价:“你的声音很响亮,所以老师听清楚每个字音你都读准了。但你读得更像夏天的手,火辣辣的,重重的……你再试试。”如此评价让孩子知道了标准不仅仅是字音要读准确,还要正确表达文字里的情感。

2、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低年段孩子往往缺乏朗读的勇气,导致音量不适,且无法在平常说话和朗读表达中进行方式转化。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的评价一定要激励其勇气。《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中共统计了50个不同类型心理问题,其中高达13个案例与表达能力相关,且辅导方法中都提到朗读策略。可见在低年段,孩子不能勇敢朗读,可能发展为影响性格形成的大问题。

我们不妨可以要求低年段“喊着说”;中年段“响亮说”;高年段“正常说”。评价可以是:“孩子,你读得很流利,如果能响亮些会更好!”或者直接评价:“孩子,老师想听得更清楚,大声点喊着说!”

低年段朗读是教育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都应该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一线教师,更应针对朗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相应有效的对策,提高孩子的朗读表达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低年级兴趣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