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越野障碍的解析
2018-01-24李丹
李丹
【摘要】警察越野障碍是警务体能的重要教学内容。文章从警务体能教学实践着手,对公安院校警察越野障碍的课程设置、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结合职业特色,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水平,为真正做到警务技战术教学与公安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警察越野障碍;课程设置;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警察越野障碍全程共设7组14个障碍物,这些教学内容能有效发挥学员在跨越各种障碍过程中的奔跑、跳跃、支撑、平衡和钻越等基本技能,提高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越野障碍是公安院校警务体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警务技战术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和特色内容。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警察越野障碍来源于军事障碍,是对体能和运动技能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但公安院校的越野障碍课堂教学特点和目的与部队有所不同,所以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关注点也不同。
(一)有计划的身体素质训练
由于警察越野障碍的运动强度大,技术动作复杂,对学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学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有计划的身体素质训练,全面提高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的能力,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素质与体能基础。而身体素质的提高非短期训练可以达到,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其安排第一学年之后,可以保证有一学年训练准备时间。
(二)跟踪记载学员无氧耐力项目的差距和不良反应
公安教育改革之后,对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务技战术要求更高,与此同时招生生源的身体素质要求标准却在降低。尤其是近几年,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高中毕业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有所下降,在耐力项目上更显突出,这给警察越野障碍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和风险。因此,有必要以耐力项目为观测点,跟踪记载学员无氧耐力项目的差距和不良反应,为下一阶段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训练计划和医务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三)科学设置越野障碍距离
根据越野障碍全程距离的不同,可分为400米、800米和1200米等多种形式,公安院校通常选择400米越野障碍,比较符合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模式下的以区队为教学单位的特点,40-50名学员为一个教学单位,一个学期为一个教学单元,男生通过全程所用时间约2分钟,女生所需时间约3分钟,教官能较好地掌握在全程练习阶段的运动强度和负荷。另外,与长距离越野障碍相比,400米越野障碍更便于课堂教学,而且因其是以无氧耐力为主的项目,对学员的运动技能和意志品质都有较好的锻炼效果。
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全面考量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特点来定位,依此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重点的阶段性
(一)在准备阶段的教学侧重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在准备阶段的教学侧重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这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提高无氧耐力素质的科学性。
依据耐力训练的要求,无氧耐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机体的有氧耐力的基础之上。通常有氧耐力的训练,使心腔增大,从而提高每搏输出量,可为之后的无氧耐力的发展奠定生理基础。如开始进行较大强度的无氧耐力训练,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但每搏输出量难以提高,从而影响全身的供氧能力。虽然警院学员是非专业运动员,其训练时间、训练强度都不等同于專业运动员,对心脏功能与结构的改变程度也不一样,但原理还是一致的,机体的适应过程也是一致的。所以,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之前或同时,学员应进行有氧耐力的训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升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加强运动中呼吸节奏的控制。机体的摄氧是通过提高呼吸频率和加深呼吸深度两方面实现的,教官在训练中应加强培养学员有意识地增强呼吸节奏的调整,提高供氧能力的同时将呼吸节奏与动作技术相结合,提高越障技能。反之,呼吸节奏紊乱,必然会导致动作节奏的破坏,不利于供氧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全程动作的完成。
(二)在技术学习阶段按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
在技术学习阶段,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要灵活运用障碍物或其他的运动器械设计辅助练习,将难度大的技术动作进行合理分解、简化,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减少技术学习中的运动损伤,利于学员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具体的单项内容有:利用蹬越矮台的动作,作为踏蹬跳跃矮墙的辅助练习;利用单、双杠体会攀登高板时下肢后压的动作;利用独木桥体会双脚起跳支撑的动作。
对于错误动作的出现教官要及时纠正,因为错误的技术动作一旦定型,将会影响快速通过全程障碍,也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教官在教学中应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及时纠正。
(三)在分段练习阶段重点强调跨越障碍的节奏和身体的平衡
跨越障碍的节奏指的是在通过每个障碍时调整好步点,具有明显的加速节奏,增强起跳效果,为顺利通过各个障碍获得足够的动力。身体平衡是指通过障碍物后落地的身体控制,方向性和连贯性好。快速有力的助跑起跳是跨越障碍物的先决条件,正确的落地技术是保证动作连贯性的关键,是评判通过障碍技术动作的重要依据。
(四)全程练习的重点是掌握体力分配,提高速度
体力分配不合理直接影响动作技术的发挥和全程成绩。全程匀速,两障碍物之间步点和节奏平稳。全程练习时强度大,技术动作掌握后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下降,练习的积极性小,所以一方面采取全程技术评定、全程计时的方式促进其训练;另一方面要采取游戏、团队比赛的方式调动学员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互助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延伸性
对障碍技术动作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所学障碍内容,更需依据障碍的特点或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多引导学员思考,分析动作,提高动作学习水平。endprint
(一)跨越三步桩的学习
在跨越三步桩的学习中,部分学员踏不到第三桩,不论是心理因素还是生理因素,其关键还是在第二桩上停顿的时间过长,导致助跑速度骤降,第三桩无法利用惯性,踏桩困难。强调利用惯性,接触第二桩面的一瞬间果断发力,对于爆发力较差的学员非常有效。
(二)翻越高板的学习
在翻越高板的学习中可以让学员体会双脚起跳和单脚起跳的差别。单脚起跳后胸部容易撞板,身体下肢的前摆幅度较大,影响上板。双脚起跳可以明显避免这些问题,节省体力。
(三)翻越高墙的学习
在学习翻越高墙的过程中,学员的腿部容易撞伤,这是由于起跳蹬板后身体没有及时贴住墙板的上沿,造成身体与墙面有空间,腹部在墙板的上沿支撑不够,难以控制下肢动作,出现腿部撞墙。
(四)技术动作的学习
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头部的姿势非常重要。跨越矮墙时,如果低头,则肩会前冲,导致手臂支撑不稳,甚至前摔;翻越高板时,如果不能抱板后侧转头部则腿部上台受阻,上板困难;翻越高墙时低头则会加重手臂支撑,甚至出现身体翻转,身体失去平衡和控制,导致坠落受伤。
帮助学员对动作原理的分析,提高其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力,改进动作,提高技术动作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一)男学员的特点
男学员在学习和练习阶段兴趣高,胆量大,安全意识差,急于求成,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并且男学员速度快,力量大,动作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尤其是在跨越矮墙的过程中,一旦蹬踏时的落点不准或后腿提拉动作不够,后脚挂墙,身体前转,极易出现头部或面部冲向地面的危险情况且不易保护和防范。男学员在技术动作学习初期,体力好,兴趣高,偏好挑战一些惊险刺激动作方式,安全意识差,所以需讲清难度动作中潜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的防范和保護措施。
(二)女学员的特点
相较于男学员,女学员身体素质较差,上肢和腰腹的力量较小,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信心不足、胆怯。所以,针对女学员的教学,应以多鼓励、多帮助为主,增强其自信心。同时,简化动作,降低难度,延长帮助与保护时间,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尽可能少讲动作的危险性,消除其胆怯心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目的的职业性
技能的学习要结合职业的需求和特点,根据警察的职业特点,在缉捕或追捕嫌疑人过程中需要克服障碍物。面对突发事件,学员要保持安全防范意识,注重自身的保护,障碍物也是掩体。在翻越高墙的学习中,首先分析障碍物特征:一种视线被完全挡住的障碍物,在追逃过程中有可能成为追击和被追击者之间优势与劣势的转换屏障,潜藏着不安全因素。学员在遇到类似障碍物时要保持谨慎,注意身体落地方向和方式,充分利用地势,与同伴协同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可帮助学员理解和记忆职业越障的特点和安全防范意识,这也是警务技战术教学中实战性的要求和体现。
总之,在警察越野障碍教学中,教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员自身能力,培养学员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结合职业特色,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警务技战术教学与公安实践相结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