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行,带上孩子

2018-01-24摄隐私Maer

焦点 2018年2期
关键词:睁不开风车大理

摄隐私Maer

拍摄《我去·我的2016》这部片子也是源于对孩子一句话的承诺。

大概是2016年夏天的时候。在回老家的高速公路上。山顶上有一排排的风力发电机。刚刚学会说话的儿子对我说:“爸爸,我们去看风车吧。”我当时以为他只是随意说说,想也没想就答应他了。

转眼之间,儿子快两岁了。我早已把这件小事抛到脑后。没想到某天不经意间。儿子再次提起说想去看风车时。我才意识到那不是他随意说出的话。10月他刚好两岁,于是就有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由于自己职业就是摄影师,在孩子出生之前我就有个想法每年都会给他拍一部成长记录片,每天给他拍摄几张照片记录他的生活。现在这个拍摄每天仍在进行着,我在家就我拍,我不在家就妈妈或者外婆拍。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我觉得童年的美好时光应该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也是最容易忘记的一段,所以我想把他的童年用这种方式给他记录下来,这应该是他成长过程中最好的一份礼物吧!

在拍摄这部片子之前我有去过几次大理,印象中洱海边的山上有很多风力发电机,所以当孩子提出要看风车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理,正好也没带他去过,借此机会也好好带他出去玩一程。

其实出发前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长途的车程担心他会哭闹,以前还没有自驾带他走过那么远的地方。第一天从重庆到西昌路上的时候,我的顾虑就打消了:全程小朋友自娱自乐,醒着就自己唱歌,唱完歌就再睡,或者就一直看着窗外新鲜的一切,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天生适合远行的孩子。

在拍摄的前期也没有做过多的准备,我自己有一个工作室,所以道具这些都是现成的。

不过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按着脚本去拍摄应该是痛苦的事情,我的前期拍摄构思来源于几个要素:温暖、慵懒、随意、阳光。有了这几个要素就按着自己的心中的想法去采集素材。由于拍摄的是孩子,视频中99%的镜头都是需要抓拍的,所以在选择拍摄器材上我用了DJI Osmo 以及禅思X5云台相机,一来是轻便,二来是成像也能够达到要求。航拍方面我是用了精灵 Phantom 4,这款无人机,不占太多空间而且操作灵活方便。

整个拍摄的过程还是很辛苦的,在10月的大理正值风季,每天都是晴天,风大得睁不开眼。用了两天的时间把丽江的素材拍摄完毕后,把视频里最重要的部分放在了大理,一个是返程顺路,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我先把轻松的先拍摄了,难的放在后面,素材的成功率会提高。果不其然,第一天上山拍摄的时候由于是下午,风太大,吹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几乎整个下午都没有拍摄到有效的镜头。第二天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看了当天的天气预报,很早就起床上山,因为下午的风要比上午大一倍,拍摄场地选在一个山窝里,搭好场景已经是上午10点后,风开始慢慢变大,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引导和拍摄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布好景后就有意识地引导他叫他自己玩,成片几分钟时间的镜头,前后还是整整花了4天的时间去采集。

不过在孩子的眼里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拍摄,全程都是在玩的狀态下完成了拍摄,这个状态其实挺适合我去抓拍的。

在剪辑的时候,我经常苦恼于没有一首好的背景音乐。按照前期的设想,我是想找一首听起来比较温暖、慵懒且幸福的歌。某一天我在一个咖啡厅里听到了这首《3wishes》,一拍即合。音乐对味了,剪辑很快就能够推进下去。回家花了几小时,一气呵成。

关于影片中的声音,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音。其实前期有一个版本是我自己配的,孩子的妈妈看完说:“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来配呢?”我一想真的应该要这样,不过当时孩子还没有完全能自己把话说清楚,结果一等,就是孩子3岁的时候了,才有开篇那个他自己配的独白。endprint

猜你喜欢

睁不开风车大理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小风车
想念大理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
清明那天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