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酚氢可酮与羟考酮治疗急诊科中重度疼痛的效果对比研究
2018-01-24翟蒙蒙杨娜李志刚王凤丽谷宁
翟蒙蒙 杨娜 李志刚 王凤丽 谷宁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急诊科 河南 郑州 450000;2. 中牟县中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郑州 451450;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科 河南 郑州 450000;4.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超声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羟考酮是一种中枢性镇痛药,与吗啡及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其成瘾性、耐药倾向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作用谱广[1]。常用于术后镇痛、癌痛、分娩镇痛的治疗。氨酚氢可酮包含氢可酮和对乙酰氨基酚,是非甾体类镇痛药联合阿片类的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躯体依赖性[2]。临床适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尤其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重度疼痛,包括创伤及外科手术后疼痛、肌肉疼痛、痛经、癌痛等。有研究显示,氨酚氢可酮中的氢可酮成分止痛效果比可待因强6倍[3]。临床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应用逐渐增多。本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比,分析氨酚氢可酮与羟考酮治疗急诊科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疼痛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年龄≥18岁;出现中重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4分)持续时间<3个月;先前未接受过氨酚氢可酮或者羟考酮的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其中骨关节炎15例,骨折14例,软组织挫伤13例,急腹症5例;观察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其中骨关节炎14例,骨折16例,软组织挫伤14例,急腹症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羟考酮片(萌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324,10 mg/片)治疗,10 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接受氨酚氢可酮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9,氢可酮5 mg/片,对乙酰氨基酚500 mg/片)治疗,1片/次,3次/d,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5 d。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重,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评价。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患者对治疗的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VAS评分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7.0±1.1)分比(7.0±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1.0±0.7)分和(2.0±1.3)分,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停药后症状均缓解,未出现后遗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疼痛是由体内外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学过程,1995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与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列)[5-7]。这也说明对于疼痛管理的重要性。急诊科常见的中重度急性疼痛,主要特点为发生快、程度剧烈。疼痛发作时需要使用方便、起效快的止痛药进行处理。临床上常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小剂量镇痛药物,既能达到镇痛效果,又能降低副作用。
氨酚氢可酮包括氢可酮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成分,其中氢可酮为半合成的镇痛药物,其达峰时间为1.3 h,半衰期约为3.8 h[8]。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平滑肌,可能与中枢阿片类受体有关,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对乙酰氨基酚为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联用镇痛,可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氢可酮为可待因的结构类似物,首过效应低,但比可待因作用强6~8倍,而解热镇痛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少,故有药物协同作用。羟考酮是一种具有中枢活性的人工合成的镇痛药物,主要治疗中重度急性疼痛,起效慢,作用时间较长,其达峰时间约为2.6 h,半衰期为3.8 h[9]。与氨酚氢可酮相比,羟考酮的达峰时间长,起效慢。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该结果说明对于中重度疼痛患者,氨酚氢可酮的镇痛效果优于羟考酮。这与谭广山等[10]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患者氨酚氢可酮和羟考酮治疗中重度疼痛均有较高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氨酚氢可酮对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和10.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停药后症状均缓解,未出现后遗症。该结果说明氨酚氢可酮和羟考酮治疗中重度疼痛安全可靠。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样本量较小,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观察周期较短,长期镇痛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氨酚氢可酮治疗急诊科中重度疼痛效果显著,其镇痛效果优于羟考酮,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思静.曲马多的临床应用进展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36.
[2] Cooper T E, Fisher E, Gray A L, et al. Opioids for chronic non-cancer pai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7,7:CD012538.
[3] Ilhanli I, Guder N, Gul M, et al.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aberdeen low back pain scale in Turkish patients and the evaluation of response to physical therapy: A Turkish version study[J].J Back Musculoskelet Rehabil,2017,30(4):745-750.
[4] Sabatowski R. Ask The Experts: Critical issues in cancer pain management[J].Pain Manag,2012,2(3):201-204.
[5] 李荣,杨筠,张曼丽.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6,8(4):567-568.
[6] 陈永岗,危小东,刘佳,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现状[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6):704-707.
[7] Grasso M A, Dezman Z D, Comer A C, et al. The Decline in Hydrocodone/Acetaminophen Prescription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the 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Between 2009 to 2015[J].West J Emerg Med,2016,17(4):396-403.
[8] 王绍志,柴连海,张勇,等.阿瑞匹坦对癌症化疗患者口服羟考酮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6):133-136.
[9] 王慧颖,胡适,王保国.氨酚曲马多和氨酚双氢可待因治疗慢性疼痛的疗效和副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7):834-837.
[10] 谭广山,郭瑞臣.氨酚氢可酮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4):317-320.