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生态学理论阐述
2018-01-24裘惠芳
裘惠芳
【摘要】家园共育生态学理论强调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环境的影响,幼儿园教育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建议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两者共同影响儿童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幼儿园家园共育生态学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生态学理论;亲子活动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教师的重要合作对象。为了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应摆正态度,以尊重和平等为前提,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工作中来,加强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沟通,促进教师、家长、幼儿三方的共同发展。在家园共育这一理念中,幼儿园亲子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为教师、家长、幼儿提供一个共同参与的活动,更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互动、沟通的纽带,能够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基于此,现以家园共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家园共育途径的探讨。
一、家园共育生态学理论
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人类成长发展环境的理论,作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鼻祖的布朗芬布伦纳教授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生长于其中的发展着的个体之间相互的、渐进的互动,这个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会不自觉地受整个成长环境所处地的文化背景的约束。”在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中,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系统组成的,这些系统层层交错,镶嵌在一起就会形成人类的生长环境。儿童发展的环境也是这样的,这个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宏观、微观、外层和中观四个方面。布朗芬布伦纳教授还认为每个人的生存环境都是与中间系统相互关联的,并且我们生存的环境与宏观和外层系统是相互嵌套的,是一个特殊的微观系统。上面提到的生态系统的四个方面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或多或少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意义和影响,这些生态系统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都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若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势必会让其他的系统也产生波动。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伴随扩展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对其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极为重要的沟通桥梁。家长、幼儿、教师三者通过幼儿园亲子活动,在相同空间做相同的事情,便能形成一个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对幼儿进行联合教育的局面,极大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研究家庭幼儿园共同教育中的不足,即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所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改正是极为必要的。
二、家园共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家长不能很好地协调参与亲子活动的时间
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时间安排得不协调。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认为假如亲子活动安排在非工作日,那么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然而幼儿园却并不会因此给教师发放补偿;对幼儿园来说,幼儿园的大部分教学、娱乐等活动都安排在上午,为了让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娱乐有一个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那么将亲子活动安排在工作日的上午则是最为恰当的选择,而对家长来说,日常的工作也是非常忙碌的,请假也不容易,并且大多数时候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大约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参与的意义不是很大。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从参与的广度来说,在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前期准备时期,家长作为整个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应积极地与幼儿园进行沟通,共同确认每一次亲子活动的主题及形式,而不仅仅是从幼儿园方得知亲子活动的消息后直接去参加;从参与的深度来说,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结束之后,家长便不再关心跟进后续的发展,没有对参与过的亲子活动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不关心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自然也就不会去想如何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那么便失去了参与亲子活动的意义。因此,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应积极参与到亲子活动中去,从前期的筹划到后期的评价改进,都需要亲力亲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互动质量不高
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互动。活动的成功与否,是否有意义,互动的质量是重要的评价标准。其实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大都能正确地知道自身在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及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但事实上他们并不能理想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家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在互动中始终有一方一直处于被動状态。在家长与教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是更专业的一方,受此影响,教师在家长的认知中一直是正确的、权威的,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往往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中,在大环境下,幼儿往往不能被公平对待,家长大多是以命令、要求的口吻来进行沟通,对幼儿的评价也大多是负面的。只有以询问、鼓励、表扬的口吻来进行沟通交流才是最好的。因此,提高亲子活动中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以家园共育理念为基础改进亲子活动的相关措施
(一)积极改变思想,树立正确的亲子活动观
就目前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而言,家长多数都是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出席,而如今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改变这种人设角色。给家长的定位若是教师的助手或是唯一主体,都是不恰当的。这样的定位都是将整个活动的组织权完全交给家长,家长成了亲子活动的中心,教师则成了评价者或者旁观者,并不进行任何参与。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样的活动开展一两次,家长可能会觉得有新意,也很乐意参加,开展的次数多了,有可能会让一些家长产生反感的心理,会为了逃避这样的活动编造各种借口。这不仅不能促进幼儿园亲子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还有可能会让小朋友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就算活动勉强开展,在活动中也很难达成家园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家园共育的理念下,给予家长的定位应该是亲子活动中教师的搭档。这样,家长才能和教师处在一个平等民主的地位上,双方在活动中才能更好地进行互动,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成为伙伴,从而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质量。endprint
各位家长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亲子活动观,还要有明确的家园共育观念。想要树立好这两种观念,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家园共育的深层含义及实质,还需要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局限性,在双方合作帮助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现代人大部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因此,有许多家长认为自己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幼儿园老师不屑一顾,也不关心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思想中还认为参与活动是幼儿园的强制要求。这样的想法很容易造成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障碍。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中的各种活动,与教师一起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认知,从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多方行动,努力提高家长的参与质量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可以让教师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样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始终以亲子活动为中心,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活动中的行为及对待宝宝的态度等等。可能亲子活动的时间里,会出现多名家长由一名教师负责的情况,负责教师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在活动前及活动时充分利用家长备忘录和家长园地来进行现场反馈。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负强化和正强化的方法从侧面对家长的行为进行影响、干预以及引导。研究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可以得出,不管低等动物还是高等动物,都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将自己一定的行为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当此行为产生对自己有利的结果时,就会重复使用这种行为,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或是没有出现自己想要的结果,此行为就不会被再次采用并逐渐消失。结合此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对活动中表现好的家长进行点名表扬,在家长中间树立模范等方式影响和强化家长的行为及观点。
作为家长,不但要自觉积极地学习社会认知过程中的各种效应,还要尽量给幼儿园的教师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可以同教师就幼儿教育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想要提升亲子互动的质量,还要将情感性的互动和事务性的互动进行融合,善于发现对方的兴趣和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互动。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揣摩孩子的心理,改变以前命令、训斥、强制的口吻,要摸清楚孩子的喜好,最好掌握一些有关亲子互动的心理常识,对幼儿进行引导、激励,用语言、行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四、结束语
新時代的教育观念相较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家园共育就是其中的一种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在家长工作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但是在工作思路上,此种工作和以前的家长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的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园方和家长共同努力,不再是从前的以幼儿园为中心,家庭教育往往要配合园方来开展,家园共育理念是以家长和幼儿园为共同的中心,双方在互相合作帮助的基础上来开展幼儿教育,所以,双方更应该摒弃以前的幼儿教育理念,携手共同承担幼儿教育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俊丽.家园共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36):12.
[2]刘焕丽.网络时代探索微课创新家园共育新模式的研究[J].理论界,2016(01):135-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