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8-01-24孙晓峰
孙晓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制造”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这也对机械加工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同时融入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提高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制约专业实践教学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中职学校虽然增加了对机械加工类专业的经费投入,扩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但是,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背景下,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当前,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是从实际招生情况来看,上中职学校的大多仍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机械加工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英文识别能力、识图绘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少。笔者以三门峡市市区四所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类专业一年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招数学成绩在60分以下的占95%,中招英语成绩在60分以下的占96%,能识别简单图纸的仅占1%,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占60%。由于基础知识水平较弱,大部分学生在零部件的识别和加工上存在学习困难,影响了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受管理体制和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职业院校大都面临专业教师招聘难的局面,机械加工类专业更是如此,能胜任“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寥寥无几。能工巧匠理论水平有限,高校毕业生和转岗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难以有效指导实践教学,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机械加工类专业现有的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和要求相差甚远,部分教学设备早已被市场淘汰,无法与企业日常生产同步。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偏少、范围偏窄,传授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对技能竞赛要求、职业标准、行业新标准、企业实操等内容进行知识融通,同样也制约着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四)实践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机械加工类专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成本的专业,实践教学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雄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实训设备数量还无法满足学生的日常实训需要。此外,经费投入仍显不足,许多实践项目难以开展,部分学校甚至用软件模拟完全代替实际操作,严重影响了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015年以来,三门峡市分别于陕州区中专、灵宝职专、义马高级技工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开展了提高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一)采用“小先生制”,使新手成为熟练操作者
2015年,针对机械加工类专业设备数量不足的现状,陕州区中专采用了“小先生制”和“错时制”。“小先生制”即从每班选拔一批专业特长生,组建“高技能”班,对“高技能”班学生进行单独教学,把他们培养成操作能手,然后再让他们以“实训小老师”的身份指导其他学生实训,有效解決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另外,该校还采用“错时制”教学,做到“人停机不停”,不同班级错时休息,提高了机器利用率,增加了学生实训时间。
(二)“上挂横联,内提外引”,提升教师实训教学能力
机械加工类专业教师应具有教师和技师双重身份和双重能力,不但要懂理论,更要会实践;不但要会动口,更要会动手。2016年,灵宝职专采取“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的方法,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上挂——选派实训教师到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机电职业学院等高校参加普车、钳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等专业培训;横联——与企业联合,聘请企业中技能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特聘技能训练师”;内提——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加强校本培训,定期开展实训教师技能大比武;外引——面向全国招聘机械加工类专业高技能人才。这些举措提高了实训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技能精通的“双师型”教师。
(三)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2016年3月,义马高级技工学校引入了企业“7S”管理模式,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速度/节约(speed/saving)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和教学双重职能设置机构(实训中心企业化,实训教室车间化,实训学生工人化),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安全和责任教育、敬业和精业教育、创业和创新教育,同时向学生传播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生产氛围,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组织入学统一测试,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入学基础知识测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便于学校进行专业组合;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学情,更好地因材施教。通过入学测试,结合学生个人意愿,中职学校可以把在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基础较好的学生组合到机械加工类专业,由专业实践教师整理出本学期实践教学中要用到的基础知识,由专业组对基础知识进行分解,再根据教学进度把这些基础知识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效率。
(二)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师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要主动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企业掌握着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趋势,中职学校要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把握产业发展规律,获得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教学技能,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企业高技术人才能够接触行业和技术领域最前沿的信息,且实践经验丰富,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中职学校要聘请高技能人才兼任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师,促进实践教学有效性开展。
(三)深化产教融合,更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现有的实践教学教材内容以理论课程为主,与企业对机械加工类人才的要求(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符,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中职学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必要时还要融入竞赛内容、职业资格内容,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无缝对接。中职教师也要不断深入企业学习,对企业生产流程、新技术、新工艺及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总结,并有效引入课堂,实现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深度融合的目标。
(四)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
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是教学设施陈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耗材费、维护费等高额的费用来源后继不足。因此,中职学校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充实和完善有关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二是要不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进度,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三是要做好实践教学规划工作,合理设计实训环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增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也对中职机械加工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应以企业、行业为依托,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实践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和建设经费的投入,做好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行业标准的融通,切实提高机械加工类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