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君子的条件,只有一个
2018-01-24傅佩荣
傅佩荣
在《论语》中,讨论君子小人的不少,这给中国人一个不太好的印象,好像儒家对君子的要求很多,很麻烦。其实,用儒家的标准做君子,只有一个终极条件,就是真诚。
先有“儒”,再有“儒家”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在孔子之前即有“儒”的说法。
《周礼·司徒》中说:“师以德行教民,儒以六艺教民。”古代由“师”与“儒”负责教化百姓,“师”负责教百姓德行,使之行善避恶;“儒”负责教百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生活技能。儒者在古代是具有专业能力的人,称为“术士”。
所有中国读书人所学习的古代经典主要是由儒家编订的。如五经(诗、书、礼、乐、易),其中《乐经》早已失传,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资料。
孔子将“儒”加以改造,不再限于传授百姓基本的技能,而是将“儒”的内涵变成不断学习上进、有明确目标,并期望达成社会改造,个人修养的明确目标即是成为“君子”。
君子是儒家做人的标准
“君子”的说法由来已久,一般称为“君之子”,代表有身份的贵族阶层,将来可在政治上承担治理百姓的责任。儒家把“君子”当作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就是德行表现非常理想的人。
儒家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士心”为志,“士”即读书人,读书人立志的目标是要成为君子。
《论语》中“君子”一词都可理解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俗语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君子立定确定不移的目标,并为之终身奋斗;小人每天立志,无非琐碎之事,且大多无法做到。
怎样判断一个人算不算儒家,可分内、外两方面来看。外在表现有三,从过去,现在,未来着手;内在思想也有三点基本主张。
外在表现的三个特色:
一、尊重传统,代表对“过去”的肯定。
儒家学者一定熟读古代经典,并对某一经典深入研究。古代设五经博士,自汉代以来,想要做官必须熟悉某一种经典。
二、关怀社会,代表对“现在”负责。
儒家没有关起门的圣人,不论何朝何代,治世还是乱世,儒家学者不会离群索居,一定要打开门与人互动。因为儒家对“善”的界定是: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我要修养自己,完成向善的人性,就要投入人群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三、重视教育,代表对“未来”的关注。
儒家学者有机会从政做官就勇于担当,没有机会做官就设法教学,将学问传承给下一代,所以后代出现不少书院。从朱熹到王阳明,都兴办了自己的书院,积极讲学,培养了许多年轻的学者。
以上三点是儒家学者外在行为表现出的特色,分别针对“过去、现在、未来”,表明儒家肯定人的生命在时间之流中,既可以继承先人的智慧,不断推陈出新;也能够关怀社会,承担自身的责任;更应该重视教育,促成子孙的幸福。
具有以上三点特色的学者不乏其人。历史上很多人自认为是儒家学者,彼此间针锋相对,甚至成帮结派,党同伐异,比如荀子就曾严词批判孟子。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一眼就能明辨他是否是真正的儒家学者?其实这也不难,只需要看他的内在基本思想是否具有下述三点主张。
内在思想的三个主张:
一、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
君子是理性人格的典范,《论语》中多次谈到君子的特色:“君子和而不同。”
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君子。君子最主要的特色是能够出于真诚而不断行善,在行善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格而趋于完美。值得注意的是“可以”二字,只要是儒家,一定会对每一个人都抱有希望,相信只要有好的教育和适当的机会,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君子。因此,儒家的外在行动才会表现出前面的三点特色。
二、人人都“应该”成为君子。
把“可以”换成“应该”,代表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人生在世只有两个选择:成为君子或不成为君子。做人就要成为君子,不成为君子意味着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儒家讲“人性向善”,“向”代表由真诚引发力量。人如果不行善则心里不安、心里不忍,只要真诚,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要求,催促自己行善。只要是人,都具有向善的人性,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君子。
三、一个人成为君子一定会影响别人也成为君子。
这一点最为重要。一个人成为君子,不断行善,善是我与别人适当关系的实现,因此,周围的人一定会受他影响,日趋于善。
历史上最有名的是舜的故事。舜的父亲和继母都不懂事,舜的弟弟叫象,一家三口人每天都在商量如何杀掉舜。但是舜立志成为君子,照样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哥哥,最后其父亲、继母和弟弟都被感动和感化,都因為舜的影响而改变。
这就是儒家内在思想的三点基本主张。人人应该成为君子,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来完成生命的目的。
儒家学者总是从自我要求开始,知其不可而为之,让自己坚定地走在成为君子的道路上。通过不断行善,慢慢影响周围的人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且绝不会推卸责任,随俗从众。
(常朔摘自作者博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