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上赶木牛

2018-01-24杜浙泉

老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底子钢珠猪皮

杜浙泉

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胶东农村上小学,一到数九,好日子就来了。为什么呢?当时我们玩耍的方式和内容单调枯燥,尤其冬天,放了学既无去处又没事做,因此赶木牛便成了孩子们共同的乐趣。

所谓木牛,雅称“陀螺”,青岛管它叫“懒老婆”,意即“不打不动”。其由硬木直溜树枝锯成短截而成,在高矮方向中间稍偏下位置旋成约45度圆锥状,锯掉顶尖儿,钻上小于钢珠直径的半坑,再放在开水里烫涨,在坑里嵌进大小不一(视木牛个头儿而定)的钢珠,其入木五分之三为最佳状态,冷却后收缩即紧固。说来惭愧,我们不舍得花钱买,便偷来这番手艺自己做。

赶木牛的鞭杆不必过长,尺余足矣;但绳长需数倍于杆,以便在稍远处抽鞭。绳的材质不宜采用麻或苘,最讲究的是拿结实的窄布条编成辫子,这样抽上去不至于轻飘飘的。

乡间土路松软或泥泞,甚或坑洼不平;到场园(用碌碡压平用来脱除谷物穗子或外壳的场地)里玩耍,大人又嫌我们破坏场地而把我们“驱逐出境”。于是,在冰上玩木牛便成了我们一年之中的一大乐事。按当地农谚所说,“三九、四九,冻破碓臼(除去谷物外皮的石器)”,在这个最冷的时候,尽管大胆放心玩,绝不会出事。我们把这半个多月作为黄金时节,一天到晚“泡”在离家很近的西湾冰面上。

赶木牛的方式大抵有:鞭绳顺时针方向绕牛身,左手轻捏顶部,右手快速横向挑鞭杆,趁其转动抽上两下,如此连发五六个,在小范围活动,鞭子勤挥轻抽,看谁的所有木牛持续转动时间最长。

还有一种玩法,就是用力一鞭子把木牛抽到老远,紧接着跟过去。其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是将几个木牛接连打到不同方向,令其各自在原地旋转,这就需要不间断地东奔西跑,统筹兼顾。记得有一回,我与小伙伴躲闪不及互撞了仰八叉,幸亏我们都戴着厚棉帽子穿着厚棉衣才无事。如此远距离打来滑去地自由活动,不定什么时候那些木牛又聚起来;分开又合,合久再分,总是没有尽兴的时候,几乎天天听见父母们在湾沿儿上吆喝:“耍疯了怎么的?还不回家吃饭?”

當地冬天兴穿“蒲窝子”,就是一种用河边蒲草晒干熏白而编制的草靴,底子和半截帮儿系整块儿猪皮连体缝制;虽说相当保暖,但在冰上滑行却是涩巴巴的。我为了赶木牛得劲儿,央求奶奶又给买了双“呱哒子”。它类似蒲窝,唯底子是近一寸厚的木板,为使其与帮儿连结牢固,须用约两寸宽的鲜猪皮沿底子边围一圈,上面缝在蒲帮儿上,下边钉在木板侧面,因走起来声声作响,故名“呱哒子”。每当去西湾,我必定换上这双“呱哒子”。木板跟冰面接触,摩擦系数可就小多了,稍微助跑,“欻——”地就到了木牛跟前。这便是我们能在冰面上“驰骋”的原因所在。

可是好景不长,有道是“五九、六九,河开看柳”,一到这时,各家大人都在盯着,于是只好收好玩具,盼着下一个冬天。如今,这滑冰与玩陀螺一体化的乐趣,早已定格在记忆之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底子钢珠猪皮
猪皮移植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猪年到,滋阴养肤说猪皮
用钢珠打造“光影世界”
钢珠链“跳舞”
要面子,更要底子
底子和面子
金玉良言
冲啊,去火星
烂猪皮肉粽吓坏越南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