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亘古未变
2018-01-24王章男
王章男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红军传统,代代相传。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北山烈士陵园、在八角楼,我追思红军在井冈山2年零4个月的峥嵘岁月,领略革命斗争的熊熊烽火,感受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辉煌的壮观景象……所到之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献,一段段故事,一个个旧址,无不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井冈山精神的关键一部分,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走出来的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革命壮举。
首先,我们要学习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凭着“小米加步枪”,在危险、艰难的环境中上下求索20余年,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洋枪、大炮、飞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管在今后遇到多么严峻的风险和挑战,都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角船”,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
其次,要学习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不论在自然界和在社会上,一切新生力量,就其性质来说,从来就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旧势力,不管它们的数量如何庞大,总是要被消灭的。因此,我们可以藐视而且必须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乐观主义。”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共产党人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心胸开阔、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泰然处之、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红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共产党人拿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效来回报党和单位的厚爱与信任、告慰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再次,学习井冈山革命精神,要学习军民鱼水情。“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革命恐怕不会胜利得这么早。从茅坪到茨坪,从湘江到赣江,从南方到北方,劳苦大众跟着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党是靠做群众工作起家的,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要做到翻身不能忘本,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最后,学习井冈山革命精神,不应只是停留在了解一段革命歷史、经历一次感动,关键是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把井冈山革命精神转化为自己内心的思想、前进的动力,牢记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陶铸在所著的散文名篇《松树的风格》中写道: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是树立和实现崇高理想的最好社会。生活在我们这样伟大的社会,没有崇高的理想是可悲的。一个没有崇高理想信仰的人,好像迷失了路途一样,迷茫,彷徨。井冈山革命精神,就是一盏信仰的指明灯,为我们指明了远航的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